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

  • 急性胆囊炎有哪些症状(音频)

    急性胆囊炎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胆囊是人体的重要的脏器,胆囊在右上腹,其中储存的胆汁在进餐后由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腔中。胆汁对于人体的脂肪类食物消化、吸收的帮助比较大,胆囊可以发生炎症及感染,导致胆囊炎症的重要因素是胆囊结石。胆囊炎症可分为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炎有右上腹疼痛,疼痛较为剧烈,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如果胆囊炎同时引起胆管炎症,可以出现黄疸,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有黄疸时应当高度重视,应当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 胆囊炎怎么查(音频)

    胆囊炎怎么查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胆囊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胆囊的炎症,往往继发于胆囊结石,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右上腹疼痛。进餐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往往容易诱发部分患者疼痛,可以向右肩胛部放射。胆囊炎应当立刻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之下完善检查。医生查体时多可以发现右上腹压痛阳性、墨菲氏征阳性,腹部超声以及腹部CT可以发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壁毛糙。\n如果发生了急性胆囊炎,往往出现胆囊壁水肿,此时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所以胆囊炎的患者应当重视,应当在医生指导之下完善腹部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腹部超声,来明确胆囊炎的诊断。
  • 孕妇有结石肾积水怎么办(音频)

    孕妇有结石肾积水怎么办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如果孕妇发现的结石,同时发现肾脏积水,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n1、如果肾脏结石和肾脏积水是没有关系的,积水有可能是孕妇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使排尿出现障碍,从而造成的功能性肾脏积水。当分娩以后增大的子宫缩小,肾脏积水就会消失,和结石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结石只要不存在严重的疼痛、感染、出血的情况,就不需要处理,当孕期结束以后择时进行处理。\n2、如果孕妇肾积水是由结石造成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重,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因为只要出现了肾脏积水,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压就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也会降低,有可能造成血中肌酐的升高。去除肾结石需要考虑胎儿的情况,考虑母体的情况,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来做相应的手术处理。
  • 怎么判断细菌痢疾还是病毒痢疾(音频)

    怎么判断细菌痢疾还是病毒痢疾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细菌性痢疾以及病毒性痢疾都是各种病原体导致肠道内炎症,而引发的腹泻。这种腹泻类型属于渗出性腹泻,也叫炎性腹泻,是腹泻中的一种。腹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动力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以及分泌性腹泻。\n细菌性痢疾和病毒性痢疾的病原体不同,诊断这两种不同的疾病,首先应当进行相应的检查。细菌性痢疾大便中容易出现红白细胞,肠镜下可以看到黏膜损伤、糜烂,甚至是浅溃疡。而且在大便培养中,可以发现致病的细菌。病毒性痢疾多在细菌培养中呈现为阴性,而且表现为水样便居多。血常规中可以发现菌痢的患者白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而病毒性痢疾并无此改变。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会自愈吗(音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会自愈吗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消化性溃疡主要和胃酸、胃蛋白酶有关系,此外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药物、酒精等有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往往表现为空腹痛、夜间痛,餐后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即使不用药物也有可能自愈,但是会反复发作。\n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间关系紧密,如果根治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往往会愈合,而且很少复发。所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应当积极寻找病因,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如果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当使用四联疗法进行根治。
  • 十二指肠溃疡是因为什么引起的(音频)

    十二指肠溃疡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胃内的攻击因素增加,损伤了黏膜造成溃疡。胃内的攻击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药物、酒精等。\n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的元凶,根治幽门螺杆菌之后,绝大多数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以获得治愈,很少复发,所以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当进行及时的根治,以免发生消化性溃疡。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应当进行幽门螺杆菌方面的检查,如确诊了幽门螺杆菌阳性应当进行尽快治疗。
  •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区别(音频)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区别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胃十二指肠发生溃疡,它的成因主要与胃酸、胃蛋白酶相关。后来通过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才是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胃溃疡的元凶。\n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还是有差异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往往表现为空腹痛、夜间痛,餐后缓解。胃溃疡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空腹减轻、餐后加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会发生癌变,而胃溃疡的患者可以发生癌变,上述就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的基本区别。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什么药(音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什么药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由于胃内的攻击因素增加,导致局部黏膜缺损,缺损超过黏膜肌层就被称为溃疡。溃疡好发于胃角部,以及十二指肠球部,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称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状是空腹痛、夜间痛,餐后缓解。\n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出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应该进行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检测。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当进行根治治疗。根治幽门螺杆菌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以基本临床治愈,很少复发。此外,还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同时,还可以加用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药。
  •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音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慢性胃炎可以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被称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是胃的慢性炎症,导致胃的慢性炎症疾病有很多,目前认为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胃内的攻击因素或损伤因素过多,导致胃黏膜发生损伤、糜烂。如果炎症反复持续发生,会容易导黏膜萎缩,但没有发生萎缩之前,称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n慢性浅表性胃炎往往表现为腹胀、纳差,患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高发疾病,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应当进行幽门螺杆菌方面的检查和治疗,同时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
  •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消炎药好(音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消炎药好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成因,包括胃内的攻击因素,超越了防御因素,胃内的攻击因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酒精、药物以及胆汁,胃内的防御因素,包括胃黏液屏障、胃黏膜屏障以及充足的营养供应。\n慢性胃炎患者首先需要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区,55%-60%人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慢性胃炎的患者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相关检测,如果阳性则需进行标准化治疗。标准方案为四联方案,四联方案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通过四联方案的治疗,80%的患者可获根治,同时胃炎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