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措施(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包括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两部分,急性发作期患者一般在医院度过,护理方面先要加强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有无缓解,特别要注意年老体弱的患者痰是否容易咳出。临床中曾有部分患者,治疗后效果很理想,痰液容易咳出,但在咳出过程中因没有力气,拥堵到大气道内,容易发生窒息。 其他护理环节包括翻身拍背,帮助咳嗽咳痰,痰液引流通畅后,抗感染治疗效果才更好。此外,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康复锻炼,都非常重要。 缓解期患者主要在家里度过,除规范用药外,需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慢走、上肢肌肉锻炼、辅助呼吸机锻炼、腹式呼吸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不能气管插管(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不能气管插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进行气管插管,此病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稳定期患者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患者要遵照医嘱规范进行治疗,以预防急性发作。一旦患者进展至急性发作期,中重度急性发作的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插管,如呼吸停止、气道有大量痰液拥堵导致窒息,或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无创呼吸机可以用于治疗,其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气管插管的有创操作。因为有创气管插管对部分患者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经历。而出现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可避免一大部分有创操作,因此是非常好的技术革新。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分级是怎么回事(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分级是怎么回事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肺功能分级主要通过肺功能检查完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分为四级,Ⅰ级为轻度、Ⅱ级为中度、Ⅲ级为重度、Ⅳ级为极重度。Ⅰ级指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时,第一秒钟的用力呼气量与预计值的比值大于等于80%,称为Ⅰ级,也叫轻度;Ⅱ级是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预计值的比值小于80%,但大于等于50%,称之为Ⅱ级,叫做中度。 Ⅲ级是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比上预计值,小于50%,但大于等于30%,称为Ⅲ级,叫做重度。Ⅳ级是比值小于30%,叫极重度。从肺功能可以了解,患者第一秒用力呼吸量比上预计值,比值越低,提示患者肺功能越差。
    2023-08-02
  •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出现腹部饱胀感(视频)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出现腹部饱胀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急性加重期出现腹部饱胀感常见的原因如下: 1、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如果波及胃肠道,会使得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部饱胀感; 2、病情发展:若进展到疾病终末期,患者可出现像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如果在急性加重期,并发症也会随之加重,像右心功能不全会导致胃肠道淤血。胃肠道淤血则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腹部饱胀感,尤其是患者进食后饱胀感会明显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饱胀感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需应用纠正心肺功能的药物。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方法(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预防该病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戒烟:最为关键,包括二手烟; 2、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在通风不好的条件下使用生物燃料; 3、减少职业粉尘暴露或者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比如煤矿、金属矿开采会产生大量粉尘,尽量避免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或在使用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4、及时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必要的时候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5、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对于加强肺功能都有帮助。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方法(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如下: 1、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鼓励和指导患者多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如果患者痰液较多,不易将其咳出,必要的时候需使用祛痰剂促进痰液的排出; 2、合理用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如果伴有慢性呼吸衰竭,或伴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采用低流量吸氧,每天不少于15个小时,流量一般采用1-2次/分; 3、肺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或进行适合患者的呼吸操,以改善肺功能; 4、合理膳食,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发展到疾病终末期时疾病消耗很大,大部分患者都比较消瘦,此时改善营养状况尤其重要。患者应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尽量少吃糖类或含糖量高的食物。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用激素多长时间(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用激素多长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急性加重时,应用激素可以改善患者氧合,提高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并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但是至于使用激素时间和剂量,在不同学术团体里存在着不同的方案。 我国2017年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推荐激素使用泼尼松,每日的剂量为30-40mg,疗程为9-14天。而在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提到,泼尼松使用剂量是30-40mg,但使用不应该超过5-7天。 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使用激素并没有统一的时间。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药物有哪些(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药物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还有免疫调节剂和祛痰剂等对症支持药物,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最常使用的药物是支气管扩张剂。 常见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以及茶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常见药物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常见的抗胆碱能药物包括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茶碱类药物包括氨茶碱、多索茶碱以及二羟丙茶碱等。
    2023-08-02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治疗吗(视频)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治疗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在稳定期,患者治疗方式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为主;而急性加重期主要采用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祛痰、对症等治疗方式。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如果患者肺功能较差,出现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肺性脑病。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则必然比肺功能相对较好,没有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差。 而随着疾病的进展和加重,越到后期治疗效果越差。但目前新药研制成功,双支气管扩张剂已应用于临床,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整体治疗和生活质量存在较大提高。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要治疗吗(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要治疗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同样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1、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如戒烟或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以及燃烧生物燃料产生的烟尘。对于职业性粉尘接触,如煤矿、金属矿开采时尽量减少在环境中暴露,或在有效防护措施的保护下进行工作; 2、药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多采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采用不同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吸入糖皮质激素; 3、肺功能康复训练,患者可以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或是能够耐受的呼吸操锻炼; 4、在流感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