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音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
    讲解医师:杨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病比较慢,病程相对比较长,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随着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出现食欲减退、消瘦等表现。慢阻肺的患者慢性咳嗽在早晨明显,夜间有时也可出现咳嗽,咳嗽的症状可能迁延不愈,咳痰的现象以白色黏痰或泡沫样痰为主,清晨的痰液相对比较多,比较少的患者可见痰中带血,在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期可出现黄色脓性痰。早期慢阻肺患者剧烈活动时可以出现气短,随着疾病的进展,最严重的可以出现静息时的呼吸困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预防(音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应该分为疾病的预防,还有急性加重的预防。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高危因素,因为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还有室内外的空气污染,都是患慢阻肺的高危因素。我们只有避免这些高危因素,才能够预防患慢阻肺,特别是要戒烟,这个非常重要。另外,生物燃料的使用也跟慢阻肺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不使用生物燃料,加强厨房良好的通风,非常重要。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要预防,因为慢阻肺分为稳定期,还有急性加重期,预防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对慢阻肺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急性加重,我们主张患者要打流感疫苗或者是肺炎疫苗。另外,还有一些药物来预防急性加重,比如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还有吸入糖皮质激素,以及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联合制剂。还有一些化痰的药,比如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也是有预防急性加重的作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治疗(音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不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的气道炎症,是一种慢性的疾病。治疗分为稳定期的治疗和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稳定期的治疗又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特别是长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还有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联合制剂,都是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经常用到的药物。还有药物可以预防急性加重,比如黏液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化痰的药物,可以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当然吸入的药物也可以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非药物治疗是指的氧疗、无创通气的治疗,甚至手术治疗如肺减容术。除稳定期的治疗,还有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主要根据引起急性加重的诱因,急性加重80%是由感染引起,要针对感染进行治疗。另外,针对缺氧给予氧疗,并且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持水盐平衡。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原因(音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原因
    讲解医师:杨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急性发作原因是感染。病人在发病前常存在比较明显的感染,而感染常由于受凉、熬夜、饮酒等外界诱因引起。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急性发作的几率。病人要戒烟、酒,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主要病因。饮酒是导致感染,从而引起急性加重期的常见病因,所以需要戒烟、酒。同时多休息,不要熬夜,平时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多吃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以上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感染的风险,也可以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