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

  • 老人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吗(视频)

    老人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吗
    老年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性个体性差异很大。部分老人虽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日常生活完全不受影响,相对不是很严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非常高,目前流调显示,40岁以上人群患有慢阻肺已经占到8.2%。我国很多人并不重视,故发现或确诊时,肺功能减退已经超过50%,可出现明显活动后气短,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此时易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寿命。 如果老人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等,同时合并气道阻塞性疾病后,相较于无基础疾病老人更严重。随疾病程度分级,如轻、中、重和极重四个程度不同,情况也不一样。如果患者从未出现呼吸衰竭,和已经发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相比,自然存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更严重。所以,个体差异很大,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患者居家稍动会出现气短,甚至吃饭或床上穿衣都会出现气短,此为极重肺功能损害,患者随时可有生命危险。出现气短加重,需立刻到医院急诊就医,不可在家里观察,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原因如下:1、外因:属于长期吸入有害的粉尘颗粒和气体,造成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常见原因在我国为吸烟所致,其次与长期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有关。对于部分不吸烟患者,长期使用生物燃料,如燃烧秸秆、煤炭等化石能源做饭时,厨房污染也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潜在原因;2、内因:内在易感性也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极少部分长期大量吸烟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时,肺功能没有受损害,说明患者体内存在对于烟草或其他有害气体抵抗、耐受基因。部分患者虽然没有吸烟史,或没有长期接触有害粉尘颗粒病史,也会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意味患者体内存在易感基因。如患者对于类似pm2.5等容易忽略的空气污染致病因素,存在敏感致病性。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炎加重有什么症状(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炎加重有什么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随病程逐渐进展的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细菌感染或其它诱因情况下,会出现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是原有症状突然出现的急骤加重,患者会在原来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发烧、咳脓痰、呼吸困难,甚至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一系列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较为严重,慢阻肺患者每一次急性加重不光会使症状进一步变差,可以影响整个病情的进展,使患者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所以慢阻肺患者一旦在原有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基础上,出现新发的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要考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这种情况下要到医院就诊。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尽快控制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2023-08-02
  • 肺腺癌ⅠB期治愈率(视频)

    肺腺癌ⅠB期治愈率
    对于ⅠB期肺腺癌,患者治愈率、5年生存率在90%以上。ⅠB期肺腺癌是指原发肿瘤1-2cm,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远处转移,可以完全切除,首选治疗是外科切除。如果有外科切除禁忌,如有较大的肺大疱,体质较弱,不能耐受手术,或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衰竭等,无法手术,可进行放疗、伽玛刀、质子刀或射频消融,可较好治愈ⅠB期肺腺癌。通过手术、介入、消融、放疗等各种综合治疗,ⅠB期肺腺癌患者治愈率可达90%以上,5年生存率也在90%以上。对于已进行切除治疗的ⅠB期肺腺癌患者,仍需进行基因检测,如果在5年后有远处转移或复发,可进行靶向治疗等其他综合治疗。如果早期发现肺腺癌,尤其是Ⅰ期,不论是ⅠA期、ⅠB期或ⅠC期,治愈率都较高。因此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手术。若不能手术,可以用放疗、射频消融等方法治愈。
    2023-08-02
  • 腹壁疝必须手术治疗吗(视频)

    腹壁疝必须手术治疗吗
    腹壁疝实际上是身体中间的缺损,一般绝大多数的病人都需要通过手术这种方式才能够治愈疾病。但是有极少数的患者,比如1岁以内小孩子的脐疝、腹股沟疝,如果疝囊不是特别大,内环口不是特别大,不是频繁突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疝气带、疝托的保护,还是有可能通过身体的发育而愈合。 当然还有一部分年龄特别大,合并有很多的内科基础疾患,如肝硬化腹水,严重的前列腺增生,还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咳嗽的情况下,这类型病人的原发原因没有解决,也就是腹腔的压力增高的原因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做疝气的手术非常容易复发,如果不能够改善内科的症状,这类型的病人又没有出现肠管的嵌顿,出现肠管的坏死,会选择保守的治疗。比如疝气带、疝托保护,但是这种治疗只是让突出的程度减轻,让病变的发展减缓,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身体状况允许,病情比较早期,还是建议及时做手术的修补,这样对病情的恢复、治疗的后续都会很有帮助。
    2023-08-02
  • 慢性病的特点(视频)

    慢性病的特点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这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有些尚未被完全确认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所引起的疾病,例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虽然慢性病的病因复杂或尚未明确,但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例如高血压病在我国某些地区,发病率可以达到20%以上,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可以达到10%,这些慢性病的治疗,或耗费社会的资源。同时慢性病对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都有损伤,可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2023-08-02
  • Ⅱ型呼吸衰竭是怎么回事(视频)

    Ⅱ型呼吸衰竭是怎么回事
    Ⅱ型呼吸衰竭又称为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此类型呼吸衰竭在患者缺氧情况下同时合并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主要原因是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包括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气道肿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 如果患者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如果由于急性病引起Ⅱ型呼吸衰竭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呼吸兴奋剂、进行氧疗甚至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则可能会治愈。但如果由慢性病引起Ⅱ型呼吸衰竭,则较难彻底治愈。
    2023-08-03
  •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行机械通气吗(视频)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行机械通气吗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其中有创机械通气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常用于意识障碍、心跳骤停,或痰多、脑梗,以及气道阻塞等患者。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无需开放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相对较舒适,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类患者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造成呼吸衰竭,故需使用无创呼吸机,包括ST模式呼吸机,当二氧化碳下来后,神志可改变,相应症状也可恢复。此外,如果部分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时,临床症状相对轻,且神志清楚,属于Ⅰ型呼吸衰竭,可能只需通过吸氧即可缓解症状,通常无需进行机械通气。
    2023-08-03
  • 外周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视频)

    外周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
    外周型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指标呈现氧分压<60mmHg。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通常伴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外周性呼吸衰竭因胸廓软组织病变导致,如胸廓畸形患者,则查体时可见胸廓畸形表现。 呼吸衰竭按照病因可分为外周性呼吸衰竭和中枢性呼吸衰竭,两者主要临床表现均为呼吸衰竭。通常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是指在海平面下吸入空气,静息状态下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当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时,则为Ⅱ型呼吸衰竭。
    2023-08-03
  • 呼吸衰竭可以治愈吗(视频)

    呼吸衰竭可以治愈吗
    呼吸衰竭是呼吸科常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能否治愈主要看患者病因。对于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氧疗和改善通气,即使氧分压和二氧化碳恢复正常水平,从而恢复病理生理状态。若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仅纠正其呼吸衰竭,而没有完全去除病因,可能随着疾病加重,后续依然会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但对于慢性肺栓、血源性肺栓塞患者,若纠正呼吸衰竭,且使用抗凝类药物,纠正肺栓塞病因,进而被治愈,后续不会出现呼吸衰竭症状。而对于胸腔积液、气胸的患者,通过气胸引流后,因病根被去除,故呼吸衰竭也能恢复,预后也相对较好。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