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

  • 小儿惊厥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小儿惊厥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惊厥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的强直收缩,可以是全身的骨骼肌,也可以是部分的骨骼肌,如某一肢体,骨骼肌的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可表现为肢体固定,笔直而不能够搬动;全身的肌肉同时收缩,整个身体僵硬,无法搬动。此外,多伴有意识的丧失,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正常交流。
    2023-07-30
  • 高热惊厥后复发怎么办(视频)

    高热惊厥后复发怎么办
    高热惊厥易复发,几率约33%,且可多次复发。高热惊厥出现复发,首先要寻找原因,排除误以为是高热惊厥的其它原因,如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癫痫等疾病,通过脑电图检查,CT或核磁共振检查,没有异常发现则危害不大,家长应摆正心态,积极预防,应在医生的配合下,密切关注,给予适当的治疗。
    2023-07-30
  • 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小儿惊厥抽搐吗(视频)

    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小儿惊厥抽搐吗
    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小儿惊厥多是一种误解,因体温升高隐藏着其它的原因,如体内的炎症介质会干扰体温调定点,引起大脑神经元发生冲动,所以引起惊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炎症介质,而不是体温升高,因此发烧时用退热的药,可很好的控制体温,但还会出现惊厥。
    2023-07-30
  • 中医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好吗(视频)

    中医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好吗
    小儿惊厥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于常见的小儿惊厥,如高热惊厥,或良性的癫痫,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对于预后不好的癫痫,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惊厥,如脑炎、脑膜炎等疾病,一般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本,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可提高疗效。
    2023-07-30
  • 如何排除小儿癫痫(视频)

    如何排除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低血钙性抽搐:由于缺钙使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抽搐的表现。患儿可表现为枕秃,检查发现血钙降低;2、高热惊厥:患儿发热时才会出现抽搐的症状;3、低血糖:可以导致患儿头晕倒地;4、抽动症;5、晕厥。一旦出现突然倒地、抽搐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脑电图、脑部CT或核磁共振,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2023-07-30
  • 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能否接种水痘疫苗(视频)

    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能否接种水痘疫苗
    临床上建议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按照免疫程序完成所有的疫苗接种。高热惊厥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疾病,一般不会引起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也不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如果患者未按时完成疫苗的接种,并且直接暴露在人群中,导致其罹患传染病的风险更大,严重者可能致伤、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相比于高热惊厥,危险更大。
    2023-07-30
  • 高热惊厥如何治疗(视频)

    高热惊厥如何治疗
    高热惊厥的治疗方法包括: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护理,多喝水; 2、对因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较多,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等有关,针对不同的发热原因对症治疗,以降低体温,减少惊厥发作次数。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儿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绝大多数患儿首次发作后不会再发作,约30%的患儿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其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首次惊厥发作年龄小于18个月、热性惊厥家族史、热性惊厥发生前的发热时间<1小时、惊厥发作时体温小于38℃。具有所有危险因素的患儿,大约76%将再次出现热性惊厥。
    2023-07-30
  • 高热惊厥用什么药好(视频)

    高热惊厥用什么药好
    绝大多数的高热惊厥发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发作停止后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即可。如发作时间超过10分钟,应及时送至医院抢救。临床上应早期给予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肌注的方式达到止惊的目的。同时迅速松开衣物,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等抗惊厥处理。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发烧说胡话属于惊厥吗(视频)

    发烧说胡话属于惊厥吗
    儿童因高热、头痛、头晕、肚子痛等,表达不好,导致家长误认为儿童言语不清,3岁以下儿童因表达不很准确,发烧言语不清亦属正常,家长无需太过担心,通常退烧后儿童精神状态可恢复正常,亦可正常交流。 惊厥发烧通常很少出现说胡话,可能出现牙关紧闭、咬舌等症状。如果出现边说话边手脚发抖,则非发热引起的惊厥,有可能是低钙血症、低血糖。
    2023-07-30
  • 儿童铅中毒的症状(视频)

    儿童铅中毒的症状
    儿童铅中毒与成人类似,表现症状如下: 1、造血细胞异常:即红细胞酶异常,引起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发生; 2、神经功能异常:由神经细胞酶破坏,引起类似GABA聚集异常; 3、血管痉挛:出现腹痛、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肠麻痹等; 4、其他:如四肢麻木或活动障碍、精神异常、昏迷、惊厥、贫血、肝肾功能异常。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