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

  • 血液透析对儿童肾衰竭的治疗效果(视频)

    血液透析对儿童肾衰竭的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是儿童肾衰竭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且治疗效果较好。肾脏有代谢毒素的作用,体内毒素都要经肾脏滤过膜过滤,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一旦肾功能出现问题,体内毒素不能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则需要进行透析治疗,通过人工方法把体内毒素排出,称为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体内毒素大量堆积,电解质紊乱,尤其高钾血症会导致心脏骤停,非常危险,需要血液透析帮助患儿度过危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功能丧失、代谢功能紊乱、毒素在体内堆积不能排出,不进行治疗会发生尿毒症,导致全身各器官、各系统出现问题,通过血液透析排出毒素及过量药物,能明显延长患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023-08-01
  • 血液净化治疗适应症(视频)

    血液净化治疗适应症
    血液净化的适应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治疗,当出现少尿、无尿大于两天液体负荷过重,出现急性心衰、急肺水肿,还有高分解代谢的状态比如代谢毒素里面有肌酐,毒素迅速增长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需要做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俗称尿毒症,在中毒当中应用比较广泛,比如有药物、金属的中毒,金属当中主要是铊、汞比较常见大量吸收的时候,药物还有氯化物等,剂量都比较大的吸收体内以后,人体做常规的治疗后病情仍然持续恶化,出现毒物靶器官损害,导致其它系统功能明显减退。还有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情况,在其它疾病当中比如免疫性疾病、肝性脑病、肝硬化腹水、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都可以进行持续性血液净化。一般都是用急性肾功能不全合并有心衰、呼衰肾功能不全和重症电解质、酸碱失衡、脓毒症、全身的炎症反应综合征等。
    2023-08-01
  • 腹主动脉夹层的症状(视频)

    腹主动脉夹层的症状
    临床多数腹主动脉夹层患者通常是腰腹部出现剧烈撕裂样疼痛,且伴有高血压,一般可达180-200mmHg以上。影响腹主动脉的同时还可累及其分支动脉,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血液性肠梗阻表现,如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特别是有呕血、便血,更应考虑血源性肠梗阻;如累及肾动脉,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减少;累及髂动脉、股动脉则可出现下肢急性动脉缺血表现。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几种(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几种
    急性肾功能衰竭目前称急性肾损伤,通常分为三种形态,分别是肾前性AKI、肾性AKI、肾后性。所谓肾实质性损害是包括药物等其它因素引起的肾脏损伤,包括肾脏缺血以及灌注影响。 肾前性主要为肾脏血容量减少引起,感染性休克等均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后性AKI即为梗阻性AKI,梗阻性AKI为肾脏肾盂以下部位发生梗阻,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尿液潴留以后,通过反流对肾脏造成损害。通常肾后梗阻性AKI较多见,较多见神经源性膀胱,好发于老年人,即排尿功能发生障碍,使小便潴留,膀胱中残余尿增加导致梗阻,男性还有前列腺增生、肥大以及肾结石等各种情况导致的梗阻性肾病。
    2023-08-01
  •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
    小孩急性肾衰竭有生理特点,因为小孩机体代谢比较旺盛,但是器官功能相对比较薄弱,故引起小孩急性肾衰竭最多见的原因可能为感染和药物。感染即引起小孩较严重的脓血症、菌血症、较严重脏器感染,导致炎症因子释放以及肾脏损害。因为小孩可能服用药物较多,服用药物后可对肾脏产生损伤。原来肾脏并无器质性改变,服用药物或者感染以后,在短时间内对肾脏功能实行伤害,导致小孩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从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1、肌酐升高:即在48小时以内肌酐升高0.3mg/dl,也就是26.5mmol/L以上; 2、肌酐绝对值:推测或者确认7天内血肌酐水平较基础值升高50%以上; 3、尿量:也就是每公斤体重每小时<0.5mL,持续在4小时以上。 符合其中的一条即可判断为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大致有几个方面,不同阶段的护理方法不同。在急性期时,原则上主张患者充分休息,得到最好治疗。护理方面包括饮食护理,此为较主要方面,因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对饮食要求较高,需关注所摄入热量,即热卡。其次关注摄入蛋白质、脂肪,尤其是蛋白质摄入,可做相对较严格限制,要求低蛋白优质蛋白饮食,要保证热卡,即热量,通过葡萄糖计算,保证机体治疗或者代谢需要。 急性期饮食护理较重要,包括休息和饮食护理。在维持期可能需患者进行适当饮食调整,因为在该阶段患者病情相对较稳定,可进行舒缓轻便运动,运动对恢复较重要。适当运动后,身体各个器官机能、肌肉机能、骨骼机能均可得到有效锻炼。虽然为肾脏衰竭,但是整个系统均可受影响,其它系统或者器官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后,可帮助肾脏功能进行恢复。多尿期护理主要为饮食护理,此时可能需适当增加水果摄入。因为在该阶段电解质丢失较多,可能在该阶段让患者摄入含钾量较高的水果。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后果(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后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诱发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且当血钾超过6.5mmol/L以上时,容易诱发心脏骤停。急性肾衰竭患者由于排尿障碍,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排出,蓄积日久后容易造成心功能衰竭,严重心功能衰竭也可诱发心脏骤停,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死亡。 急性肾衰竭如果不能得到很好控制,患者死亡率高达30%-40%。所以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这样能够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鉴别诊断(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鉴别诊断
    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鉴别诊断,通常急性肾功能衰竭特点为起病急,短期内肾功能由正常变为异常;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病史较长,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慢性病,肾功能衰竭逐渐形成。同时从肾脏结构可以进行判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存在肾脏体积缩小,但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出现肾脏体积缩小。 此外,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相应并发症,如长期肾功能不全会导致肾性贫血发生,还可出现低钙、高磷、肾性骨病等临床表现,急性肾衰竭则很少发生。同时急性肾功能衰竭还需根据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肾前性、肾实质性以及肾后性因素。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方法(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方法
    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首先需积极去除诱因。如果明确诱因且确认其为可逆因素,治疗后肾脏可较快恢复。 肾前性因素包括各种缺血状态,比如心衰、急性失血、贫血、入量不足,如患者因腹泻或者感冒导致食欲不振。此时入量不足,常应用扩容治疗,通过输液将血容量补足、输血;如果存在感染需应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如果患者存在休克则需改善休克状态。对于肾前性入量不足因素引起的肾衰可得到较好纠正。若存在结石、肿瘤或前列腺肥大、增生、梗阻,压迫肾脏导致尿液无法排出,称为肾后性梗阻。如果明确原因以后并且将其解决,即肾后性梗阻解除后肌酐也可恢复到正常;对于肾性原因引起的肾衰,比如肾小球肾炎,本身存在肾脏疾病,出现肾衰后需积极找到原因控制原发病,部分患者的肌酐也可恢复到正常。 若为肾前、肾后或肾性肾功能衰竭,解除诱因后患者肌酐无法恢复到正常,可使用血液净化方法,即透析。透析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通常需置管,较难立刻进行治疗。而在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较多选择进行血滤,即24小时的血液滤过,持续将毒素、炎症因子滤出后可改善肾脏灌注,使肾脏可较快恢复。此外,还可进行中医治疗。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少尿期或无尿期以及多尿期,具体表现如下: 1、少尿期或无尿期:患者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疼、烦躁、乏力、嗜睡、甚至昏迷等表现。此时体内尿排出较少,体内的水、钠潴留以及有毒的代谢产物潴留,患者会出现血压增高、肺水肿、心衰等症状;如果同时伴有感染、损伤或发热时,体内含氮废物代谢会加快血肌酐增高,此时很快容易出现尿毒症。尿毒症可以导致出现多个系统的表现,比如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头晕、头痛、恶心、昏迷等;呼吸系统表现包括口中存在尿味;心血管系统表现包括心衰、心悸、胸闷、喘憋;泌尿系统则可能表现为无尿,肌酐增高等; 2、多尿期:患者每天尿量可达到2500ml以上,可经过利尿或自然出现。因为尿量增多,患者常会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能量丢失会出现贫血、气短、无力状态。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处于少尿期、多尿期,也有部分患者会进入到恢复期,并未进入多尿期或少尿期。在恢复期患者可能并无症状,自我感觉良好。但也有可能会存在乏力、衰弱等表现,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