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

  • 慢性肾炎怎样算治愈了(视频)

    慢性肾炎怎样算治愈了
    慢性肾炎患者若出现尿蛋白转阴、血压正常、血肌酐恢复到正常即为治愈,具体如下:1、慢性肾炎是慢性疾病,通常很难治愈,临床只要求患者病情能长期稳定,通常要求定期检查尿蛋白的情况,若尿蛋白由(++)-(+++)变为(+)或(±),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2-3g以上降到0.5g以下,即为临床治愈,通常对患者进行长期监测即可;2、患者水肿明显改善,血压降至正常,也为治愈,但仍要注意水钠摄入,注意降压药的调整,不能因治愈而停药;3、若患者血肌酐曾有升高,现在降至正常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处于正常水平,也为治愈,但临床通常对于血肌酐的有效降低并无过多要求,只需长期稳定即可。
    2023-08-01
  • 慢性肾炎查肾功能查出来吗(视频)

    慢性肾炎查肾功能查出来吗
    慢性肾炎查肾功能能否检查出需要分情况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能查出:对于肾功能较稳定的肾炎患者,检查肾功能不一定能检测出慢性肾炎,因为慢性肾炎早期的临床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血压升高和低蛋白血症等,但肾功能检测可以提示正常的肾功能。因此在早期的肾炎患者,肾功能不能明确肾炎的诊断,需进一步行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以及肾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综合考虑是否存在慢性肾炎。若慢性肾炎的诊断明确,还需考虑行肾脏穿刺活检,进行肾脏的病理诊断。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早期肾炎患者,肾功能检查不能提示肾炎的诊断,需进行多方面考虑,才能进行肾炎的诊断;2、能查出:对于慢性肾炎迁延不愈,表现为后期蛋白尿时,可以出现肾功能异常,此时检查肾功能提示血肌酐以及尿素氮升高,需明确肾衰竭的原因是慢性肾炎,还是其他继发性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
    2023-08-01
  • 如何区分急慢性肾炎(视频)

    如何区分急慢性肾炎
    急慢性肾炎的常见区别如下:1、诱因不同:急性肾炎患者通常有感染的诱因,比如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潜伏期为7-21天,之后会出现水肿、高血压的症状。IgA肾病的患者会有1-3天的潜伏期,在感染后1-3天,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慢性肾炎的患者,通常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没有明显的潜伏期;2、病理类型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以增生性病变为主,可以表现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往往以慢性变为主,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3、临床症状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通常有血尿、水肿以及高血压突出,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常血尿并不突出,肌酐、尿素氮会有轻度升高;4、预后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通常经过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病情会逐渐缓解,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2023-08-01
  • 慢性肾炎要长期吃药吗(视频)

    慢性肾炎要长期吃药吗
    慢性肾炎是否需要长时间服药,主要与慢性肾炎的轻、重有直接关系,常见情况如下:1、病情较轻:慢性肾炎仅表现为有镜下血尿,蛋白尿不多或轻度浮肿,血压高比较容易控制的患者,大多数情况下预防感冒感染,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即可,不一定要长期服用太多药物;2、病情较重:如果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血尿比较突出,甚至反复感染后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以及有明显的肾性浮肿,或有明显的肾性高血压,血压高不能控制。此时结合肾脏的病理改变,需要配合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进行治疗,积极控制蛋白尿,控制慢性肾炎肾脏的病理活动程度,来保护肾功能。慢性肾炎是否需要长时间用药,与是否合并有肾性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有关,以及还需要结合肾脏的病理,进行综合性判断。
    2023-08-01
  • 肾炎血常规有什么异常(视频)

    肾炎血常规有什么异常
    慢性肾炎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通常不存在特殊异常,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对于肾炎合并急性感染,有发热的患者,可能提示存在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血常规异常的肾炎患者,应明确肾炎类型,如是否继发狼疮性肾炎或骨髓瘤的肾损害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多系统器官受损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等血常规异常的情况。骨髓瘤患者通常合并不明原因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等。若患者出现血常规异常,需结合其他化验进行多方面考虑,进一步明确肾炎的原因,必要时可以进行肾脏穿刺活检以明确肾功能。对于由于肾炎引起肾衰竭的患者,后期会合并贫血,表现为乏力及血红蛋白下降,肾功能受损后会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血常规异常的肾炎患者需结合各方面化验多方面考虑,并进行进一步诊断。
    2023-08-01
  • 慢性肾炎能喂母乳吗(视频)

    慢性肾炎能喂母乳吗
    对于患有慢性肾炎的患者是否能喂养母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病情以及用药,应咨询产科以及肾内科的医生后而决定是否可以喂母乳。慢性肾炎是慢性疾病,通常病程较长,而且慢性肾炎范围较广,临床症状可轻、可重,对于临床症状轻的患者在无特殊用药时,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对于严重水肿、严重低蛋白血症,长期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而言,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长期口服激素与免疫制剂,可以使患者体内、体液中残存药物成分,而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较大,可能造成肝功能、肾功能损伤以及骨髓抑制,因此上述患者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否则可能通过母乳对婴儿造成一定损伤。
    2023-08-01
  • 为什么会肾功能衰竭(视频)

    为什么会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属于严重并发症,常见原因如下: 1、基础疾病不重视: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以及继发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疾病需要及早控制;如果控制情况较差,则会逐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2、急性原因:例如横纹肌溶解,夏天大量出汗,血容量不足或大量失血,女性产后子宫出血,或重度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挤压综合征可以导致出现急性肾衰竭;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紧急治疗,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总之,患者先需要纠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包括肾前性、肾后性、肾性原因。
    2023-08-01
  •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视频)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
    慢性肾脏病最严重结局是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慢性肾脏病例如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经过数年或数十年治疗,肾功能逐渐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显示下降至15ml/min,可诊断尿毒症。此时肌酐上升至442μmol/L左右,血肌酐如果超过707μmol/L则已为终末期尿毒症。慢性肾脏病被称为隐形杀手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可能为尿毒症,此类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原有肾脏病出现无法解释的病情变化,或新近发现不明原因肾功能损害,需进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可帮助确诊是急性或慢性肾脏病。经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
  • 尿毒症是肾病吗(视频)

    尿毒症是肾病吗
    尿毒症本身不是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之后出现的共同征象。不论哪种肾病,包括慢性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或者肾血管出现问题,导致的肾功能异常,慢慢发展后会导致出现尿毒症。 尿毒症本身在寻找原发病的时候比较困难,因为这时肾脏体积比较小,无肾活检的可能性。在没有肾活检的支撑,再加上患者原发病的病程、病史不详细,所以原发病就不好追溯。如果在尿毒症出现之前,甚至肾脏体积未缩小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排查,甚至做肾活检,明确病理情况,把原发病找出来,对发展到尿毒症的预防较为重要。
    2023-08-01
  • 尿毒症病人碗筷会传染吗(视频)

    尿毒症病人碗筷会传染吗
    尿毒症病人的碗筷不会传染,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产物,通常见于急慢性肾脏疾病,包括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也可见于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狼疮肾、紫癜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但通常也不具有传染性。虽然乙肝可以传染,但乙肝相关性肾炎也不具传染性,且乙肝很少通过碗筷传染。另外,艾滋病相关肾损害,通常也不会通过碗筷传染。但部分尿毒症病人,是由于先天性的肾脏疾病所致,如多囊肾或其他先天性肾脏疾病,都可以导致尿毒症,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疾病可以遗传。所以在与肾脏疾病的病人结婚时,应查清肾脏疾病种类,如果是多囊肾或其他遗传性肾脏疾病,则应对下一代进行基因筛选,避免生出有遗传性疾病的孩子,且使孩子发展到尿毒症的情况。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