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浅表型心肌桥严重吗(视频)

    浅表型心肌桥严重吗
    浅表型心肌桥一般并不严重,指心肌桥在心肌下面,比较浅表。而心肌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比较浅表,多数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在心肌下面,可能是在心脏表面结缔组织下,通常对于血管管腔的影响或者压迫并不严重。另外一种心肌桥则是钻到心肌下面,在心脏收缩的时候会压迫管腔,导致管腔狭窄。如果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会强调是否存在管腔的狭窄以及管腔狭窄的程度。通常浅表型心肌桥不会有管腔狭窄,影响较少,患者可能也会有症状,但是症状可能与心肌桥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而多数胸闷、胸疼的患者,在进行造影或冠脉CT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发现心肌桥,此时疼痛有可能没有办法解释,或者考虑存在微循环的问题,但也可能疼痛与心脏没有相关性。
    2023-08-01
  • 心脏病手术能多久能出院(视频)

    心脏病手术能多久能出院
    心脏病手术多久能够出院取决于治疗方式,具体情况如下:1、介入治疗:即放支架,一般手术后的第3天出院,手术后第2天观察1天,如果没有并发症,可以在术后的第3天出院;2、射频消融术:针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基本手术后第3天出院,术后的第2天要看看穿刺口有没有出血的情况,还要关注心电图有没有新发、再发的心律失常,通常在第3天出院;3、安装起搏器:一般手术后第3天出院,手术后的第2天要看看局部伤口情况,复测心电图,检查起搏信号;4、外科手术:比如搭桥病人或瓣膜的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相对长一点,一般手术后1周。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根据并发症的情况,出院时间不定。
    2023-08-01
  • 神经性心脏病怎么治(视频)

    神经性心脏病怎么治
    神经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是对症处理。神经性心脏病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较多样,可表现为胸闷、胸疼、呼吸困难以及心悸等,症状反复且迁延不愈,影响生活质量,但并不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易发生在20-40岁女性,而且部分病人临床症状较多,但阳性体征少,经过客观的临床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该部分病人可能有时伴有精神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情况,若已到达一定程度,建议病人到神经内科就诊,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分。若达到一定标准可应用抗焦虑和抑郁药物治疗,部分病人更年期前后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血压升高,此时可根据血压情况给予一定的降压药治疗,血压降低后再逐渐减药或停药。部分病人伴有心动过速,也可给予减慢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部分病人伴有夜间睡眠质量不佳,也可给予改善睡眠的药物。
    2023-08-01
  • 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应该吃什么药(视频)

    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应该吃什么药
    神经性心脏病也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通常患者的症状表现多样,反复且迁延不愈,但是阳性体征较少或没有,所以临床上的处理不同。症状可能包括间断胸闷、胸疼、心慌,不会较大影响生活质量。根据症状不同,所采取的主要药物如下: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交感神经兴奋度增高,心率普遍偏快,此时可以运用β受体阻断剂,如阿替洛尔、倍他乐克等。心率减慢后,心慌、心悸的情况会得到改善;2、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胸闷、胸疼,但做冠状动脉造影可能显示正常,此时可以吃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滴丸等;3、明显焦虑或抑郁:可以进行焦虑、抑郁评分,若达到诊断标准,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如临床上会给劳拉西泮片或黛力新等,缓解精神情绪问题,自我感觉也会得到改善。此外,患者通常自觉身体不适,可能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担心,通常经过客观检查,评估后没有问题,心理放松后,相应临床症状可能得到改善,此时未必需要用药。
    2023-08-01
  • 心脏黏液瘤是怎样形成的(视频)

    心脏黏液瘤是怎样形成的
    心脏黏液瘤形成的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多数认为起源于心内膜下的多潜能间质细胞,间质细胞分化、增生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息肉状,带蒂,直径约1-15cm,大部分是半透明胶冻状的小瘤体。机体出现症状依据瘤体大小不同而不同,当瘤体逐渐增大时,会引起类似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病人可能会有憋喘、呼吸困难、咯血、咳嗽,严重时还会引起晕厥。因为瘤体本身质地比较脆,会有出血或者小碎片脱落,引起栓塞发生,比如脑血栓。出现临床症状后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瘤体后症状会得到改善。心脏黏液瘤的诊断比较简单,通常经过心脏超声,普通的经胸超声即可看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做经食道超声,能更准确的观测到瘤体形态、大小等特征。
    2023-08-01
  •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怎么治疗(视频)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怎么治疗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通常需要明确传导阻滞的类型,常见治疗措施如下: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阻滞程度是否加重即可;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方法是寻找诱因,去除诱因。部分病人在服用减慢心率或者影响房室传导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断剂、地高辛或者四类抗心律失常药,比如合心爽、维拉帕米,应该停用或者减量。传导阻滞与冠状动脉供血有相关性,即有缺血存在,尤其是如果供应房室结的房室结支有病变或者主干,比如前降支有病变,会影响到房室结的供血,引起房室传导阻滞;3、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如果发现病人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没有可去除的因素,且传导阻滞在二度Ⅱ型以上或者三度,治疗方法是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如果发现诱因,去除诱因后,部分情况会改善;4、其他原因:如果在夜间发现房室传导阻滞,而且病人存在夜间打鼾,出现睡眠呼吸暂停,需要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比如夜间应用呼吸机,改善缺氧后传导阻滞也可缓解。
    2023-08-01
  • 心脏预激综合征怎么治疗(视频)

    心脏预激综合征怎么治疗
    对于心脏预激综合征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术,而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比较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创伤相对较少,治疗时间较短,手术时长大约为1-2小时。心脏预激综合征在心电图上会有P-R间期缩短的表现,正常的P-R间期是0.12-0.2秒,而预激综合征病人的P-R间期可以<0.12秒,同时在QRS波的起始部有相对顿挫的δ波,之后会有ST段的继发性改变,发现这种心电图时要怀疑是否有心脏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病人的心脏结构与形态正常,在传导过程中有正常房室传导束,还有另一个房室传导束,多余的房室传导束导致病人出现预激综合征。部分病人的预激综合征可能一直没有发作,但体表心电图可能会存在上述心电图表现。一旦发作过快速心律失常,下一步治疗是建议病人尽早行射频消融术。
    2023-08-02
  • 66岁血压正常范围(视频)

    66岁血压正常范围
    66岁血压正常范围,基本上仍然依照年轻人血压正常范围,此时年龄段刚达到老年人范畴,主要根据老人具体情况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身体状态较好:66岁虽属于老年人范畴,但如果身体条件好、生理方面较年轻,此时可以严格控制血压,血压范围应该为<140/90mmHg;2、合并其他疾病:如果老人合并部分临床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心衰等疾病时,老人血压范围应该为<130/80mmHg。如果老人合并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且狭窄较明显、肾功能不佳时,血压标准可以适当放松,需要<140/90mmHg,但是避免<120/80mmHg。因为血压较低时,对于存在血管狭窄的器官,会引起相对供血不足的情况,部分患者血压如果下降幅度较大,且存在脑血管颅内段狭窄时,有可能出现脑梗死。
    2023-08-02
  • 心脏搭桥是什么病(视频)

    心脏搭桥是什么病
    心脏搭桥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对于冠心病,有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治疗原理在于取身上的动脉或静脉进行连接,跨过冠脉病变,然后改善心脏供血,可以取足内动脉、下肢大隐静脉或桡动脉。左主干病变或多支多处的病变不适合支架置入,若支架置入,可能需要多个支架,耗费较高,另外治疗彻底性并不理想。也不是所有冠心病病人都适合搭桥,要求搭桥远端血管有可搭部位。若远端血管发生较严重病变,搭桥可能无法完成,最后只能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搭桥术后也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不能一劳永逸,而要常规在门诊随诊复查。因此对于冠心病的管理,需结合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08-02
  • 做完心脏瓣膜手术后吃什么好(视频)

    做完心脏瓣膜手术后吃什么好
    如果瓣膜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比较大,术后比较虚弱,则需要做到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减少盐和油的摄入,贫血患者可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除饮食以外还要配合运动,不建议卧床,可进行适量活动。另外应遵照医嘱服药,定期随诊,定期检查瓣膜情况,通过血常规、血生化、心脏超声等检查,了解恢复的情况。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