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视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症状是患者出现持续高烧,该种高烧热型为稽留热或者弛张热,稽留热指患者出现持续高烧,可以达到39℃或40℃;弛张热指患者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然后缓慢恢复到正常,且不断重复该过程。弛张热为细菌释放后,逐步到达全身,造成患者发烧。同时,局部赘生物的出现造成局部组织细菌逐渐生长,通过反复破溃又把较多细菌释放入血液,进而导致患者反复发烧,有些患者甚至伴随寒颤。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是什么东西(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是什么东西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主要因患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而在感染过程中出现组织增生而形成。赘生物即发炎组织在细菌刺激下,不断包裹细菌形成肿块,细菌在肿块腔内不断繁殖,反复发生破溃,进而不断地形成组织增生的过程。如果赘生物出现在心脏内腔或心脏瓣膜,则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因此,治疗时必须要把赘生物彻底切除。
    2023-07-31
  •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视频)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内膜,包括心脏瓣膜,因细菌或真菌等感染造成的炎症,分急性和亚急性,具体表现如下: 1、急性心内膜炎发病较急骤,高热,心脏杂音明显,伴有心衰。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亚急性心内膜炎发病过程较缓慢,低热,伴有瓣膜破坏,心脏杂音变化或出现杂音,全身表现为贫血、脾大、局部部位出血等。病原菌是草绿色链球菌或链球菌。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1、尽早用药:在抽血培养之后就应早期用药,以达到尽早阻断该病情进展的目的; 2、应充分用药,应尽量选用杀菌剂,进行大剂量、长疗程的抗感染治疗,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3、尽量选择静脉用药:应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 4、在没有病原学依据的情况下,对于急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选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敏感的广谱的抗生素。对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尽量选用对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当分离出病原菌时,可以根据病原学的该证据来选择是否调整抗生素的种类或剂量。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换瓣效果如何(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换瓣效果如何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换瓣之后的效果与术前患者的总体情况有很大关系,若患者术前感染比较重,患者整个身体机能出现衰竭,可能会因为感染问题引起其它器官功能障碍,比如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甚至脑栓塞等并发症。 若手术后把心内感染灶祛除掉,换上好的瓣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会得以改善,但这类人群可能恢复比较慢。 若感染毒力比较强的细菌,术后在抗感染的过程中若无法通过药物彻底将体内病原菌杀灭,血内致病菌可能会附着在瓣周组织上,引起瓣周感染,使患者出现瓣周瘘甚至瓣周脓肿,这类患者需要再次处理瓣膜问题。所以手术效果怎么样,主要是根据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本身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标准(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标准
    对于非医学人士来讲,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的标准分为非手术治愈和手术治愈这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非手术治愈,其标准是在应用抗生素4-6周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无发热表现,检查发现脾脏缩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指标逐渐上升。感染指标比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PCT等逐渐下降并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原本存在于心内的赘生物缩小甚至消失。在停用抗生素治疗第1、2、6周时,抽血培养是阴性,提示没有细菌,可表示非手术治疗治愈; 2、手术治愈指术后患者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且心功能得到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后一周和停用抗生素之后,心内畸形矫正良好,心脏瓣膜功能良好,没有赘生物,没有瓣周漏,则提示患者外科治愈,其标准与内科治愈相同。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后应注意什么(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后应注意什么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细菌感染为全身性,患病期间的身体免疫力、机能都处于低下状态,术后患者处于恢复期,所以在这段时间要注意加强营养,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患者还需要注意卫生,包括手卫生、口卫生。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诱发原因中有因为坏的牙齿,比如长虫牙、长期牙龈发炎引起细菌入血,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若患者原本在做手术之前就有牙齿问题,在术后也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该拔掉的坏牙需要拔掉。若是术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处理方案和手术之前有虫牙的患者相同,包括要注意感冒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及时处理,其他人可能多拖一点时间没有问题,但此类人群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临床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可能在下级医院因经验不足,不一定能够准确找出原因。若患者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发症状可能是以发热为主。发热患者先要做的检查应与感染相关,以寻找感染的原因,比如需要查炎症指标,即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PCT等。 另外,患者还有可能要做一下其它器官的检查,观察能否找到感染证据,比如做肺部检查、胸片,甚至是CT检查。患者也需要做血培养检查,抽取体内血液送检做培养,看能否通过血液培养出病原菌。另外,患者需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查找心脏里面有无明确的病原菌,比如做经胸心脏彩超检查,甚至是经食道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
    在临床中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要警惕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因为本身心脏结构出现异常,如果在局部感染的基础上很容易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比较危重的情况之一,要及时到医院专科进行就诊。如果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发症状为发热甚至持续发热,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抗生素,就会导致慢性发热,数十天甚至数月发热。同时感染性心内膜炎就会在心脏缺损以及湍流的局部形成赘生物,赘生物是微生物包裹着纤维素等造成,如果赘生物从心脏脱落到各个重要的脏器,会导致各种重要的脏器出现栓塞甚至脓肿。
    2023-07-31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视频)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为起病较急,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的临床表现。起病凶险、起病急,容易掩盖心脏的症状,短期内可出现心脏的杂音,同时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由于抗生素的使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太常见,一般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较缓慢,全身有不适、疲倦、低热以及体重减轻,有的患儿会出现栓塞表现,栓子可全身到处随着血液游走,出现在皮肤就表现在皮肤有散在的小瘀点和欧氏小结,欧氏小结就是手指或者脚趾曲面有隆起的红色小结。如果栓子在内脏发生栓塞,可出现像脾大、腹痛、血尿,有时脾大很明显,有的患儿表现为脾大,全身临床表现不很明显,要全面考虑患儿的疾病。肺部栓塞可有胸痛、咳嗽、咳血、肺部有啰音,脑部栓塞会有头晕、头痛、偏瘫、失语、抽搐、昏迷等像脑炎的临床表现。根据上述表现,有时患儿就诊时,只是单一的,例如患儿头疼、呕吐,什么临床表现都没有,要注重心脏方面的听诊,检查患儿是否有心脏杂音,追问病史,患儿是否低烧,有无心前区不适,患儿长期乱用药的情况。仔细追问病史,对患儿的临床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判断,防止出现误诊或者漏诊。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