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

  •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烧怎么办(视频)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烧怎么办
    儿童呼吸道感染时,发烧属于常见症状,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保持患儿舒适,若儿童一切正常,仅低烧表现,并不影响进食和睡眠,则建议儿童正常活动,保持喝水、出汗; 2、若儿童持续发烧,退烧药效果较差,则需观察小便是否增多、嘴巴是否发干; 3、若患儿既往有热性惊厥,即有基础疾病或哮喘,需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患儿患有热性惊厥,则发烧早期需使用预防惊厥药物;若患儿患有哮喘,则可使用预防哮喘发作药物; 4、不积极使用退烧药,因退烧药实际为发汗药,若仅使用退烧药,患者体内水分得不到补充则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同时也影响退烧药效果,所以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问题,一般退烧药仅用于高热,特别为39℃以上高热,对于低烧来说,建议患者多饮水。
    2023-08-02
  • 婴儿发烧38.6℃严重吗(视频)

    婴儿发烧38.6℃严重吗
    婴儿指一岁以内的孩子。低热是37.5℃-38℃,中度发热是38℃-38.9℃,高热是39℃以上,但不能单凭发热程度评判严重程度。一岁左右的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如果正处于体温上升阶段,38.6℃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9℃,所以婴儿38.6℃要高度重视和处理,提防惊厥的发生。 此外,还要观察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咳嗽、喘息,有没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进一步明确病因,积极诊治。原则上讲,如果腋温在38.5℃以上,要用退烧药。但如果既往有发热惊厥病史,可能到38℃就要处理。
    2023-08-02
  • 小儿发烧39℃怎么办(视频)

    小儿发烧39℃怎么办
    小儿突然发烧39℃,在家里初步给予降温,如洗热水澡、敷冰袋、酒精擦拭四肢;之后立即给予口服退烧药,并捏压大椎穴,饮用热水,助其冒汗。 若发烧不能消退,应立刻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给予查血。明确患儿是细菌还是病毒原因,白血球有无升高,观察咽部有无发炎,并寻找病灶,给予系统的观察、检查,得出结论后开具药物。由于送医路程患儿易出血高热惊厥,故一定先予以患儿口服退烧药、物理降温后再送医。
    2023-08-02
  • 小儿低烧抽搐怎么处理(视频)

    小儿低烧抽搐怎么处理
    小儿低热、抽搐时需要,需要进行以下处理: 1、判断是否为单纯热性惊厥,还是存在器质性脑炎、脑病等情况,需要积极就医。但在就医途中,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 2、防止误吸,抽搐时需要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和分泌物能够流出,而不是吸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 3、在抽搐时,可以用毛巾、筷子等,可以塞入患儿的两个牙齿之间,让牙齿咬住,防止伤害舌头; 4、在抽搐时患儿有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进而出现摔倒。因此,需要防止摔伤重要部位,例如脑部。 因此,家长在小儿发生发热、抽搐时,需要注意以上几事项。
    2023-08-02
  • 新生儿使劲憋红脸乱蹬是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使劲憋红脸乱蹬是怎么回事
    在新生儿门诊出诊过程中,好多家长会因为新生儿使劲憋红脸乱蹬的情况来就诊。如新生儿睡觉的时候出现睡着睡着忽然双臂颤抖,仿佛很痛苦,经常哼哼唧唧、憋气,胀得小脸儿通红,睡得不踏实,都非常常见。造成该情况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 1、新生儿神经呼吸和消化系统不成熟或者惊厥的某种表现形式; 2、新生儿处于浅睡眠,深睡眠的转换; 3、出生后早期生长速度比较快; 4、对新生儿喂养和护理不当导致; 5、由于身体缺钙,肌肉会不节律收缩引起乱蹬; 6、牛奶蛋白过敏。 出现以上的情况,需要到医院做电解质、血钙检查以及头颅影像学、腹部超声检查,协助查找致病原因。如果是缺钙引起,可以进行补充钙剂治疗。如果经过追问病史,发现存在围生期缺氧因素、感染等引起的脑损伤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如果是胃肠道不适,又没有器质性病变,可以给予安抚,襁褓法护理,增加安全感。这种情况随着月龄增加,胃肠道功能发育成熟,4个月之后会逐渐缓解。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导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深度水解配方或者氨基酸配方粉进行喂养。
    2023-08-02
  •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有哪些(视频)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新生儿时期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肌肉力量比较小,所以抽搐表现和大孩子是有所不同的,有时因为抽搐幅度比较小不容易被发现常。见的抽搐表现是轻微发作,表现面肌抽搐或咀嚼动作,再就有吞咽的动作,可以出现眼睛斜视或流口水,眼球震颤或眼球上翻。异常运动可以是双下肢像踏自行车那样的运动,也可以像四肢的游泳动作,也可以是短暂的肌张力低下或出现呼吸暂停、全身松软。 另外也有强直发作的表现,可以有四肢强直伸展,这种形式往往早产儿比住院要多见。再就有阵挛发作,可以是肢体局限性的抽搐也可以是躯干肌肉抽搐。抽搐频率往往比较慢,抽搐幅度也不大,可以从一个部位串到另一个部位,也可以表现为多灶性的症状发作,身体多个部位游走性抽搐等。另外新生儿时期的抽搐特点,出现惊厥持续状态比较多见。
    2023-08-02
  • 新生儿惊厥的检查(视频)

    新生儿惊厥的检查
    新生儿惊厥一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确诊,具体如下: 1、了解母亲健康状况:明确有无遗传代谢病史、围产史、用药史,是否近亲婚配、家族癫痫史等; 2、体格检查:正确判断胎龄及发育营养状况、头颅大小、囟门张力,有无颅软化、黄疸、皮疹、肝脾肿大及神经系统体征; 3、血液生化和脑脊液检查:比如考虑有化脓性脑膜炎时需进行血液检查; 4、脑电图:可以确定是否惊厥发作,并有助于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 5、影像诊断:对判断有没有颅内出血、脑水肿、脑积水、脑萎缩极为重要,头CT较颅超更精确,但颅超可以在床边检查,对婴儿损伤性比较小,而且更适合做动态观察和监护。
    2023-08-02
  •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视频)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
    根据新生儿惊厥发作情况不同,可以分为微小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和肌阵挛性。新生儿惊厥具体症状如下: 1、姿势改变:正常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屈肌张力高于伸肌张力,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收,打开包被四肢常常有不规则徐动,比如微小型上肢呈游泳样、划船样或击鼓样动作,下肢踏步样、踏车样动作,某一肢体震颤或固定在某一姿势。对于强直型分为全身性强直和局部性强直,全身性强直更为常见,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有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并伴有头向后仰。局灶性强直发作表现为肢体维持某种姿势或者颈部不对称性姿势。 2、面色改变:新生儿出现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面色发白或青紫,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微小型其特征表现为面、舌异常动作,比如眼皮微颤、反复眨眼、皱眉、面肌抽动、咂嘴、吸吮、伸舌、吞咽、打哈欠等。 3、眼神改变:新生儿惊厥时眼部会有异常动作,比如凝视、眼球固定直视或者眼球强直性水平斜视、眼球震颤等。
    2023-08-02
  •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视频)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
    新生儿惊厥形成原因比较多,治疗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具体方法如下: 1、支持疗法: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维持体液平衡,纠正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控制感染等; 2、病因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新生儿惊厥应该迅速进行病因诊断,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比抗惊治疗更为重要; 3、抗惊厥药物治疗:抗惊厥药物首选苯巴比妥,对于窒息和局部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主要有降低脑代谢、能量消耗和减轻脑水肿作用,也可以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副醛等;还可以用苯妥英钠、地西泮以及副醛等。
    2023-08-02
  • 热性惊厥发病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热性惊厥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热性惊厥多为发热导致,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肺炎都可以引起发热。惊厥主要常见于小孩,小孩大脑发育不完全成熟,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完全完善,出现发热时容易出现惊厥。热性惊厥除颅内因素还有颅外因素,如电解质紊乱、低钙,在发热的基础上,出现电解质紊乱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颅内感染、颅内病变也容易在发热基础上,诱发惊厥。所以热性惊厥原因很复杂,如果反复出现发热,热性惊厥,我们要引起重视,寻找原因,排除可能引起惊厥的病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