房性早搏

  • 房颤和早搏的区别(视频)

    房颤和早搏的区别
    房颤和早搏的区别具体如下:1、早搏:基本节律是窦性心律,在窦性心律的基础上有非规则跳动。早搏如果发生在心房,称为房性早搏;发生在交界区,称为交界区性早搏;如果发生在心室,称为室性早搏;2、房颤:窦性P波消失,即本身不存在正常窦性节律,P波消失之后会被小的波幅以及大小不统一的f波所代替,f波的频率可以高达350-600次/分,极快的心房跳动波不能都传递到心室中,因此心室率就变得绝对不齐,表现为RR间期绝对不等,听诊时发现第一心音强弱也完全不同。
    2023-07-31
  • 心肌炎心电图能查出来吗(视频)

    心肌炎心电图能查出来吗
    心肌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心肌炎发病率很高。心电图对心肌炎有重要价值,常见的心肌炎是病毒性或细菌性。 以病毒性心肌炎为例,儿童或青少年发烧,病毒侵犯心肌,在心电图上有可能表现出来。最常见的会侵犯心脏传导系统,出现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值,出现坏死性Q波,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等特征,可以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出现PR间期延长或各类传导阻滞,还会出现各类早搏,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如果做动态心电图,早搏更容易表现出来。 所以得了心肌炎除了抽血化验,查病毒抗体以外,心电图检查也是很重要的检查项目,通过心电图能够诊断暴发性心肌炎和重症心肌炎。
    2023-07-31
  • 心肌炎检查有哪些(视频)

    心肌炎检查有哪些
    心肌炎常见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肌钙蛋白、胸片、特异性抗体测定及心肌活检等方式。部分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短暂室速等表现。轻微患者胸片结果可显示正常,较严重患者可出现心脏扩大等心力衰竭表现。临床多见中青年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甚至未见明显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可短时间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一旦患者出现不适,应到医院就诊,在医生建议下进行规范治疗,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心肌炎患者还可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特异性抗体测定。若短时间内抗体明显升高有助于心肌炎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心肌活检明确诊断。因此诊断心肌炎需综合相关检查及结合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2023-07-31
  • 心肌炎症状表现(视频)

    心肌炎症状表现
    心肌炎通常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一般表现心慌、胸闷、憋气。患者通常有一定病史,即近1周内有感冒或腹泻病史,同时出现胸闷、憋气、心慌的症状,做心电图时发现心律失常,如合并有频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ST-T改变,查心肌酶可能发现心肌酶异常。 心肌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一般在查免疫性指标时可能发现柯萨奇病毒或合胞病毒、腺病毒阳性。轻度心肌炎无需治疗,休息后可以缓解或自愈。但有些病人病情较严重,可能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心肌病,所以会引起心衰、休克,最后导致扩张型心肌病。所以一旦有心肌炎,要积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康复。
    2023-07-31
  • 早搏影响身体健康吗(视频)

    早搏影响身体健康吗
    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几乎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出现早搏。当出现早搏时,如果是房性早搏,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时,经过医生评估,大多都无需治疗,经过一定的休息或者饮食各方面的干预,通常可自行恢复。如果是室性早搏,尤其伴有心衰或者严重心律失常时,需要干预治疗。如果出现每24小时超过1万次以上早搏,通常会合并心脏跳动异常的不舒适感,或者出现较严重的其它伴发心律失常状态,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予以一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甚至介入治疗的手段进行干预。此外,部分室性早搏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甚至会引起猝死。
    2023-07-31
  • 出现早搏后怎么治疗(视频)

    出现早搏后怎么治疗
    做心电图时发现有早搏或者感觉心脏跳动不适感,经医生诊断可能是早搏。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根据疾病状态,患者本身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或者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决定下一步如何治疗。发生房性早搏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时,无需特别治疗,只需改善情绪,保持相对平和的情绪状态,适当休息,一般早搏症状会逐渐消失。当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时,尤其是室性早搏,需要及时就医。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衰,决定用药方案,室性早搏或者房性早搏可予以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是房性早搏较频发,且有症状时,也可以适当用轻度的镇静剂,或者β受体阻滞剂。如果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时,且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可考虑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 2、纠正病因治疗:可进行纠正病因治疗,包括情绪紧张、感染,或者其它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因; 3、介入手段治疗:予以射频消融等介入手段进行治疗。
    2023-07-31
  • 心脏早搏症状和原因危害(视频)

    心脏早搏症状和原因危害
    心脏早搏的症状、原因、危害如下:1、症状:主要是心慌、心跳间歇感,可以见于正常人,也可以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人。心脏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病人起源于心房,室性早搏病人起源于心室,比如正常人心跳60次/min,而早搏可能就会出现中间有一次心跳提前出现,提前出现的心跳就是早搏。主要症状是心跳不规律,有时心跳存在漏跳、间歇感的表现形式;2、原因:心脏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损害、心脏瓣膜病等都可以引起早搏;3、危害:部分人室性早搏24小时超过50000次甚至更多,此时提示心脏存在异常,长期如此会导致心脏扩大。
    2023-07-31
  • 早搏三联律能治好吗(视频)

    早搏三联律能治好吗
    早搏三联律严重时,可通过微创介入的射频消融手术,破坏早搏的异位起搏点,达到根治早搏的目的。也可以服用普罗帕酮、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早搏发作。心脏在窦房结的支配下,进行规律的跳动称为窦性心律,在窦性心律基础上,可能会由于心房或者心室内的异位起搏点,突然发放干扰信号,导致心脏提前跳动而出现早搏。早搏异位起搏点来源于心房称为房性早搏,来源于心室的称为室性早搏。如果2次正常的窦性心律之后接着出现1次早搏,且重复发生,形成2个正常心率与1个早搏的组合,称为早搏三联律,提示测量时间内有1/3的心跳是由早搏引起,是早搏次数较多的表现。具体早搏次数的多少,需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评估。
    2023-07-31
  • 房性早搏总数多少正常(视频)

    房性早搏总数多少正常
    房性早搏正常值小于24小时总心跳的1%,正常人24小时心跳大概在10万次。如果房性早搏少于1000次为大致正常,如果房性早搏次数大于总心跳的1%,称为频发性房性早搏。频发性房性早搏要进一步查清原因,明确有无心房扩大及其它心脏病,如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如果房性早搏过多,甚至达到总心跳的10%以上,如果病人心脏结构正常,可以给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如果心脏功能不好,可以给予可达龙即胺碘酮进行治疗。每个病人服药不同,要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不可自行买药服用。
    2023-07-31
  • 房性早搏的注意事项(视频)

    房性早搏的注意事项
    对于房性早搏,需改善生活方式,同时注意控制原发病。具体如下:1、生活方式:注意调整情绪,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和房性早搏有明显相关性。此外,过度疲劳、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也是引起房性早搏的因素,所以需注意休息、规律作息,改变生活方式。部分人喝浓茶或咖啡后,会出现房性早搏,应尽量避免引起房性早搏的因素,可改善房性早搏症状;2、控制原发病:需注意其发作频率,对于非功能性的房性早搏,则考虑为疾病相关,需判断其原发病,并积极予以控制。其中较常见于心房自身传导异常,这时可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必要时可采取介入治疗,以帮助控制房性早搏。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