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

  • 什么是呼吸窘迫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英文简称ARDS,指各种肺内或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衰竭。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原因较多,如肺炎、感染、大面积创伤等,新冠肺炎也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呼吸困难的主要特点是呼吸深快、费力,患者常感到胸廓紧束、严重憋气,无法通过吸氧等普通方法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约为26%-40%,预后情况与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呼吸疾病中较严重一种,一般需在ICU进行诊治。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当中较为常见,是因新生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常见病因如下: 1、早产儿,胎龄越小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越低,此时肺泡表面张力增高,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 2、糖尿病母亲生产的婴儿易发生本病,因新生儿血中高胰岛素能够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促进作用,所以容易发生本病; 3、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由于缺乏宫缩、儿茶酚胺、肾上腺素,以及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较弱,可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 4、其他原因,如围生期窒息、低体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母亲低血压所导致胎儿血容量减少可诱发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
    一旦诊断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及时治疗,治疗目的是为保证新生儿通换气功能正常。等到自身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得以恢复。临床首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法是机械通气和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两者属于最重要的手段。 轻中症患儿可选用吸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即CPAP辅助通气。重症患儿需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均需及时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通常可给一剂,不足甚至需给予第二剂、第三剂。 此外,还需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保证液体和营养供给,合并感染时需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注意保暖,可将婴儿置于暖箱或辐射式抢救台保暖,保持皮肤温度在36.5℃。新生儿三天后等到自身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再配合有效治疗,大部分新生儿可度过危险期。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氧方法(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氧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要给予患者面罩吸氧、经鼻高流量吸氧或者呼吸机辅助吸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持续而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所以病人会有持续而严重的低氧状况,为了维持比较正常的氧饱和度,肯定要吸氧。 通常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对于呼吸窘迫的病人肯定不够,要给予面罩吸氧,而且氧流量较大才可能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如果不能够维持,现在有比较新的设备称为经鼻高流量吸氧,该设备除了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氧流量吸入,还有加温、加湿作用,可以减少由于高流量吸氧使气道里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从而进一步堵塞气道,导致低氧的可能。如果用经鼻高流量还不能维持氧饱和度,要用呼吸机以辅助呼吸,保证机体氧饱和度。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方法(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往往病情非常严重,预后相对较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往往都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出量、入量、体温,皮肤颜色,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心率、血压、血流动力学各个方面,都要非常严密的观测。 单独的一个人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很难做得到精细处理。只有医生、护士的专业团队,经过精密配合或观察,随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各种机器参数,才能够有效的去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患者疾病。 单一的护理方式是不能完全解决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征(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为是肺内或者肺外的相关的严重病因而产生的在肺部的急性期表现,整体的表现就是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随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患者在经过各种治疗以后,出现病情仍然在加重或进展,进一步出现难治性的低氧血症,在病理上就是一个透明膜的形成,或者无效通气增加,还有一个肺间质的改变,加上一些起始因素,像SARS病毒的相关感染,导致肺有效利用氧功能或肺的氧合指数明显的下降。 随着数值或者是各项实验室的数值达到了一定程度,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旦出现,即是危及生命死亡率特别高的疾病,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措施(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各种严重的疾病在肺部产生的一系列表象之一,很有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全身炎症反应等各种临床症状或体征。但从根本上来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在治疗措施有:治疗初始疾病,保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肺的保护性通气策略,甚至出入水量的管理,肺组织的复张或者肺保护的手段,还有一些像电解质或多器官功能保护;在这些手段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ECMO即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这些综合的手段才是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的手段。 单纯的给氧或者是使用抗生素,只是疾病的治疗的一个方面。为了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效的治疗疾病,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2023-08-01
  • 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视频)

    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通常见于既往没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的患者,由于肺内或肺外因素导致顽固性低氧,属于威胁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较多原因导致,不同原因发病机制也存在差异,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症状:患者常见表现为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等;2、化验检查:患者常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血气分析表现为严重持续低氧血症,且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3、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光或CT表现,均会存在相应表现,肺内特别为中下肺会有较多实变影。通常患者需要呼吸机,甚至更高级别如体外膜通气的呼吸支持手段挽救生命。因此,若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等症状,并伴有顽固低氧血症,应立刻就医在急诊科医生与呼吸科医生参与下进行积极救治。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一个是肺内原因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另外一个是肺外原因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二者的治疗原则、疗程、预后不同。 由肺外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心衰、心肌炎、胰腺炎、肾衰竭、脓毒症等,更加重视原发病的处理,而肺部感染、肺部器官衰竭需要治疗的力度不是很高。如果是肺内原因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多局限于肺部,对肺部感染进行处理,进行肺部炎症的清除,肺部病灶的引流,以及肺部肺泡的舒张,可以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肺泡舒张处理。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要点(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要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如下: 1、监护病人的全身情况,密切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肺部呼吸音情况,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 2、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痰液,适当补液,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神志清楚的病人,要鼓励咳痰,必要时要定时进行拍背,变换体位,促进痰液的引流。对于不能排痰者,要给予及时的吸痰,必要时要建立人工气道; 3、给予积极的氧疗,采取各种吸氧的方式,尽量改善病人的气体交换,必要时要采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导管、气管切开包、中心吸引装置和抢救药品等; 4、对于急性期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长期卧床者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5、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能量消耗显著增加的,如果不及时补充,常因为营养不足导致肌肉萎缩、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此时需增加营养,应用富有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原则上要少量多餐,不能自食者要予以鼻饲治疗或者选择静脉营养; 6、加强病人身心护理,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以获得支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