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症状(视频)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症状
    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酒或饮食不节等特殊情况下会出现急性发作,具体如下: 1、胃胀:当摄入食物引起胃功能障碍或食物在胃内大量潴留时,均可引起胃胀,主要采用呕吐方式排空胃内食物,或促进胃动力,如服用吗丁啉、莫沙必利之类药物帮助患者胃排空; 2、急性胃脘疼痛:可采用解除痉挛的药物,如山莨菪片或阿托品等; 3、反酸:主要使用抑制胃酸药物,主要有PPI制剂,包括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还有一类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对于急性发作,中药效果更明确。
    2023-07-31
  • 慢性胃炎多久才能治好(视频)

    慢性胃炎多久才能治好
    慢性胃炎多久能被治好取决于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口服某些药物造成:一般停药之后4周左右,大部分患者症状能够得到明确改善; 2、Hp感染引起:早期通过口服根除Hp的药物,胃炎在一定时期之内可以得到改善,但无明确时限,一般6-12个月左右; 3、慢性胃炎程度: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若已经进入萎缩状态,即使根除病因,萎缩仍然持续存在,甚至可以持续终身,不能够完全被治愈。
    2023-07-31
  • 胃嗳气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嗳气是怎么回事
    胃嗳气患者一般表现为腹胀、嗳气、打嗝。导致胃嗳气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患者经过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或肿瘤器质性病变,仅仅是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建议患者清淡规律饮食,平时可服用消化酶和促进胃肠道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慢性胃炎也可引起胃嗳气,胃部炎症可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不良,使胃肠道产气过多而引起症状。建议此类患者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消化酶以缓解症状。 引起胃嗳气比较少见的情况还包括消化性溃疡。而消化性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患者可以表现为上腹痛、胃嗳气。因此建议胃嗳气的患者通过胃镜检查以除外消化性溃疡。
    2023-07-31
  • 饭后胃疼吃什么药(视频)

    饭后胃疼吃什么药
    对于慢性胃炎或胃溃疡引起的饭后胃疼,临床用的比较多的几类药物如下: 1、抑制胃酸的药物是胃部疾病用的最多的药物,可以促使胃黏膜愈合,目前临床用较多的抑制胃酸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 2、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目前用较多的有西药和中成药,很多中成药对慢性胃炎效果较好,西药如铝碳酸镁片,也可以使用果胶铋、复方铝酸铋颗粒,中成药可以使用肠胃康颗粒、六君子丸。 3、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适当辅助其它药物,如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联合起来综合使用。 胃部疾病最常见慢性胃炎,炎症时间较长时,有些患者会出现胃溃疡。老年人若症状时间较长,不只是胃疼,可能出现其它的如消瘦、厌食,此时需要考虑胃癌,而胃癌需要规范诊治。
    2023-07-31
  • 慢性胃炎如何痊愈(视频)

    慢性胃炎如何痊愈
    慢性胃炎若要痊愈,治疗方法如下: 1、进行清淡、规律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2、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用药物进行规范根除治疗; 3、避免应用能够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像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 4、平时可以服用抑酸药物,比如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等。还可以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镁制剂、吉法酯。上述药物可以有效保护胃黏膜,减轻胃黏膜炎症; 5、建议每1-2年定期复查胃镜,及早发现病变。
    2023-07-31
  • 饭后有点恶心怎么回事(视频)

    饭后有点恶心怎么回事
    临床中门诊只要涉及恶心、呕吐病人,如果是适龄年轻女性,首先要排除怀孕。如果排除怀孕后病人饭后恶心,实际是胃肠道反应,是很多疾病尤其局部性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最常见的是急性胃肠炎。病人不洁饮食,包括细菌、病毒,会引起饭后恶心、呕吐,甚至腹痛表现。此外胃部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肿瘤早期症状都会出现饭后恶心、腹部不适的表现。 部分全身系统疾病最早可能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甚至肿瘤疾病、风湿免疫疾病,都可能累及胃肠道导致饭后不适、恶心想吐。所以出现饭后恶心,甚至呕吐症状,首先不要紧张,根据症状对症处理,一般治疗后都会缓解。如果有其它疾病要做系统检查以确诊疾病。
    2023-07-31
  • 胃胀有哪几类(视频)

    胃胀有哪几类
    胃胀主要分为慢性胃胀和急性胃胀。慢性胃胀又分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胃胀就是长期反复的胃胀不适,进行相关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这种慢性胃胀对患者影响不大,但是一定要做相关检查后排除诊断。 还有一种是器质性疾病,任何消化道疾病都可以引起胃胀,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有一些人可能是其它疾病,比如慢性心脏功能不全、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慢性肾脏功能不全、肾衰竭等,均可引起胃胀。
    2023-07-31
  • 慢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视频)

    慢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一般可以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消化不良,或者是吃进食物之后总觉得发胀下不去,同时有反酸、烧心等现象。有时候会出现嗝逆、嗳气或者大便不成形的表现。胃炎患病时间加长,就会导致乏力、纳呆等症状。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时候不是特别明显,一般要通过胃镜的检查来明确其属于哪一方面的问题。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也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表现不尽相同,所以临床上又通过患者的舌、脉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7-31
  • 胃糜烂治愈要多长时间(视频)

    胃糜烂治愈要多长时间
    胃糜烂通常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镜检查时常见胃黏膜的不同部位出现水肿、充血、糜烂等慢性胃炎的表现。通常胃溃疡损伤深达黏膜肌层,通常要治疗8周左右的时间。对于通常糜烂,若水肿糜烂比较严重,建议治疗6-8周的时间,通常症状都可以得到明显缓解。因此对于慢性胃炎伴有内镜下糜烂,要根据内镜的具体情况以及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抑制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可以帮助修复黏膜。若这一类的患者同时有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选择对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因此内镜下看到胃黏膜糜烂可以治疗,不用紧张。
    2023-07-31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视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常说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常见内镜检查之后的诊断,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上比较常见,若没有特别症状无需给予特殊治疗。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明确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将幽门螺杆菌根除。 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同时合并非特异性症状,如腹胀、不典型腹痛、消化不良的表现,建议规律饮食、生活作息规律,同时给予针对消化不良症状的对症治疗。因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表现,可通过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药物治疗,明显缓解症状。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