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心率快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率快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临床上心跳增快既可见于生理性原因,也可以见于病理性的原因。另外,心跳增快也分为窦性心跳增快、快速心律失常。生理性原因包括情绪激动、喝浓茶或咖啡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的心率增快。病理性的原因如甲亢、贫血、感染、疾病的急性期,都会代偿性的引起心跳增快,心这些率增快大多表现为窦性心律增快,通常把心率每分钟大于100次以上诊断为心动过速。\n另外,发现心跳的增快还要明确有没有快速的心律失常,比如可以见于阵发性室上性的心动过速,病人一般发作时心室率都比较快,可以在140次/分以上,最好的诊断是临时做心电图。老年人比较容易发生的是房颤、房扑。房颤的特点是又快、又不规则,通过听诊、做心电图可以进行诊断。还有以下不典型的房性心动过速,当然也会发生比较恶性少见的室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会伴有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患者会有低血压、晕厥、猝死的可能,但概率非常低。
  •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音频)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在临床上心率过快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所带来的临床后果是不一样的。\n1、通常所说的心动过快可以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带来的主要的危害就是,病人会感觉到心悸、活动耐量下降,从事轻体力或运动的时候会感觉到力不从心,长期的心动过速会缩短寿命。\n2、还有其他的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失常,比如室上性的心动过速常见的阵发室上速,如果是反复、持续的发作,持续一个月以上,病人的心脏会扩大、心功能会下降,会引起心动过速型的心肌病、心衰。\n3、还有另外一种表现为心率过快的心律失常就是房颤,阵发的房颤或者是持续的房颤,除了心悸之外病人还会有血栓栓塞的风险。\n4、另外一种室性的心动过速,它带来的临床的后果会比较严重,会带来黑朦、晕厥,或者猝死。
  • t波低平什么意思(音频)

    t波低平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T波是心电图心动周期当中的一部分,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T波方向在正常情况下大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如果临床上出现T波低平或者倒置,说明这一部分心肌可能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如下壁心外膜下的缺血,可以导致下壁导联II、III、aVF导联出现T波倒置或者是低平。\n如果前壁的心外膜下缺血,胸前导联比如V1-V3导联,可以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另外,很多病人心电图存在T波低平,临床上也没有太多症状,往往经过冠脉造影和冠脉CT检查之后,没有明确的冠心病,T波低平可能就没有太多意义,往往要看到T波的动态变化才更有意义,比如平时T波是正向的,和主波方向一致,在出现胸闷、胸疼的时候T波变为低平或者倒置,这种动态变化会更有意义。
  • 低血压是低血糖的意思吗(音频)

    低血压是低血糖的意思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和低血糖在临床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低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指血压测量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低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胸闷、乏力、头晕,严重的会有短暂的黑蒙、晕厥。低血糖是指体内血糖值过低,临床的诊断标准,对于非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值<2.8mmol/L。对于糖尿病的患者目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血糖值≤3.9mmol/L,符合低血糖的诊断标准。\n在临床上低血糖引起来的不良反应相较低血压会更为严重,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的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如饥饿、恶心、呕吐、心慌、心悸、出汗,有部分的病人会伴有轻度的血压升高、手足抽搐等。脑细胞因为血糖供应不足,会出现脑功能的障碍,如精神的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严重的病人会出现昏迷,亦或是死亡。
  •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音频)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高血压在药物选择方面首选钙离子拮抗剂,也就是地平类的降压药物,在降压药物的名字后面都带有地平两个字,常用的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盐酸贝尼地平等等。这一类药物阻碍血管内膜上钙离子抗体,使钙离子跟血管内膜的结合减少,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使血压下降。\n并不是老年人不能吃其它种类降压药,也可以选择,在降压药物的选择方面也要看血压的程度,一般1级高血压,也就是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考虑一种降压药,当大于160/100mmHg的时候,至少要两种降压药联合,就是在选择地平类降压药的时候还要选择另外一类的降压药物,比如常用的沙坦类的降压药物,降压药后面带沙坦两个字,或者是普利类的降压药物,或者是跟利尿剂的降压药物相联合。虽然地平类药物比较适合老年人,但是还有一部分病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有的老年人用了地平类药物,头胀、心慌明显,或者后期应用出现了一些下肢的浮肿、牙龈增生,如果不能耐受,也需要换为其它种类的降压药。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音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只是胸痛发作的频次和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段与稳定型心绞痛是有区别的,第一种类型初发劳力性的心绞痛,这部分的病人,既往没有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在最近一个月或两个月内初次发生劳力相关型的心绞痛,我们就叫初发劳力性心绞痛。这类的心绞痛有逐渐加重的倾向,因此也把它列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第二种是恶化劳力型的心绞痛,这部分的病人包括原来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三个月内疼痛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变短,诱因的因素也经常的变动。进行性恶化,含硝酸甘油数量增多,起效慢并且效果差,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不稳定型心绞痛,第三种类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自发性的心绞痛,这部分的病人和劳力性药相比,心绞痛一般持续的时间更长、程度更重,并且发作的时候S段有一些压低或者T波的变化,可以出现在静息状态下,安静的时候发病或者休息的时候,夜间熟睡的时候,经常发生在后半夜或者清晨的时候,这部分的心绞痛叫自发性的心绞痛。还有一种类型是心肌梗死后的心绞痛,包括急性心肌梗后一个月内,出现的心绞痛,还有一种称为变异型的心绞痛,也大部分发生在休息的时候,活动的时候相对症状还要更小一些,所以这些都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范畴,主要表现为疼痛,只是疼痛和常规的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的时间、时间持续的长短、发生的频次和诱因都是有一些变化的。
  • 心绞痛怎么治疗(音频)

    心绞痛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的治疗包括几个方面:控制危险因素,比如应该低盐、低脂饮食,戒烟、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针对于心绞痛:一、进行抗心肌缺血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片;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药物包括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常用的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能量代谢类药物,如曲美他嗪都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心绞痛的症状。二、改善心绞痛预后的药物以及能预防血栓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他汀类药物,除了能降低血脂,最主要的是稳定斑块、阻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再就是ACEI或ARB类药物,ACEI药物在心绞痛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或者左心心功能不全等高危患者中是首选的,如果不能用ACEI类药物可以用ARB类药物替代。常用的ACEI类药物包括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的后面都带有普利两个字。ARB类药物就是沙坦类药物,后面带有沙坦两个字,比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三、血管重建,常见的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经皮的冠脉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斑块消磨术、支架植入术。如果患者不能进行介入治疗可以考虑冠脉搭桥手术,也叫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心绞痛有哪些症状(音频)

    心绞痛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早期心绞痛为劳力性心绞痛,大多有诱因,诱因表现为劳累、运动、情绪激动、寒冷、饱餐、发热等。疼痛的部位为胸骨体的上段或中段的后方,也可以在心前区,心前区在左胸、乳头附近,大小是手掌范围。典型心绞痛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大约为1-3min。部分患者会有伴随症状,比如咽喉部疼痛、发紧,牙痛、左肩背放射痛。缓解的方式,患者停止运动、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可在1-3min之内缓解。心绞痛可以逐渐发生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疼痛频次较前频繁,甚至疼痛加重,缓解的时间逐渐延长,诱因会逐渐变为不明确的,后期发展为静息情况下也会出现心绞痛。部分患者有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比如有胸闷、气短、乏力。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为腹部症状,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相关症状,比如会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音频)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般称诱因,或者说危险因素,它没有非常直接的原因,大部分是综合原因的一种个体上的体现。我们分为可以改变的和不可以改变的,比如可以改变的一些发病的诱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还有早发的心血管病的家族史。什么是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一般是女性小于55岁,男性小于45岁发病就称为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不可改变的一些危险因素,比如年龄,如果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这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还有性别因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冠心病。另外还有遗传因素,比如家里有早发血管病家族史,本身就更容易获得后天得冠心病的机会。这就是我们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和可以改变的因素。
  • 心律失常有哪些临床表现(音频)

    心律失常有哪些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几个类型,包括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失常和节律不规则的心律失常。缓慢的心律失常,常见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主要是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心脏供血不足会出现胸闷、胸疼,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差,严重的会出现黑蒙,白天容易困或晚上吃完饭就想睡觉,肢体供血不足会有乏力的症状。快速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出汗,非常快的恶性心律失常可能也会有黑蒙、晕倒、晕厥的表现,包括猝死。不规则的心律失常,比如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时病人可能会感到脉搏不规则或者心跳有漏跳的感觉。当然,部分心律失常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比如经常见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