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 慢性肾衰竭怎么造成的(视频)

    慢性肾衰竭怎么造成的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病造成肾功能逐渐损害的疾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糖尿病肾病:随着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出现,易出现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2、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人群庞大,早期症状仅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随着病变进展会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3、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会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方向发展;4、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非常容易出现高血压、肾衰竭;5、血液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会出现肾损害;6、其他:如淀粉样变肾病、药物性肾损害。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尿液的特点是什么(视频)

    慢性肾衰竭尿液的特点是什么
    慢性肾衰竭尿液改变与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直接相关,具体如下:1、慢性肾炎:尿液特点是有蛋白尿、镜下血尿或者肉眼血尿;2、高血压肾损害:夜尿增多,可以有少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d,尿里红细胞很少,可以有尿比重、尿渗透压下降;3、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d,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4、其他:如紫癜性肾炎,除蛋白尿外,可以有持续性较多的镜下血尿,甚至出现肉眼血尿。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要定期做尿液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尿比重检测、尿渗透压检测,甚至尿α微球蛋白等肾小管功能检测。
    2023-08-01
  • 肾衰竭都有什么症状(视频)

    肾衰竭都有什么症状
    肾衰竭包括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两者都可能会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甚至是少尿、无尿等,部分患者由于上述症状,还会继发其它系统的问题,主要情况如下:1、心血管系统:患者由于少尿、无尿后会出现水肿,严重水肿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如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等;2、皮肤系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3、神经系统症状: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血肌酐达到较高水平后,可能出现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是抽搐。症状较明显的患者,需要通过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如患者存在严重贫血时,需要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甚至是输血纠正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通常需要给予患者纠正电解质紊乱,补钙、降磷、降钾。如果出现严重的酸中毒,通常需要给予患者纠酸治疗,包括输注,以及口服碳酸氢钠。如果患者处于高毒素水平时出现的症状,还要考虑进行透析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通过透析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或多余水分,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023-08-01
  • 高血压肾病影响寿命吗(视频)

    高血压肾病影响寿命吗
    高血压肾病为造成慢性肾衰竭的三大病因之一,可影响患者寿命。据统计数据显示,有2%-5%的病人在患病10-15年后,将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高血压肾病及高血压病人合并有肾损伤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首要的预防措施是控制血压,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应持续用药并监测血压情况,切不可因高血压没有出现临床症状而忽略监管,也要避免因用药后血压下降而终止治疗。同时还应改变生活方式,并及时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此外,患者常合并有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表现为心室肥大、心脏缺血、心肌梗塞等,易导致死亡,因而需要对并发症予以治疗。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的表现(视频)

    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的表现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患者不能维持基本生理功能,出现水、电解质异常,尤其出现酸中毒表现。血气分析可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会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 症状比较轻时可口服碳酸氢钠中和酸中毒,比较严重时要输液治疗,酸中毒严重时可以影响呼吸。高血钾在心电图表现有T波高尖,严重时有心脏骤停表现,所以要及时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早期一般要长期口服碳酸氢钠,定期检查血气分析或者二氧化碳结合率,了解酸中毒程度,及时治疗、改善病人症状。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5期能活多久(视频)

    慢性肾衰竭5期能活多久
    慢性肾衰竭5期是肾脏损害达到终末期的一种疾病,但慢性肾衰生存时间无准确答案,主要取决于病情程度,并与个人体质和治疗是否及时得当有关。慢性肾衰竭讲究一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很重要,经济允许情况下,肾衰竭患者靠透析生存几年、十几年的例子也多有报道,肾功能不全晚期患者最好早期抓住时机来提高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无论出现怎样的结果都不能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要积极接受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怎么诊断(视频)

    慢性肾衰竭怎么诊断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一般出现血肌酐增高,伴血尿、蛋白尿等。主要病因为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接受重金属等导致全身各系统损伤。如有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更需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发现早期肾脏损害及时给予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肌酐能降下来吗(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肌酐能降下来吗
    慢性肾衰竭病程较长,已经存在大量肾组织破坏,代之以纤维瘢痕组织。这种情况下由于已经损失的肾组织不可能再生,患者的肌酐无法下降。治疗的目的只是延缓肌酐上升速度,推迟开始透析的时间和防治各种并发症。但慢性肾衰竭病程中可能会遭遇部分因素而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即血肌酐本来以平缓速度缓慢上升,近期突然快速增加,在慢性基础上发生急性加重。 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因素包括感染、血压控制不佳、应用肾毒性药物或近期合并心衰等。这时医生会仔细寻找可能的因素,采取措施去除,去除后升高的血肌酐可以回落。例如患者近一年血肌酐一直稳定在300μmol/L左右,最近感染肺炎后血肌酐上升到500μmol/L,肺炎控制后血肌酐开始下降,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回落到原来水平,但少数患者只能是部分下降。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的共同结局,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其病因多种多样,主要有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比如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尿酸性肾病等。还有肾血管疾病以及遗传性肾病,比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不同,疾病的进展速度也不同。若未及时、有效的控制,均可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需要终身的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防治主要是减缓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的措施有严格控制血压,早期应用ACEI、ARB类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饮食中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进行降脂治疗以及纠正贫血等。
    2023-08-01
  •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视频)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
    尿比重能粗略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尿比重<1.015称为低比重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而比重降低,因肾实质破坏,丧失浓缩功能的时候,尿比重固定在1.010±0.003,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尿崩症患者因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大量水分从体内排出使比重降低,出现严重的低比重尿,比重<1.003,可低至1.001。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