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

  • 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办(视频)

    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中耳炎常见的类型及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上有长期穿孔,同时中耳里还有病变,如果反复迁延不愈,需要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中耳持续有病变残留,同时鼓膜穿孔,不能愈合,甚至会有听骨链的病变或者胆脂瘤形成,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彻底清除,同时将鼓膜修补上做鼓室成形,即可治疗反复发作;2、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完整,但里面持续分泌的液体积攒到中耳腔造成听骨链活动受限。2-3个月以上,甚至半年以上的病史,应该进行鼓膜置管,在鼓膜上嵌上持续的通风引流管,将积液排出来,避免形成胶冻样的液体,造成胶耳,使听力进一步下降;3、其他原因:鼓膜穿孔的同时,可以明确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原因。鼻腔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需要积极进行鼻腔、鼻窦的治疗,才能够更有效的从源头解决中耳炎反复发作。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特点有哪些(视频)

    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特点有哪些
    中耳炎它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过去把胆脂瘤型中耳炎归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里面的一个分型。现在单独把胆脂瘤型中耳炎划分出来,是因为胆脂瘤型中耳炎与常规的中耳炎症状不一样,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中耳的反复慢性的流脓,脓有可能多,也有可能少,具体需因人而异。胆脂瘤中耳炎与平时的中耳炎的区别在于,胆脂瘤型中耳炎不但有流脓、听力下降的病史,同时还会伴随骨质破坏。所以这种患者可能流脓不是很明显,但是听力下降可能比较明显,中耳臭味可能比较明显,所以中耳胆脂瘤也叫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临床上统一称为中耳胆脂瘤或者胆脂瘤型中耳炎,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中耳长期反复流脓、听力下降,同时有中耳骨质的破坏,以及中耳有臭味,这就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或者叫中耳胆脂瘤。
    2023-08-03
  • 根治耳聋的方法(视频)

    根治耳聋的方法
    导致耳聋的原因较多,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 1、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耳聋,会出现鼓膜穿孔、听骨链破坏等,要清除中耳病变,重新再造人工听骨,重建鼓室,即鼓室成形术。此类患者经过治疗后多数听力都会有一定改善; 2、如果为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通过鼓膜置管、穿刺,尽快消除鼓室积液,改善听力; 3、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较多,如药物性耳聋、病毒性耳聋、自身免疫性耳聋、老年性耳聋、遗传性耳聋等。临床上对于神经性耳聋,可通过药物进行系统治疗,患者能部分恢复或缓解。药物性耳聋,甚至遗传性耳聋,更多与患者自身的遗传特异性相关,只能通过药物延缓发病进程,多数无法恢复; 4、对于突发性耳聋,发病1-3天之内听力突然急剧下降,通常发生在单耳,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可缓解症状,连续治疗1-2周可以快速恢复听力。如果治疗效果差,可以再加上鼓室注射激素进行治疗,一般较为有效。对于长期感音神经性耳聋,可通过验配助听器改善听力。
    2023-08-03
  • 甲钴胺治疗耳鸣效果好吗(视频)

    甲钴胺治疗耳鸣效果好吗
    甲钴胺对于部分耳鸣有效果,如神经性耳鸣,尤其是急性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较好。当患者突发耳鸣情况时,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由于内耳因素所引起,此时可以通过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或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以及激素类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在1周至数周时间得到缓解或治愈。如果耳鸣是由于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等中耳炎症所引起,患者通常还会伴随有听力下降。此时需采用抗炎治疗,可以给予患者头孢类或阿奇霉素类抗生素口服,同时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当急性中耳炎炎症得到控制后,患者耳鸣的情况可以逐渐消失。如果患者的耳鸣症状是由于外耳道疾病所引起,如耵聍栓塞或外耳道异物,则将耵聍或外耳道异物取出后,患者的耳鸣可以消失。
    2023-08-03
  • 鼓膜穿孔多久能自愈(视频)

    鼓膜穿孔多久能自愈
    鼓膜穿孔根据不同原因,治愈时间也不相同,具体如下:1、外伤性鼓膜穿孔:包括气压伤,或外力伤害造成的鼓膜穿孔。一般在一周之内要保证外耳道清洁,防止进入异物或不洁净的水,两周以后基本上逐渐愈合,在两周到两个月之间可以完全愈合。如果合并感染,则可以迁延不愈;2、中耳炎:尤其是化脓性中耳炎,如果炎症及时控制,给予全身性抗生素或局部应用抗生素滴耳剂进行治疗,小的穿孔可以在两周以后逐步愈合。如果炎症控制不好或治疗不得当,也可以迁延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造成永久性穿孔,导致终生穿孔不愈合。总之,鼓膜穿孔要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治疗,如果是外伤可以等待穿孔愈合。如果是炎症引起的穿孔,要及时给予抗炎治疗,促进穿孔愈合。
    2023-08-03
  • 耳朵鼓膜穿孔会自愈吗(视频)

    耳朵鼓膜穿孔会自愈吗
    鼓膜穿孔的自愈情况,需要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开始鼓膜是完整的状态,由于急性感染,造成中耳脓性分泌物的急剧增多,进而脓性分泌物把鼓膜顶穿孔。经过及时治疗炎症,部分患者的鼓膜可以自愈,也会遗留部分患者鼓膜穿孔无法恢复; 2、上火后耳朵不小心进水就会流脓,此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孔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外伤性鼓膜穿孔是因为打架或者不小心自己使用棉棒捅伤,或者极端工作的时候,比如常见的钢铁厂铁水溅入等造成,无法自愈; 4、爆震性的情况,比如农村过年燃放鞭炮,只要鼓膜穿孔无法长上,都需要在最合适的情况下进行鼓膜修补。
    2023-08-03
  • 鼓膜穿孔怎么回事(视频)

    鼓膜穿孔怎么回事
    鼓膜穿孔最常见的情况叫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膜穿孔以后,部分患者经常流脓、听力减退,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突出表现,通过耳镜检查,发现耳膜已不完整,上面有洞,这个洞可大可小,所以鼓膜穿孔最常见的情况是慢性中耳炎。部分患者可因外伤致耳膜破损,这种情况可能未出现流脓症状,将其称之为外伤性鼓膜穿孔。无论哪种原因造成鼓膜穿孔,患者都可明显感觉到听力减退,感觉到不不适感,甚至有时伴随头晕症状。大部分情况下,如患者未有外伤史,需考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可能性。这种疾病需至医院经过耳科医生的诊断并进行适当干预治疗,大部分情况下可能都需要进行手术修补治疗。
    2023-08-03
  • 耳朵里面痒外面按压疼怎么办(视频)

    耳朵里面痒外面按压疼怎么办
    耳朵内发痒、外面按压疼,最常见原因是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要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和左氧氟沙星胶囊,局部可滴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慢性外耳道炎常表现为耳内发痒、不适感,检查时会发现外耳皮肤增厚,有时外耳道深处可以看到积聚脱落的碎屑,按压外耳道有轻微疼痛。慢性外耳道炎主要是外用药,可选择百多邦,为皮肤外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软膏交替使用,也可全身辅以维生素A治疗,促进皮肤好转、康复。 急、慢性外耳道炎是耳科常见疾病,与不良挖耳习惯、外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以及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等因素有关。急性外耳道炎初期有耳内发痒、灼热或轻微疼痛,病情发展严重,疼痛也会加重,按压外耳会有疼痛。预防急、慢性外耳道炎,一定要改变不良习惯,避免挖耳朵,洗头、洗澡时要避免耳朵进水,有化脓性中耳炎时,要积极进行治疗,控制好糖尿病。
    2023-08-03
  • 耳膜穿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耳膜穿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耳膜穿孔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急性外伤性穿孔,需保持耳朵清洁,避免进水、滴耳液,适当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通常情况下3-4周即可痊愈; 2、外伤性穿孔较大、观察2个月不愈合者,可考虑进行手术修补; 3、单纯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做鼓膜修补; 4、鼓膜穿孔反复流脓者需使用滴耳液,停止流脓后,进行手术修补鼓膜。
    2023-08-03
  • 耳膜穿孔流脓的后果(视频)

    耳膜穿孔流脓的后果
    耳膜穿孔流脓如果在急性期,患者会引起耳鸣、听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烧。若急性期控制不好,细菌感染非常严重,会导致一系列耳内外并发症,如引起中耳急性发炎之后,会导致乳突炎,还可以影响面神经,导致面瘫,或导致迷路炎,形成眩晕等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可出现直接侵犯到颅内,引起硬膜下脓肿、硬膜外脓肿、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若患者耳膜穿孔长期治疗效果不好,会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出现长期耳朵流脓,并且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如果出现胆脂瘤,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外并发症。所以当耳膜穿孔、流脓时,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在急性期通常会给予抗炎药物口服以及局部滴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