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 尿毒症肌酐指标是多少(视频)

    尿毒症肌酐指标是多少
    按照既往国内的标准,单纯从血肌酐的值区分肾衰竭的状态,若血肌酐值<178μmol/L,称为慢性肾衰竭代偿期。血肌酐178-440μmol/L,称为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即氮质血症期。血肌酐的水平440-707μmol/L,称为衰竭期。若血肌酐>707μmol/L,称为尿毒症期。目前按国际标准,根据血肌酐结合年龄、性别、体重,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即eGFR,可分为5个层次。90-120ml/min称为慢性肾脏病的第一期,即肾功能的正常状态。肌酐清除率,即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提示有肾功能异常,eGFR<15ml/min,为尿毒症。
    2023-08-01
  • 肾衰竭尿毒症能治好吗(视频)

    肾衰竭尿毒症能治好吗
    临床上分为急性肾衰竭,以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情况,治愈情况如下:一、急性肾衰竭: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一般由腹泻、脱水、失血等因素导致。积极输血、输液治疗,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后,多数患者可以恢复;2、药物导致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引起急性肾衰竭,一般停止服用损伤肾脏的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多数可以恢复;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急性肾衰竭,经过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冲击,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治疗,多数患者血肌酐能够得到一定回落,肾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二、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此类疾病患者多数无法治愈,患者常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包括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此时主要应针对肾衰竭和尿毒症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如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肾性贫血、纠正钙磷代谢,以及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023-08-01
  • 尿毒症的症状主要有哪些(视频)

    尿毒症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是最严重的一期,由于毒素在体内蓄积,会出现多种临床并发症,累及多个系统,通常见于以下情况:1、消化系统影响:临床最常见,病人经常会出现厌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通常到消化科就诊,查生化发现血肌酐升高,即肾功能异常;2、心血管系统影响:肾功能不良时,尤其是尿毒症期,病人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大量水分在体内蓄积,导致水钠潴留,可以引起水肿。严重时可以引起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病人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喘憋等,均为体内容量负荷过重表现;3、酸碱失衡:最主要表现是严重酸中毒,病人会出现深大呼吸,以及引起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尿毒症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包括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高钾时会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软瘫,可以引起心动过缓,以及发生心律失常,严重时可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高磷血症可以引起瘙痒等,低钙血症可以引起肌肉痉挛即抽筋;4、肾性贫血:贫血时,病人会出现乏力。以上均为尿毒症常见临床表现,无论是否患有慢性肾病,出现上述情况,均要关注肾功能,是否可能发生尿毒症。
    2023-08-01
  • 男人尿毒症早期症状(视频)

    男人尿毒症早期症状
    男人尿毒症常见的早期症状如下:一、尿毒症的原发病症状:1、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早期会出现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尿量减少,部分人会出现贫血或心力衰竭;2、高血压肾损害:早期会出现夜尿增多,血压高且不容易控制;3、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会出现慢性肾衰竭,患者会表现血尿、蛋白尿、血压高且不能控制、浮肿。二、尿毒症的并发症:1、肾性贫血:无论是男性、女性,出现尿毒症后,多数患者会出现肾性贫血,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不好,查血常规,会出现血色素明显的下降;2、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口中异味,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3、钙磷代谢紊乱:非常容易出现血凝增高,表现为皮肤增厚、皮肤瘙痒,还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比如骨痛,部分病人可以合并有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憋气、无法平卧、双下肢浮肿、眼睑浮肿等。
    2023-08-01
  • 尿毒症有遗传的可能吗(视频)

    尿毒症有遗传的可能吗
    尿毒症有遗传的可能,因为导致尿毒症的遗传性因素中,两类疾病可以遗传: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这种多囊肾有60%患者有家族史,即父亲和母亲之中有一方是多囊肾。大部分患者男女发病率均等,如果父母有一方发病,则子女中有50%的可能性会得多囊肾。多囊肾30岁之前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囊肿会越来越大,压迫正常肾组织,出现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所以对于有家族史的多囊肾患者,在子女中要注意筛查是否有多囊肾,尤其是30岁以后要注意血压、肾功能,并及时控制血压,调整饮食,防止或延缓发展成尿毒症;2、Alport综合征:这种遗传性肾炎也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一般在父母中会出现尿毒症,后代经过基因检测会发现与父母有直接关系。
    2023-08-01
  • 经常熬夜会不会得尿毒症(视频)

    经常熬夜会不会得尿毒症
    健康成年人经常熬夜通常不会发生尿毒症,但经常熬夜可以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作息不规律容易诱发感染、高血压等疾病。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等疾病,此时更不建议经常熬夜,此类患者经常熬夜可以加重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使机体抵抗外界致病菌的能力下降,易诱发多种感染,甚至进一步加重肾脏病情的发展。另外患者经常熬夜容易诱发高血压,血压如果控制不佳,长期高血压也是肾脏病的诱因之一,因此不建议患者经常熬夜。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做到饮食规律、起居有常,同时需要定期复查、规律用药,以延缓病情发展,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2023-08-01
  • IgA肾病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IgA肾病的危害有哪些
    肾病危害较大,在中国慢性肾衰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主要病因是慢性肾炎。在慢性肾炎里,其发病率最高的是IgA肾病,IgA肾病以前认为其是良性进展疾病,但现在认为其为逐渐进展的恶性疾病,进展是指多数IgA肾病经肾穿检查,发现其病理类型较严重时,会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甚至发生为尿毒症。 在中国发生的人群主要是青壮年,是导致青壮年出现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首要病因。年轻人罹患慢肾衰尿毒症后,其社会回归度、生活质量、工作能力的保持,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IgA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其不是良性疾病,是恶性发展疾病,有症状者一定要积极正规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慢性肾炎是指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病情迁延、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小部分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所致,大部分与免疫因素有关,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性炎症,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如肾小球高滤过、高代谢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高代谢引起肾小管萎缩等。
    2023-08-01
  • 血尿素氮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视频)

    血尿素氮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因检测项目及方法学的不同,血尿素氮的正常参考范围略有不同,男性2.7-7.1mmol/L,女性2.6-7.5mmol/L。尿素氮临床意义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增高,另一个是降低。 增高: 第一见于器质性肾功能损伤时血尿素氮增高,如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衰竭,血尿素氮一般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患者,血尿素的增高程度通常与疾病严重性一致; 第二,还见于肾前性和肾后性因素,前者包括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等,后者如输尿管结石等疾病引起的尿路阻塞; 第三,血尿素氮可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的判断指标。 尿素氮降低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尿素生成减少造成尿素降低,比如肝功能不全、肝硬化患者、重症肝炎、中毒等会造成尿素降低; 第二,低蛋白饮食,通常吃素的人又少吃豆制品、花生、瓜子、核桃等植物蛋白,摄入的蛋白质不足造成尿素氮降低; 第三,妊娠后期、婴幼儿期蛋白需求量较高,补充不足会造成尿素氮降低; 第四,尿素氮排泄过剩,造成尿素氮降低,比如多尿、尿崩症等疾病可引起尿素氮降低。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肾衰竭吗(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肾衰竭吗
    多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得到及时治疗后不会发生肾衰竭,真正发生肾衰比例只有2%-5%,所以不必过于担心。首先控制原发疾病较为重要,及时控制紫癜、红斑狼疮、清除肿瘤,控制继发性肾炎相关并发症如高钾血症、容量负荷不足、感染等因素后,通常肾炎都能得到良好控制不会发生肾衰竭。 若严重狼疮性肾炎已经进入乙肝肝硬化晚期,则有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或肾炎迁延不愈导致慢性肾衰竭。还有2%左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并发症较多,病情较严重,有可能会发生肾衰竭。所以出现出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控制原发病,从而减少肾衰竭发生。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