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是多少(视频)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是多少
    贫血为血液系统中常见的一类疾病,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110g/L,定义为贫血,其分级和原因,具体如下:一、贫血的分级标准: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大多在90g/L以上;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9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60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二、贫血的原因:1、造血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2、造血原料不足导致的贫血:比如缺铁性贫血,以及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患者本身造血功能没有问题,但造出的红细胞在外周被破坏掉;4、失血性贫血:常见于外伤、手术以及脏器破裂,或者消化道、泌尿系、呼吸道出血引发的失血性贫血。
    2023-08-01
  • 贫血如何分级(视频)

    贫血如何分级
    贫血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行划分。正常男性的血红蛋白应该≥120g/L,女性应该>110g/L。如果患者血红蛋白低于这个标准,则称为发生贫血。如果血红蛋白在90g/L以上,称为轻度贫血,60-90g/L称为中度贫血,如果<60g/L称为重度贫血,其中如果患者血红蛋白≤30g/L,称为极重度贫血。常见导致贫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造血细胞和造血功能异常:常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造血细胞的疾病;2、造血原料的不足: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或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这类患者骨髓本身的造血功能良好,但是生成的红细胞在外周被破坏,这种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4、失血性贫血:常见于创伤、手术或脏器破裂,以及消化道、泌尿系、呼吸道出血,而引发的失血性贫血。根据不同贫血原因,需要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如果是造血功能低下导致的贫血,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造血原料缺乏的贫血,需要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溶血性贫血,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制剂治疗。失血性贫血需要给予积极止血,处理原发病治疗。
    2023-08-01
  • 血常规哪项看贫血(视频)

    血常规哪项看贫血
    血常规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是判断贫血的重要依据,主要指标包括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浓度,如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通过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可判断是否贫血,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或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称为贫血,而孕妇血红蛋白<100g/L则称为贫血。贫血包括营养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成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系统肿瘤也可引起贫血,如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常见的贫血情况是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出现贫血,还可能存在肾病引起的肾性贫血或长期慢性结核感染、免疫风湿病引起的慢性贫血等。各种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法,均有所不同。
    2023-08-01
  • 血小板低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血小板低是怎么造成的
    血小板低的原因较复杂,具体如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引起血小板减少; 3、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 4、血液系统肿瘤:恶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良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除表现为白细胞低、血红蛋白低,也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不同,预后也不同。血小板的功能复杂,如可以帮助止血;或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介质,可在人体整个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08-01
  • 淋巴细胞值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淋巴细胞值偏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正常值是4000-10000/μL,白细胞里50%-70%是中性粒细胞,20%-40%是淋巴细胞。病人发生病毒感染淋巴细胞会偏高,患有急性白血病或者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白血病,血常规淋巴细胞数值将会偏高。 淋巴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非常有限,大多数没有临床意义,而淋巴细胞数值偏高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淋巴细胞偏低往往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偏高导致,因为百分比一定,中性粒细胞偏高会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偏低,故认为临床意义有限。
    2023-08-01
  • 血友病是血小板减少吗(视频)

    血友病是血小板减少吗
    血友病不是血小板减少,血友病是基因发生突变或基因发生其它异常,导致体内合成凝血因子出现障碍,从而出现凝血系统异常,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不是血小板减少,不管是血友病甲,还是血友病乙,都是表现为凝血因子活性降低,但不会出现血小板下降。 血小板下降可能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比如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紊乱,导致血小板下降;或由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导致骨髓抑制、造血抑制,从而导致血小板下降。 因此,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属于两种疾病。
    2023-08-01
  • 血常规正常可能是白血病吗(视频)

    血常规正常可能是白血病吗
    从理论角度而言,如果探测出患者体内基因发生突变,比如只要有t15、t17或者pm2融合基因突变,就可以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M3,也就是即使没有任何血液系统异常,也可以确诊急性白血病。 但是从临床实践来讲,急性白血病患者可以出现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正常,但在手工分类里能看到幼稚细胞,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都会出现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数值变化,比如白细胞升高、贫血、血小板降低。
    2023-08-01
  • 血友病和白血病的区别(视频)

    血友病和白血病的区别
    血友病和白血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白血病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是克隆性疾病,又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是发烧、乏力、出血,如果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会有相应临床表现,比如听力下降、视力影响等;慢性白血病可以出现白细胞升高,后期也会出现贫血和血小板下降。 血友病是由于体内凝血因子合成出现问题,比如血友病甲是由于凝血因子Ⅷ合成不足,患者最主要特点是容易出血。但该病不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只需要补充相应凝血因子,即可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血友病和白血病虽然临床表现稍微类似,但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2023-08-01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症状(视频)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棘手的疾病,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后预后相对比较差,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主要表现是恶心、呕吐、颈部发硬,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在脑脊液里大量繁殖,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产生以上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白血病可以侵犯到颅神经,比如外展神经,还可以侵犯到其它神经,影响眼球运动、视力、听力等。部分中枢系统白血病患者通过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比如急性白血病患者,特别是急淋患者常规要做腰穿,腰穿后可发现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或从脑脊液里检测到白血病细胞,可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但此时患者可能并没有太多症状。
    2023-08-01
  • 什么是骨髓移植(视频)

    什么是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严格意义上属于器官移植的一种,是通过将正常供者骨髓输入患者外周血中,从而建立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骨髓移植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骨髓肿瘤性疾病。还可用于治疗部分骨髓衰竭性疾病,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地中海性贫血。 骨髓移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体骨髓移植,一种是异基因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是相较简单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如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完全缓解后的骨髓采集、冻存后,对患者进行超大剂量的放疗或化疗,再输入采集完的自体骨髓,使其逐渐恢复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通常需在无菌的层流病房进行治疗。而对于异基因骨髓移植,需要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的供者才能进行。供者包括有亲情关系的兄弟、姐妹,还有无关供者,主要是在中华骨髓库里寻找配型。而兄弟姐妹中骨髓相合的几率大概是1/4,无关供者找到相合骨髓的几率更小。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