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

  • 慢性肾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肾炎的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的注意事项如下: 1、患者应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慢性肾炎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被消灭的,需与医生共同合作,树立打持久战的决心; 2、保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定期监测尿量、血压、水肿的情况,对自身进行一个严格管理; 4、饮食上需限制盐的摄入、清淡。若患者已出现肌酐升高,应注意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含量的摄入要稍微降低一些,大概是0.6g/kg-0.8g/kg左右; 5、运动方面应避免剧烈运动,但量力而为地进行适当的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2023-08-01
  • 慢性肾炎是什么意思(视频)

    慢性肾炎是什么意思
    慢性肾炎常见的症状有下肢浮肿、小便泡沫增多、茶色便,甚至可能伴有血压增高。一旦患者发现自己的小便有异常,如小便上有一层厚厚的泡沫或下肢水肿、眼睑水肿,均可前往医院,让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治。慢性肾炎为综合征的表现,其病因较多,且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疗及预后。慢性肾炎较常见的病因有H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另外,慢性肾炎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即肾小球本身出现疾病,而继发性则为其他疾病导致的肾炎,如狼疮、糖尿病等。
    2023-08-01
  • 慢性肾炎双脚浮肿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视频)

    慢性肾炎双脚浮肿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
    慢性肾炎双下肢浮肿患者首先应限制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以3-5g为宜,但也不可完全限制盐,完全不摄入盐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反而降低肾脏血流量,加重肾功能减退。其次,饮水量也需严格控制,不光饮水,还把控牛奶、稀饭、面汤等,每天一共不应超过1000ml或1500ml。如果患者每天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每天测体重持续升高,口服利尿剂效果差,即需去医院进行治疗。此外,鱼、虾、毛笋、韭菜,以及辛辣、刺激制品,如胡椒面、辣椒面均应减少进食。 水肿特别严重患者一般均伴随严重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患者应在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水肿部位皮肤损伤,造成局部细菌感染。此外,还可睡觉前给予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
    2023-08-01
  • 尿蛋白1+是慢性肾炎吗(视频)

    尿蛋白1+是慢性肾炎吗
    无任何症状情况下发现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重要线索,尿蛋白(+)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蛋白尿提示存在慢性肾炎可能,尿蛋白越多,越支持慢性肾炎症状; 2、引起蛋白尿原因除慢性肾炎以外还包括其它原因,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等; 3、诊断不明情况下可进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帮助诊断; 4、无肾脏病也可出现蛋白尿,例如发热、剧烈运动、暴饮暴食、妊娠等。此类情况下蛋白尿都属于一过性,因此蛋白尿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才可排除诊断。诊断慢性肾炎主要不在于蛋白尿加号数量,而需排除引起蛋白尿的其它原因。发现蛋白尿需要明确诊断,进行规范治疗预防肾功能损害的同时,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
  • 慢性肾炎第一期能治好吗(视频)

    慢性肾炎第一期能治好吗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疾病,从轻到重分为五期。慢性肾炎时间越长,肾功能越差,治愈或稳定难度越大。第Ⅰ期属于最早阶段,可以治愈。慢性肾炎处在第Ⅰ期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起病初期; 2、肾炎较轻,虽然时间可能较长,但对肾功能损害较小; 3、经过治疗病情已经好转。 慢性肾炎穿刺病理检查的不同病理类型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因此病理检查对治疗和预后判断存在重要参考价值。慢性肾炎治疗成败关键是早期诊断,规范合理治疗。一旦出现肾功能明显损害较难控制,例如患者疾病初期血肌酐增长缓慢,后期病程进展加快。
    2023-08-01
  • 慢性肾炎传染吗(视频)

    慢性肾炎传染吗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不属于传染性疾病,不会发生相互传染。部分肾炎是由传染病引起,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引起肾炎,乙肝、丙肝可能存在传染性,因此由传染病引起的肾炎患者同时需要到相关科室就诊,确认有无传染性,是否需要适当隔离并给予合理治疗。部分患者会将遗传病和传染病概念混淆,例如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而不是传染性疾病,多囊肾是由于父母遗传。 慢性肾炎如果同一家庭多人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需进行相关基因检查排除遗传背景相关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存在遗传倾向,是引起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父母如果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子女需从年轻时注意防范,特别是防止肥胖,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023-08-01
  • 慢性肾炎能同房吗(视频)

    慢性肾炎能同房吗
    大多数肾炎患者病情稳定不严重,可以进行性生活。性生活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属于误解,对肾脏无直接损伤。肾炎对性功能的影响取决于年龄、营养状态,是否存在贫血和原发病,例如糖尿病会影响到血管直接导致性功能下降。 还可能与患者心理状态和性功能存在密切关系,了解病情树立信心较为重要。心脑血管健康状况和患者性功能和性生活安全性存在密切关系,此时需咨询医生获得评估和指导以免影响健康和安全。
    2023-08-01
  • 慢性肾炎吃中药有什么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肾炎吃中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如果稳定过程中,中药治疗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可减轻患者症状,特别是部分患者用激素治疗过程中配合中药治疗,可以减轻激素副作用,中药治疗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是单纯性用中医中药进行慢性肾炎治疗,预后也非常好,这种情况下必须辨证准确,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病程不同阶段、不同表现进行随时调药,才能达到好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服用中药过程中,最重要一点是一定要防止口服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因为此类药可能加重肾脏损害,出现肾小管或间质损害,进一步造成慢性肾炎加重。这类药比如木通、防己、苍耳子都含有这类物质,一定要避免服用。
    2023-08-01
  • 孕妇高血压怎么进行控制(视频)

    孕妇高血压怎么进行控制
    孕妇高血压应该进行以下控制方法: 1、定期产检,进行围产期的保健,产检定期的监测血压、监测尿蛋白; 2、控制体重; 3、既往有高血压史、家族史、慢性肾炎、糖尿病应及时补钙,必要时咨询医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4、饮食方面不要吃太咸的食物,注意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孕期的特殊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容易危及母胎的生命。所以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怀孕应该进行定期产检监测血压、监测尿蛋白、控制体重,及时发现血压高,进行及时治疗。
    2023-08-02
  • 妊高症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妊高症是怎么引起的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大类疾病,通常情况下按专业角度严格分类,比如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从专业来说大家不用去了解,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方法。有些患者是更易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如年龄太小了,比如35岁以上的孕妇,或者体重比较高,通俗而言就是长得较胖的孕妇,更容易患妊娠期高血压。还有说父母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自身有内科疾病、慢性肾炎,或者是第一胎怀孕的时候有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些都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至于引起的病因,目前全世界的专家们都在研究,很复杂。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