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

  • 中耳炎快好了的迹象(视频)

    中耳炎快好了的迹象
    中耳炎经过治疗后,患者感觉听力明显提高,耳朵闷症状减轻,耳鸣症状也能逐渐改善。对于部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直观表现为流脓减少、耳朵痒减轻,是临床上治疗有效的标志。但对于孩子不会明确表达,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主要对声音的反应敏感程度,如看电视声音变小、喊孩子容易答应、学习成绩提高等。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耳疼消失,则提示痊愈,通常孩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耳疼,可能经过3-5天后消失,但炎症并不一定消失。部分患者会出现渗出性中耳炎现象,此时应到医院请医生观察,若鼓膜状况改善、中耳积液减少,进行检查时声导抗改善,才能够判断疾病即将痊愈或已痊愈。
    2023-08-03
  • 中耳炎快速止疼的方法(视频)

    中耳炎快速止疼的方法
    中耳炎发作时,患者出现较明显疼痛,尤其儿童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疼痛较严重。根本止疼方法是使用抗菌素控制炎症,包括口服或静脉给药。若疼痛较严重,有时需要使用止痛剂,如口服小剂量美林,也可发挥止痛作用。如果炎症扩散较重,可能需静脉注射止痛药。如果鼓膜膨隆严重、中耳蓄脓,需将鼓膜切开排脓,才能达到较好止疼效果。鼓膜未穿孔前可使用酚甘油类有止疼效果药物,但此类药物目前较少使用。目前治疗方法以抗菌素为主,也可加用止疼剂,多数患者均能达到较好止疼效果。
    2023-08-03
  • 中耳炎发炎吃什么药(视频)

    中耳炎发炎吃什么药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需要服用何种药物,需要根据引起中耳炎的原因而定,常见分析如下: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等。如果患者头孢或青霉素过敏,可服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2、鼓膜穿孔:如果患者出现外耳道流脓、流水,可能有鼓膜穿孔,可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以及中耳道鼓室分泌物,再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或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消炎治疗;3、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由于咽喉管功能不良引起,比如各类原因引起的咽喉管功能不良、急慢性鼻炎、鼻咽部肿瘤、变态反应等,均可以导致咽喉管功能障碍,引起中耳鼓室负压,进而引起鼓室积液。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是由于咽喉管功能不良引起,治疗要改善咽喉管功能,可以给予减充血剂或鼻喷激素,比如萘甲唑啉鼻喷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为了让鼓室积液顺利排出中耳鼓室,可以口服黏液促排剂,比如氨溴索片,还可口服抗生素,比如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等。
    2023-08-03
  • 中耳炎耳朵疼怎么缓解(视频)

    中耳炎耳朵疼怎么缓解
    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耳痛,治疗方法主要是通畅咽鼓管,方法之一是鼻喷剂的治疗,包括减充血剂以及鼻喷激素。同时可以给予鼻腔的生理盐水或者生理海水进行冲洗,减轻咽鼓管的水肿,保证咽鼓管通畅,维持中耳内负压,使渗出液通过咽鼓管引流到鼻咽部,炎症得到缓解以后疼痛自然减轻。同时要全身应用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也可以给予促排剂进行治疗。中耳炎中尤其是急性中耳炎以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对于儿童耳痛的症状更加明显。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者鼻腔感染以后很容易出现中耳炎,主要原因是咽鼓管的堵塞,中耳形成负压造成中耳内有积液,渗出以后的液体压迫中耳黏膜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耳部的剧烈疼痛。
    2023-08-03
  • 中耳炎是怎样形成的(视频)

    中耳炎是怎样形成的
    中耳炎可以分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具体类型以及形成原因如下:1、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发生在感冒、乘飞机、潜水以及坐高速电梯之后,咽鼓管功能受到影响,咽鼓管有炎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炎症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腔里面,造成鼻子和耳朵之间的咽鼓管不通畅,导致液体集聚在中耳腔里,造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如果病程超过6周,则诊断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此时会出现耳朵痛,严重时会出现耳朵流脓。由于小孩鼓膜比较厚,耳朵相对不容易流脓,此时炎症容易通过没有闭合的骨缝,向颅内扩散,导致脑部脓肿等颅内并发症。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需要尽早使用足量的敏感抗生素进行控制;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反复迁延不愈,形成慢性炎症而造成,以鼓膜穿孔、耳朵反复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
    2023-08-03
  • 中耳炎有什么类型(视频)

    中耳炎有什么类型
    临床将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又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因此对于中耳炎性疾病,可通过短期用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而对慢性中耳炎,需长期治疗,甚至手术治疗才能治愈。具体治疗如下: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通常采用鼻腔用药方式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解决患者中耳通气和引流问题,从而使得中耳炎恢复; 2、化脓性炎症,需进行抗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通常会引起鼓室积脓,引起剧烈耳痛,这时强力抗炎治疗是缓解患者症状的主要方式。部分患者剧烈耳痛之后,突然出现耳痛下降、耳朵流脓,提示患者发生鼓室鼓膜穿孔,脓汁由中耳腔引流到外耳道,患者耳痛症状虽然明显减轻,但实际发生了更加严重的鼓膜穿孔后果。因此,在治疗中耳炎时需通过医生检查,对不同类型疾病进行不同诊断以及不同治疗。
    2023-08-03
  • 耳膜出血严重吗会不会造成耳聋(视频)

    耳膜出血严重吗会不会造成耳聋
    耳膜出血可由不同情况引发,严重程度也有所区别,常见情况如下:1、外伤:耳膜出血大多由于外伤造成,如果是单纯外伤没有感染出现,这时因为耳朵表面与皮肤一样,有自我愈合能力,所以通常可自愈,不会遗留永久性的耳聋。如果由于气压伤、掌击伤,引起耳膜突然的破裂造成出血,这时只要止住血,之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大部分患者耳膜穿孔可在3个月内愈合,恢复听力;2、中耳感染: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急性、慢性中耳炎引起肉芽组织形成,然后因急性炎症导致肉芽破裂出血,这时则情况较为严重。通常是由于中耳本身有基础性疾病,更应积极进行抗生素治疗,有时甚至需要进行肉芽摘除。如果炎症得到很好地控制,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耳聋或遗留永久性耳聋;3、鼓膜问题:也会导致耳膜出血,鼓膜分3层,内部为黏膜,外部为上皮,中间部分为纤维。如果只是单纯的上皮层发生问题,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自愈,不需要特殊处理。虽然这时耳膜出血较厉害、疼痛较明显,但是预后相对较好,多数不会引起耳聋。
    2023-08-03
  • 耳朵疼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疼怎么回事
    耳朵疼有几种原因,具体如下: 1、外耳疾病常见外伤、耳廓软骨膜炎、带状疱疹、外耳道耵聍堵塞、外耳道异物、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严重是上皮癌; 2、中耳因素,外伤多见,部分用棉签挖耳朵时引起耳膜穿孔,也会引起疼痛;还有鼓膜炎和乳突中耳炎都会引起疼痛,大疱性鼓膜炎痛比较严重;常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时慢性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期也会,中耳癌严重时也会引起疼痛; 3、另一种不是耳朵本身痛,是由神经反射引起,比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膝状神经节痛、喉上神经痛、颈神经丛痛等。针对具体情况,最好耳朵痛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耳内镜或者电耳镜看情况,及时处理。
    2023-08-03
  • 孩子耳朵流脓血是耳膜穿孔吗(视频)

    孩子耳朵流脓血是耳膜穿孔吗
    孩子耳朵流脓血,可能是耳膜穿孔引起,也可能是外耳道感染导致。耳朵流脓血的患者主要需要到医院就诊,在耳镜下将外耳道的脓血清理干净之后,可以观察是外耳道炎引起的感染,还是中耳炎穿孔引起的脓血。如果是急性外耳道炎,孩子会有疼痛、耳闷、耳堵、听力下降,检查时外耳道可能肿胀比较严重,有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此时需要给予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或阿奇霉素等。并且在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之后,需要给予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一般在1周左右外耳道炎即可康复。急性中耳炎,甚至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开始是耳朵痛、耳朵闷、耳鸣、听力下降,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烧。经过抗炎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鼓膜穿孔,出现耳朵开始流脓,需要到医院用双氧水进行耳道脓性分泌物的清理,给予抗生素滴耳液继续滴耳,继续进行足量抗生素的应用,一般在10天左右急性中耳炎也能康复。
    2023-08-03
  •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
    如果孩子晚上主诉耳朵痛严重,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这种痛不会维持较久,最长几小时,天亮后基本会缓解。此时可能是急性中耳炎,少数患儿会并发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家长无法进行鉴别,一定要到医院做声导抗、查血象、检查鼓膜,以明确病因。分泌性中耳炎超过3个月,甚至可伴不同程度耳闷和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也可见于成人,表现为长时间流脓鼻涕,耳朵塞棉花感,此时要高度怀疑分泌性中耳炎。此外,鼻腔、鼻窦以及鼻咽部占位也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该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和其它疾病伴发存在。一旦耳朵出现闷闭感,一定要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诊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