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早博吃什么中药最好(音频)

    早博吃什么中药最好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在临床上最常见包括两种类型:一、房性早搏;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对人体的影响相对比较少,数量也比较少,一般没有临床的症状。数量比较多的话,病人可能会感觉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这个时候可以应用的中药应该没有说最好,但是有用的时间比较久,临床效果比较确切的,包括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n室性早搏的治疗,如果数量相对比较少,5000次以内的,在治疗处理意见上与房性早搏是相当的。如果室性早搏的数量比较多,超过了24小时5000次,首先要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如果能确诊是功能性的早搏,一般来说会以西药治疗为主,中药为辅。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都可以服用,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 什么叫房性早搏(音频)

    什么叫房性早搏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性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0%以上的正常人都可以记录到房性早搏,通常情况下心跳是规则的,心跳的起源点是来源于窦房结,窦房结按照比较规则的频率发放冲动,当发生房性早搏的时候,就是有提前出现的心跳搏动,这个心跳搏动并不是来源于窦房结发放的冲动,而是心房异位起搏点发放的冲动,因此在心电图上可以看到有提前出现的P波,之后可以看到提前出现的QRS波形。房性早搏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症状是可以不需要治疗的,对人体的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如果房性早搏比较多,比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早搏已经超过了5000次以上,而且病人的有心悸、乏力等症状,可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者中成药,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治疗。
  • 心脏早搏属于心律失常吗(音频)

    心脏早搏属于心律失常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早搏是心内科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通常心跳每一跳之间,时间基本相等,也叫心率式匀齐。\n发生早搏时早跳一次和前一次心跳之间的间隔时间就会缩短,早跳后有一个代偿间歇,很多患者在有心脏早搏时,会感觉到代偿间歇,感觉心脏有停跳,或者感觉心悸、心慌的症状。\n如果感受有早搏,可以到医院做心电图的检查,或者做24小时的心电监测,了解早搏的性质以及早搏的数量,结合本人症状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治疗。
  • 窦性心动过速有什么症状(音频)

    窦性心动过速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大多是依据心电图进行诊断,而诊断标准是心率>100次/分以上,通常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是有诱因的。大部分在疾病的急性期、感染、发烧,或者运动后、情绪激动的时候带来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心动过速。病人通常会感觉到心悸、心慌、乏力、胸闷、气短,部分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和以前比会有下降的过程。还有部分患者没有太多的诱因,而是基础的心跳偏快,通常认为这部分人的交感神经活性普遍偏高。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正常状态的心率都超过100次/分,大多数病人会伴有活动耐量下降,仔细询问会有轻微活动就会感觉到气短等症状。
  • 窦性心动过速用什么药(音频)

    窦性心动过速用什么药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力心动过速一般会用减慢心率的药物,最常用的是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或倍他乐克,阿替洛尔和倍他乐克可以临时口服。一般服用药之后15-30分钟,心率就会有一个下降的过程。\n临床上大部分的窦性心动过速都有诱因,有的是因为生理性的原因,比如运动之后情绪激动,喝了浓茶和咖啡等,也有的是因为病理性的原因,比如发热、感染、甲亢、贫血、一些疾病的急性期,或者低血压伴有的心动过速。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最为重要,有的因为代偿性的心动过速,单纯的用窦性减慢心率的药物,效果非常有限。
  • 窦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病因(音频)

    窦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病因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很多,在临床上心跳>100次/分钟以上可以诊断为心动过速,心电图提示如果是窦性心律就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生理性;另一大类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也可以见于正常人当中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比较高,静息状态不活动,心跳>100次/分钟以上。还见于因为某些诱因导致的短时心动过速,比如运动后或运动当中,喝浓茶、咖啡后,还有部分就是所谓的病理性原因,在临床上任何疾病的急性期都有可能会引起心动过速。因为心跳本身就是生命的重要体征,身体的变化都会带来心跳的变化,最常见的比如感染、发热,在心脏病中很多心脏病的急性期也会伴有心动过速,比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急症,包括低血压的时候也会有继发的心动过速,所以出现心动过速还是要因人而异,根据情况来判断具体原因。
  • 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病因(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病因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发展的病理过程,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单独影响也可以共同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性别因素,在男性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男女的比例2:1。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3、遗传因素,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有动脉硬化,患者本人发生动脉硬化的概率会明显的提高,如果患有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糖尿病,危险因素合并存在或者是单独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也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4、性格,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长期紧张的状态和过度的压力、缺乏运动,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另外,临床上的疾病状态也可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
  • 动脉粥样硬化用药(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用药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另外一个是他汀类调脂药。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有一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也可以更换为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少一些,另外出血风险少一些。\n第二大类就是他汀类的调脂药物,它具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可以减少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或者使已经形成的斑块相对稳定下来,延缓它的进展。如果没有应用的禁忌症,这两类药物都应该长期应用。\n当然,如果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也要同时控制。吸烟的患者要戒烟,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进行降压治疗,应用降压药物。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血糖,将血压、血糖都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室间隔缺损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室间隔缺损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室间隔缺损的症状,依据缺损的大小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小型缺损,左向右的分流量比较少,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旁有收缩期的血管杂音。大型缺损,患者会有肺循环充血和体循环缺血的表现。体循环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儿童生长发育落后、消瘦、乏力、多汗。肺循环淤血,病人会表现为气短、喂养困难、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容易出现心衰的症状。心衰的症状主要是胸闷、憋气、气促,逐渐发展为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等。后期,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会出现声音嘶哑。长时间的大型室间隔缺损会导致右房、右室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会有右向左的分流,临床上会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病人会出现青紫逐渐加重。
  • 什么是心室间隔缺损(音频)

    什么是心室间隔缺损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仅次于房间隔缺损,发病率占第二位,主要是在左右心室之间存在一个直接的开口。室间隔的解剖上是由流入道、肌小梁部、流出道三部分构成,三者均与位于主动脉瓣下的一小片的膜状间隔相连接。根据室间隔缺损的边界构成可以分为三型,一型是肌型缺损,二型是膜周部缺损,三型为动脉瓣下的缺损。\n一型的肌型缺损是指缺损周边的均为肌肉的结构,可以位于以上三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部分。二型的膜周部缺损是指缺损周边除了肌肉结构外,有一部分是由房室瓣或者动脉瓣间延伸的纤维组织构成。三型为动脉瓣下的缺损,缺损的周边主要是以主肺动脉瓣延伸的结缔组织构成,仅见于流出道。根据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也分为小型缺损、中型缺损和大型的缺损,在临床上对于小型缺损来说,一般不会引起很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房室结构的变化不是很大,可以观察,中型以上缺损还是应该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