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

  •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视频)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如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流脓,可局部滴药洗耳;如果常规抗生素无效,需取脓液做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用药;有人反复用药,导致耳朵霉菌感染,此时需抗霉菌治疗。 有些病人反复流脓,通过CT检查看鼓室腔有肉芽组织,考虑药物无效,需手术治疗。有时拍片有胆脂瘤破坏,流脓、流血,仅手术才能解除,需针对病情正规治疗,通过CT、核磁检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023-08-03
  • 中度听力损失怎么恢复(视频)

    中度听力损失怎么恢复
    中度听力损失的原因有中耳病变和内耳病变,需根据病因处理,具体如下: 1、如果为内耳病变导致中度听力损失,尤其是72小时之内引发的突发性耳聋,通常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激素等治疗,有条件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暂时性中度听力损失可以恢复。通常治疗及时,多数患者的听力可以恢复; 2、如果为中耳疾病导致中度听力损失,如急性中耳炎,经过抗炎治疗后听力可完全恢复。如果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胆脂瘤性中耳炎,经过手术治疗听力也可部分恢复。因此,中度听力损失患者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寻找原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听力,远离噪音,生活有规律、不要熬夜。出现耳部疾病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三甲医院耳鼻喉科专科就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2023-08-03
  • 右耳朵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右耳朵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右耳朵耳鸣,常见以下几种原因:1、外耳疾病:如耵聍栓塞、急性外耳道炎,或真菌性外耳道炎,可以引起耳鸣,可能伴有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2、中耳疾病:如急性中耳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及中耳的耳硬化症等,可以引起右耳耳鸣,伴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以及耳朵流脓等情况;3、内耳疾病:病人突然出现耳鸣的常见病因,如突发性耳聋,会在72小时内突然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少数病人伴有眩晕。梅尼埃病的病人会反复出现眩晕,伴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4、其他疾病:如药物聋、爆震聋或老年聋,伴有一定的感觉神经性耳鸣。少数病人还会伴有听神经瘤,也可以出现耳鸣情况。
    2023-08-03
  • 左耳鼓膜穿孔严重吗(视频)

    左耳鼓膜穿孔严重吗
    通常左耳鼓膜穿孔与右耳鼓膜穿孔并无明显区别,严重程度需要根据鼓膜穿孔的原因、穿孔大小、影响听力程度决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外伤:患者由于受到暴力伤、气压伤时,可能造成鼓膜撕裂性穿孔,如果控制得当,且不合并感染,通常在2-8周可自行愈合,病情并不严重。而如果患者合并感染,则穿孔会扩大,形成永久性穿孔,则相对较为严重,此时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修补。同时患者在修复鼓膜后,需要注意防止外界污染物质、污物进入鼓室内,避免引起中耳炎;2、中耳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较为严重,可以造成患者鼓膜的永久性穿孔。如果鼓膜穿孔面积较大,会导致听力损伤。建议此类患者进行鼓膜修补手术,同时防止继发性感染,从而提高听力。
    2023-08-03
  • 耳膜穿孔怎么办(视频)

    耳膜穿孔怎么办
    耳膜穿孔治疗方法与病因有关,具体如下: 1、外伤引起鼓膜穿孔:掏耳朵时用棉签或针等扎在深部引起鼓膜穿孔,经过15-30天可以恢复,但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注意避免进水,洗澡、洗头时用棉花塞住外耳道,因为水容易将外耳道的细菌或致病菌带到中耳腔,引起感染,导致鼓膜不能愈合。还应避免感冒,因为感冒时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导致伤口不能愈合;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耳膜穿孔: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三种类型,需通过CT做出判断,治疗方法与其类型有关,应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2023-08-03
  • 耳膜穿孔会有后遗症吗(视频)

    耳膜穿孔会有后遗症吗
    耳膜穿孔的诱因包括外伤性因素和非外伤性因素。外伤导致的较小鼓膜穿孔,大多可自愈,应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外耳道进水;外伤导致的较大鼓膜穿孔,难以自愈,可遗留耳鸣、听力下降、化脓性中耳炎等后遗症。非外伤性鼓膜穿孔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若感染不能控制,可致反复流脓,会遗留耳鸣、听力下降等后遗症;若感染得以控制,可进行鼓膜修补和鼓室重建,则不会遗留后遗症。
    2023-08-03
  •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耳膜穿孔(视频)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耳膜穿孔
    耳膜即鼓膜,造成耳膜穿孔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种:1、外伤:有明确外伤史,包括气压外伤、暴力外伤等所致鼓膜穿孔,患者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或外耳道溢液、溢血等症状。应保证外耳道清洁,防止外耳道感染引发化脓性中耳炎,引起永久性鼓膜穿孔;2、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存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病史的患者可出现耳痛、耳朵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甚至头痛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时治疗,判断是否存在耳膜穿孔,应给予抗生素的及时治疗,防止贻误治疗时机,造成永久性鼓膜穿孔。
    2023-08-03
  • 耳穿孔如何治疗(视频)

    耳穿孔如何治疗
    耳穿孔指鼓膜穿孔,鼓膜穿孔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最常见的是外伤性的鼓膜穿孔,比如掏耳朵不小心或打架的时候损伤,这种情况下耳膜穿孔如果不大,建议避免进水、防止穿孔部位的感染,一般可以自行愈合。如果外伤导致的穿孔比较大,可能需要后期做手术修补。 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情况下,反复感染也会导致鼓膜穿孔,这种穿孔很难自愈,可能需要后期做鼓膜的修补术。还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穿孔,如果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一般穿孔可以自行愈合。
    2023-08-03
  • 耳膜穿孔流黄水正常吗(视频)

    耳膜穿孔流黄水正常吗
    患者出现耳膜穿孔、流黄水,属于异常现象,需清理干净耳道内分泌物,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见耳膜穿孔原因如下:1、外伤:若患者属于外伤性耳膜穿孔,出现流黄水现象说明合并感染,此时需使用抗生素进行局部及全身治疗,迅速控制炎症,耳膜有愈合可能性。若炎症未得到控制,则耳膜愈合可能性较小;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能存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即未合并感染时存在耳膜穿孔,但中耳腔内没有分泌物,不会出现流黄水现象。如果患者抵抗力下降,中耳腔内出现炎症反应产生脓液,则会有黄水通过穿孔耳膜流出。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杆菌等。如果病程较长常出现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糖尿病患者或者长期应用抗生素滴耳液患者可以发生真菌感染,还可以有结核杆菌感染等。 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有时反复感染、流脓不愈的患者,可以取中耳里面的分泌物做培养,判断患者到底是哪种细菌感染。根据做药敏试验,看对哪种药物更加敏感,这样可以做到更针对性的杀死细菌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