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

  • 急性心衰抢救流程(视频)

    急性心衰抢救流程
    急性心衰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正规治疗。若患者到医院就诊,体位摆放是半卧位或者坐位,常规处理给心衰病人吸氧、进行严密监护、行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床头胸片检查。此时重点监控呼吸循环情况,如果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时,要及时支持治疗,要评估循环淤血、脏器灌注情况,对能够及时处理的病因及时救治和处理。另外要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 如果家人怀疑是急性心衰或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提醒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正规抢救和治疗。
    2023-08-01
  • 急性心衰嘴唇会不会发紫(视频)

    急性心衰嘴唇会不会发紫
    急性心衰的患者嘴唇不一定发紫,急性心衰一般多见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或者病人出现急性心脏事件而引起的急性心衰,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紧,需要紧急救治。 如果急性心衰缺氧十分严重,即呼吸困难,肺水肿十分明显,此时出现嘴唇发紫,说明缺氧十分严重,而且说明急性心衰病情特别严重需要紧急干预,可能需要高流量吸氧或者佩戴呼吸机,同时要立刻使用改善心功能药物才能得到缓解。
    2023-08-01
  • 急性心衰的治疗(视频)

    急性心衰的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利尿、强心、扩血管,具体如下: 1、利尿: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水肿为主要表现,因此患者治疗的第一要素为解除心脏负担,通过利尿方式让水排出。在排水的同时限制少数患者的液体入量,让身体处于负平衡,尽量解除水肿症状; 2、强心:水肿解除以后,患者心脏搏出量或者输出量偏低的患者,给予强心药物,比如常见地高辛、多巴酚丁胺药物,帮助患者心脏收缩,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3、扩血管:少数患者会应用扩血管药物减轻心脏负担,心脏跳动更加舒适,让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过渡到慢性心衰长期治疗的维持过程中。
    2023-08-01
  •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区别(视频)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区别
    急性心衰可以由慢性心衰发展而来,也可以突然表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分为急性左心衰和急性右心衰。急性左心衰多是因为左心功能受影响以后,收缩率下降,循环阻力增加,引起整个心脏的功能衰竭而出现休克的表现,比如急性肺水肿的表现。急性右心衰是右心的循环阻力增加所致,比如肺心病急性发作、肺栓塞等所致。 急性左心衰和急性右心衰的区别主要是诱因不同。引起急性左心衰的原因最主要是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还有严重的感染、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危象等。而慢性心衰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彩超可以鉴别。如果彩超发现心脏功能下降,但是还没有心衰的表现,这是心衰的缓解期或者平台期,也分为很多级别,比如Ⅰ、Ⅱ、Ⅲ级,这就是慢性心衰。
    2023-08-01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潜在并发症(视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潜在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常见瓣膜病,可引起病人心功能受到影响,心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累、气紧,甚至容易感冒、双下肢水肿,表现为右心功能不全。如果风湿心脏病不得到及时治疗,发展到后期可能容易出现心衰,心功能明显减退活动量降低。有可能因为急性心衰或者慢性心衰而导致病人死亡,或者多脏器功能不全。另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展到后期会引起心脏不同程度增大,而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房颤的病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心率或者抗凝治疗,容易并发血栓,心脏血栓形成过后一旦脱落,可能会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栓塞,肾、肝脏、脾脏等重要脏器栓塞,严重也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另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展到后期会累及导致严重的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严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体循环淤血、严重的腹胀、双下肢水肿,病人呈现心源性恶病质表现。
    2023-08-02
  • 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吗(视频)

    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吗
    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否严重,取决于患者是否稳定,慢性稳定性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或急性心衰的概念不同。若是收缩性心衰,有发病基础,此次由于某种原因急性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尤其是端坐呼吸,夜间无法平卧,下肢浮肿较明显且身体乏力,有哮喘样表现,两肺有啰音,小便量较少,此种情况较危急,需紧急就医,采取紧急治疗手段,使患者达到平稳状态。如未紧急送医或未有效救治,可能并发其它恶性心脏事件,如室速、室颤、心脏骤停或休克等。 若是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通常指左室射血分数<0.4,此类患者约占40%,稳定状况下可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生活状态及耐力状态均较好,可继续维持,患者如进行持续、规律的用药及生活方式的改善,规律运动,保持良好营养,在合理的指导下可保持较稳定的状态,避免发展至急性心衰。
    2023-07-31
  • 中医治心衰效果怎么样(视频)

    中医治心衰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尽量选择西医的方法,即通过输液、抢救,迅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风险。 慢性心衰竭一般可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往往采用补气、利水等温阳化气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再住院率的目的,因此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7-31
  • 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视频)

    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
    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受体阻断剂的主要作用,其实是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因为慢性心衰的时候,维持心衰持续进展的因素,是交感神经活性激活。因此β受体阻断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减轻心衰的进展过程。虽然β受体阻断剂是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并且抑制传导。在早期的时候用药,有可能会使心衰加重,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以有效防止心脏的重构。心脏重构实际上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β受体阻断剂通过抑制心脏的重构,从而能够改善心脏的功能。因此用药3个月之后,发现射血分数是逐步升高,用药时间越长,用药剂量越接近于靶剂量,病人的获益越多。这个药物配合其他的药物,能够部分逆转左室重构,也能够部分阻断左室重构的进展。此外还有防止猝死的作用。
    2023-07-31
  • 老人心衰吃什么药效果最好(视频)

    老人心衰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心衰治疗分为急性心衰治疗和慢性心衰治疗,急性心衰治疗主要使用扩血管药物、利尿药物、强心药物,可以快速缓解气促症状或缓解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心肌重构、心功能。目前慢性心衰治疗有金三角药物,金三角药物治疗包括ACEI类、ARB类,如沙库巴曲缬沙坦,叫做RAS抑制剂。金三角的第2类药物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类药物,第3种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如洛尔类药物。
    2023-07-31
  • 急性心衰能治愈吗(视频)

    急性心衰能治愈吗
    急性心衰不能达到完全根治,但可以通过药物等治疗使急性心衰趋于稳定,转变为慢性心衰,继续通过药物治疗进行长期控制。急性心衰通常在慢性心衰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病情加重,或者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疾病基础上,没有产生明显的心衰症状,但在某些诱因下导致急性心衰发作。发作基础通常存在一定的器质性心脏病,或者已经存在慢性心衰。急性心衰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以减轻心脏负担,或者扩张血管,以减轻心脏负荷,可以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在短期内改善患者急性心衰的症状。急性心衰经过治疗后通常转变为慢性心衰,或者原有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治疗后又回到慢性心衰的状态。在慢性心衰阶段,需要通过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长期治疗,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