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 尿毒症晚期一般能活多久(视频)

    尿毒症晚期一般能活多久
    尿毒症晚期患者生存期限与原发病、治疗有关,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原发病:如果患者原发病是慢性肾炎,如果治疗及时,则并发症较少,比如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其他血管并发症。另外,如果患者经过合理的血液透析治疗,生存期限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相比较长;2、治疗手段:如果对患者进行规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比如3次/周的血液透析治疗,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既可清除小分子物质,又清除中分子、大分子物质,使得远期并发症明显降低,比如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而危及生命的几率也会降低。另外,患者通过纠正贫血,可以使血压达标,并注意营养,则尿毒症晚期的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
    2023-08-01
  • 造成慢性肾炎的原因(视频)

    造成慢性肾炎的原因
    慢性肾炎是指以蛋白尿、血尿、浮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比较隐匿,病情缓慢进展,进而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多数与免疫介导相关的炎症反应。在此就提醒大家,在生活中注意以下情况容易患慢性肾炎: 1、经常有感冒、扁桃体炎、感染,导致诱发免疫异常; 2、长期劳累、熬夜使机体免疫力损伤; 3、家族里头有患有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4、长期服药史,长期服用止痛片以及抗生素,或者是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5、过去曾患有急性肾炎或者急性肾衰竭、反复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的患者,都容易患慢性肾炎。 另外,50岁以上的人群,患肾慢性肾炎的机会增加,建议大家针对病因做好防护。
    2023-08-01
  • 慢性肾炎患者饮食(视频)

    慢性肾炎患者饮食
    临床观察引起饮食调控对于慢性肾炎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慢性肾炎要及时给予饮食调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盐和水的调控,慢性肾炎的水肿和高血压患者要限制盐的摄入,以3-5g为宜,水肿又伴有少尿的患者还要限制水的摄入; 2、注意蛋白质摄入的调控,以每公斤体重1g的蛋白质摄入为主,有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短时间使用公斤体重1.2-1.3g的高蛋白饮食以增加蛋白摄入提高免疫力。进入了慢性肾衰竭期就要严格控制蛋白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0.6-0.8g为宜。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与脾肾亏虚有关,建议患者要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以免损伤脾胃,在慢性肾炎的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配合中医食疗,比如薏仁、赤小豆粥利水消肿,也可以以山药枸杞粥来达到益肾固精的作用。饮食调控对于慢性肾炎的调治非常重要,在慢性肾炎的不同时期要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饮食指导。
    2023-08-01
  • 慢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视频)

    慢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
    慢性间质性肾炎首先尽可能明确病因,根据病因与病理给予针对性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引起,表现为肾小管功能异常的进展性慢性肾衰竭,以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病变为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药物、代谢异常、免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梗阻性疾病以及肾移植排斥等均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药物相关性慢性间质性肾炎应停用相关致病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含马兜铃酸类中草药、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以及铝制剂等,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激素。代谢相关性慢性间质性肾炎主要是因为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应进行降尿酸、补钾、降钙等治疗。免疫相关因素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结节病等,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可以使用激素等。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视频)

    慢性肾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以出现恶心、纳差、厌食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贫血、水肿、心衰,有时可以合并高钾血症和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或钙、磷代谢紊乱,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肾脏的代偿功能比较强大,肌酐水平升高提示肾脏功能受损超过50%,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没有最早出现的症状,有慢性肾脏基础病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定期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目前肾功能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治疗措施。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药物潴留,胰岛素排出体外的时间延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甚至出现低血糖。因此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要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并发症。
    2023-08-01
  • 肾衰竭可以治愈吗(视频)

    肾衰竭可以治愈吗
    肾衰竭是否可以治愈主要取决于肾衰竭的原因,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1、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由肾前性、肾性以及肾后性因素所致,肾前性因素以及肾后性因素如果及时诊断、治疗、干预,肾功能有可能恢复正常。肾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要根据不同的病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以及肾血管性疾病,肾小管性疾病常见的是急性肾小管坏死,如果去除诱因、及时治疗,急性肾小管坏死病人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2、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病人的肾功能衰竭不能治愈,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肾功能衰退,直至肾功能不能满足机体代谢废物,以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需要,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消化道症状、贫血、水肿、高血压、心衰、钙磷代谢紊乱、严重酸中毒。慢性的肾衰竭患者不能治愈,但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可以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入尿毒症的时间,所以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肾功能。
    2023-08-01
  • 血浆置换和透析的区别(视频)

    血浆置换和透析的区别
    血浆置换和透析的区别: 1、原理不同:血浆置换是通过有效的分离置换,从循环血液中将病理血浆和成分排出体外;透析是通过弥散和对流的方式把循环血液中过多的毒素排出体外; 2、适应症不完全相同:血浆置换适应症主要是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肝病及肾病,即血液中较多的致病抗体,需要用血浆置换原理排出体外,达到迅速去除免疫原因的方式;透析主要适用于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引起的体内毒素过多、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水钠潴留过多引起心力衰竭及药物无法纠正心力衰竭的治疗。
    2023-08-01
  • 急性和慢性肾衰竭有什么区别(视频)

    急性和慢性肾衰竭有什么区别
    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不同:急性肾衰竭目前称为急性肾损伤,指各种原因引起双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障碍,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迅速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出现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由此发生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更强调对综合征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一般根据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急性肾衰竭可发生于既往无肾脏病者,也可发生在原有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而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破坏,以致残存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 2、治疗不同:急性肾损伤患者主要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而诊断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除病因治疗外,需采取措施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衰竭发生,防止进入终末期肾病; 3、预后不同:急性肾损伤患者若早期识别纠正可逆病因,患者可痊愈。而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呈渐进性,病程迁延,病情复杂,常以尿毒症为结局。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早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肾功能衰竭早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早期症状一般较隐匿,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非特异性症状。患者有时会感到浑身不适,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是肾功能衰竭最早和最常出现症状,早期以厌食、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可以逐渐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泻。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包括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浮肿是肾病患者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早晨眼睑浮肿,活动以后水肿可以消退,久坐可以出现下肢水肿。患者主要出现夜尿增多,即夜晚上厕所3-4次,尿中泡沫增多,和啤酒沫相似。如果存在此类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危重患者,早期症状一般被重病掩盖不易觉察,同时因为急性肾衰竭发展迅速,几乎没有早期表现,一旦发病出现少尿甚至无尿,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紊乱表现,就表示出现肺水肿、心衰等。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期是尿毒症吗(视频)

    肾功能衰竭期是尿毒症吗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肾功能失代偿期肌酐>451μmol/L,而尿毒症期的肌酐>707μmol/L,两者不同,因为不同的人基础的肌酐值不同,所以单纯根据肌酐值确定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非常不准确。 目前大多数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确定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既往的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在15-30mL/min,而尿毒症期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尿毒症期的患者大多数需要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等替代治疗;而肾衰竭期患者没有其它系统合并症,尚能依靠药物来维持治疗,但是多数患者就需要做替代治疗的前期准备。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