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什么是细菌性心内膜炎(视频)

    什么是细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叫感染性心内膜炎,简称IE,是病原微生物侵袭心内膜或者瓣膜引起的炎性反应,会形成赘生物,主要成分是血细胞、病原微生物、纤维蛋白、血小板等,特点是容易脱落阻塞周围血管,不但损伤瓣膜,还损伤瓣膜以外区域。 如安装人工起搏器、换瓣膜之后可以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侵袭腱索,腱索断裂会引起瓣膜脱垂,会引起溃疡和穿孔。超声是诊断此病最好的方法,而且准确率比较高。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的是心脏瓣膜,或者安装的导线、起搏器导线等被细菌感染,引起心脏内膜炎症,即心内膜炎。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如下: 1、发烧:病人反复发烧,经过药物治疗,有时不容易痊愈。这种发烧时间较长,通常2周以上,可达39℃; 2、血培养:将病人的血液抽出,送到化验室进行培养,检查有何种致病菌。如果连续2次血培养都是阳性,而且均培养出同一种致病菌,即为可靠标准;或者培养多次中有3/4,即75%都是阳性; 3、心脏瓣膜出现赘生物,或者新出现明显的关闭不全。赘生物指心脏瓣膜的瓣叶上出现的新生物质,通常为菌栓挂在瓣膜上。 若上述三条均存在,则可明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如果存在两点,再加以原发心脏病或感染性内膜炎、血栓栓塞并发症、贫血、肾损害等,也可作为诊断。
    2023-07-31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视频)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为起病较急,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的临床表现。起病凶险、起病急,容易掩盖心脏的症状,短期内可出现心脏的杂音,同时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由于抗生素的使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太常见,一般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较缓慢,全身有不适、疲倦、低热以及体重减轻,有的患儿会出现栓塞表现,栓子可全身到处随着血液游走,出现在皮肤就表现在皮肤有散在的小瘀点和欧氏小结,欧氏小结就是手指或者脚趾曲面有隆起的红色小结。如果栓子在内脏发生栓塞,可出现像脾大、腹痛、血尿,有时脾大很明显,有的患儿表现为脾大,全身临床表现不很明显,要全面考虑患儿的疾病。肺部栓塞可有胸痛、咳嗽、咳血、肺部有啰音,脑部栓塞会有头晕、头痛、偏瘫、失语、抽搐、昏迷等像脑炎的临床表现。根据上述表现,有时患儿就诊时,只是单一的,例如患儿头疼、呕吐,什么临床表现都没有,要注重心脏方面的听诊,检查患儿是否有心脏杂音,追问病史,患儿是否低烧,有无心前区不适,患儿长期乱用药的情况。仔细追问病史,对患儿的临床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判断,防止出现误诊或者漏诊。
    2023-07-31
  • 主动脉瓣反流的原因(视频)

    主动脉瓣反流的原因
    主动脉瓣反流的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上分几大类,一个是先天性的因素,一个就是后天性的因素,那么主动脉瓣反流先天性的因素,就是在他出生以后瓣膜本身就出现了问题,通常主动脉瓣是三叶瓣,你生下来以后就是二叶瓣,两个叶瓣以后,有些病人就会出现主动脉瓣的反流。大部分主动脉瓣的反流出现在中老年人,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主要是出现心内膜炎,我们通常讲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些病人可能就是一个肺炎或是一个重症感冒引发的心内膜炎感染,然后细菌就使瓣膜穿孔或瓣膜的腱索断裂,那么造成了瓣膜的反流,这个是在年轻人比较多发的一个因素;中老年人的因素就是退行性变,一个是风湿性的瓣膜病,那么风湿性瓣膜病有可能造成瓣膜的反流,还有退行性变,老年性的瓣膜慢慢的纤薄了,然后它的功能下降、腱索延长等,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主动脉瓣的反流。
    2023-07-31
  •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是怎么回事(视频)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是怎么回事
    引起小儿二尖瓣畸形的原因如下: 1、先天因素:由于瓣膜发育不良,瓣下结构发育不良,造成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反流; 2、瓣膜风湿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狭窄,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造成二尖瓣有赘生物的形成,影响瓣膜的关闭和开放,形成二尖瓣功能的损害,这些患者均需早期治疗。
    2023-07-31
  • 二尖瓣狭窄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视频)

    二尖瓣狭窄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二尖瓣狭窄手术的术前准备较为重要,主要包括: 1、调整心功能,纠正心力衰竭:部分患者术前存在心力衰竭,手术风险大。需在术前控制心力衰竭后手术; 2、调整营养状态:部分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术前给予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态后手术; 3、感染病灶处理:如存在牙周炎患者,术后抵抗力下降,感染扩散可能造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果严重; 4、控制其它疾病:甲亢、高血糖等。
    2023-07-31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视频)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患者出现以咳嗽、咳痰为主的表现,还伴有喘息,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连续发病两年或者两年以上; 2、临床排除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等疾病; 3、排除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引起的心衰; 4、排除呼吸衰竭、胃肠道疾病,比如反流性食管炎; 5、除临床症状之外,还要通过辅助检查确诊,包括胸片、肺CT、胃肠镜检查等。
    2023-07-31
  • 永存动脉干并发症(视频)

    永存动脉干并发症
    有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普遍并发症,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并发症。从这个疾病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肺充血的病变,那这些病人都有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疾病过程。在疾病的早期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导致这些血流从动脉干进入左右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作为低压系统,长期的肺充血会造成病人呼吸急促,有时候体力下降,小婴儿吃奶比较费力,吃吃停停,同时也有一些身体发育落后,生长落后,包括夜间盗汗之类的一些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症状。这些病人比较容易出现肺部的感染,同时也有可能会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者是其它的一些特殊的并发症。由于这个疾病的病人,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有氧血流和无氧血流进行混合以后,再进入动脉干,而动脉干里面,又有左心室的血流,又有右心室的血流,也就是说它进入肺脏的这些血液的氧饱和度和进入体循环的血液的氧饱和度是一样的。那这些病人往往会出现一些身体发绀的表现。并不像常见的室间隔缺损之类的左向右分流的肺高压性疾病。所以这些病人由于身体的氧饱和度降低,还可能会出现脑脓肿之类的这些问题。由于这些血流长期冲击肺动脉系统,所以这些病人非常要紧的并发症。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疾病病程的推移,这些病人很容易在低年龄期就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这个是非常要紧的。
    2023-08-01
  • 5分钟搞懂脾功能亢进(视频)

    5分钟搞懂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不同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根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至晚期脾脏可呈现明显肿大,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有感染和出血倾向。脾大多分为轻至中度增大,少数为巨脾。通常无症状,明显增大的可产生腹部症状,如饱胀感、牵拉感及胃肠受压而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有左季肋部与呼吸相关的疼痛及摩擦感,常提示脾梗死。引起脾功能亢进的病因较多,感染性疾病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样结核、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淤血性疾病比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状细胞贫血等;脾脏疾病比如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以及原发性脾大。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肝炎、血吸虫病、慢性寄生虫感染等病史,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目前治疗情况如何,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检查供临床参考,同时注意患者肿大程度,有无腹水、黄疸等,患者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以及出现增生性骨髓象。对于脾功能亢进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可以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若无效果而原发病允许,可以考虑脾部分栓塞术或脾切除术。术前患者应选择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正确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渗出情况,以防止术后腹腔内出血及切口出血。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停止胃肠减压。若无腹胀不适,可拔除胃管,从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开始,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过渡到普食。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并清洗会阴。
    2023-08-01
  • 急性风湿热的最严重表现(视频)

    急性风湿热的最严重表现
    风湿热最严重的表现是心脏炎,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严重者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有些治疗不彻底,可以发展为慢性的心瓣膜病。如果发生慢性的心瓣膜病,除非进行手术治疗,否则病情不容易再恢复。 如果风湿热病程比较长,达到半年或者两年以上,炎症本身和炎症修复过程中纤维化,会导致瓣膜或者腱索瘢痕挛缩,造成器质性的瓣膜损伤,称为非活动性的慢性风湿性心脏炎,即风湿性心脏病。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尤其以二尖瓣损伤比较常见,占瓣膜病的1/4。近几年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以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可能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一定关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