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 如何治疗妄想症(视频)

    如何治疗妄想症
    妄想症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一种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妄想是一种坚信,也坚信某种事情的不符合事实的存在。坚信的内容往往是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即和自己相关。如有人要害自己、有人要监视自己、自己被监视或自己是大人物,和个人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 如果是确定是妄想症,一定要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常用的抗精神病药要根据情况,合理的选用1-2种,一般首次选择1种,严重时可以选择2种进行系统治疗,且需要持续的过程。治疗过程中要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抗精神病药在使用剂量偏高时,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因此需要综合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寻找平衡状态,进行系统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具体的状况,可以辅助康复治疗、必要的心理治疗等。
    2023-08-02
  • 人格障碍类型(视频)

    人格障碍类型
    传统上常见的人格障碍包括偏离性人格障碍、非典型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回避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这是传统上可以出现的人格障碍类型,但上述类型在真正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很难进行清晰、绝对的鉴别和界定,所以在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即第11版,就不再强调对人格障碍具体分型。 人格障碍是精神科最复杂的一类疾病,因为该病有很多界限。一个人有的异常或某些性格特点是算是人格障碍的表现,或是可以接受的正常人的特点。一般的人格障碍没有截然界限和绝对标准,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和评估,综合其它信息做出判断,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对人格障碍的分型是相对的,而不是截然区分。
    2023-08-02
  • 老是想哭是什么原因(视频)

    老是想哭是什么原因
    老是想哭要自己先进行判断,最近想哭和平常哭泣的状态相比达到的程度。想哭是有一定原因、诱发事件,还是没有外界原因,没有听到不爱听的话,也没有受到刺激,只是在自己独坐时想大哭一场。如果存在这种体验,最常见于抑郁症发病的阶段,且是抑郁症发病阶段比较常见的症状,即感到很容易悲伤,有时想大哭一场,哭完后会得到短暂的放松。 如果总是想哭,最近表现明显超出自己认为正常、合理的范围,也要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感到情绪不高,要及时找专业人员就诊。
    2023-08-02
  •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视频)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比较多,按照药物研发或上市时间的先后顺序,常规分为第一代药物和第二代药物,具体如下: 1、第一代药物,又称经典药物或传统药物,还在使用的有奋乃静、氯丙嗪、舒必利等,还有氟奋乃静等长效针剂,在地方也在使用; 2、第二代药物,从时间上相对比第一代药物上市时间要晚,在80年代后期逐渐上市,第一个上市比较早的是氯氮平,后来的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现在都属于临床比较常用的药物,还有最新上市的鲁拉西酮、布南色林,这是去年刚刚上市,都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 这些属于抗精神病药物,不单治疗精神分裂症,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还有其它严重行为异常的患者,虽然现在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是有严格行为异常或思维内容比较偏激的,这种情况有时也可以使用,是目前常用的药物。
    2023-08-03
  • 精神分裂的症状(视频)

    精神分裂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也是非常复杂的疾病,不同患者具体表现有很大差别,一般是青壮年起病,最早可以在14-16岁表现出症状,多数是在20-30岁之间起病,这是发病高峰年龄段,典型表现是幻觉,主要是幻听,比如耳边听到有人在评论自己、命令自己做事情,或者几个人好像在议论自己,这是幻听的内容。还有思维障碍,包括妄想,坚信有人害自己或有人爱上自己等,或周围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坚信认为和自己有关系,这些都属于常见妄想的表现,有十几种之多,非常复杂。 另外是思维逻辑障碍,表达的内容前后逻辑性不符合基本常识,这些思维和情绪障碍最后表现在行为上面,还有行为明显异常,比较孤僻,不愿意与人接触或过分逃避,因为有些人妄想他人会害自己,情感表现也不够活跃,比平常要淡漠,这是精神分裂比较典型的表现。
    2023-08-03
  • 精神病会遗传吗(视频)

    精神病会遗传吗
    精神疾病本身不属于遗传病,但任何疾病的发生,不仅包括精神疾病,还包括其它疾病,都可能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不同疾病的关联程度也不完全一样。比较偏重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人格障碍,这些可能和遗传的关联度相对高一点,但是精神病不是遗传病,遗传病是上一辈得这个病,下一辈有一半以上或固定比例的人会得这个病,这是遗传病的基本定义。 精神病跟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不用过分担心,因为有很多患者说上一辈没有得精神疾病,为什么这一辈会得。生命现象有一定的复杂性,反过来推论,父母得这个病,生的孩子也不见得一定会得这个病,这是比较复杂的现象。
    2023-08-03
  • 自言自语是神经病吗(视频)

    自言自语是神经病吗
    自言自语要看什么样的状态、表现,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如果表情变化比较丰富、自然,患者会告诉别人自己自言自语的事情,解释的很清楚,该情况下一般不是病。 如果看表情,如伴有不自然的笑容,问患者在自言自语什么,患者不解释或解释不清,而且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同时其它方面的事情也受到一定影响,这时要警惕,必要时需到精神科找精神科医生进一步咨询。
    2023-08-03
  • 精神病可以完全治愈吗(视频)

    精神病可以完全治愈吗
    精神病在专业上是指几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严重脑病以后伴发的精神症状,比如癫痫以后出现精神症状等。这些精神病的治疗都较复杂,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但是有一部分患者能达到治愈。特别是双相情感障碍,在治愈比例中达半数以上。 而多数疾病不能完全达到治愈,只能减轻或者缓解部分症状,如果社会功能得到一定恢复,这时治疗再继续坚持正常生活功能,坚持维持药物治疗,患者能达到生活自理、自食其力的状态,该状态也是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残疾,需要家庭和社会照顾。
    2023-08-03
  • 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视频)

    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提到早恋,很多家长自然而然的态度是反对。如果认为孩子有早恋行为,建议先了解清楚表现,如果孩子只是这段时间和另一个男孩子或女孩子联系多一点,一起做作业或者一起出去做课外活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要听听孩子的想法,看孩子是怎么理解他(她)和另一个男孩子之间的关系,再做下一个判断。 如果孩子自己也认为确实就是男女关系性的喜欢,要进一步沟通想法,有时候是自然现象,只是每个孩子的表现的方式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含蓄一点,有些就是外露,只要没有其它严重的行为和后果,建议不要过于简单粗暴的进行干涉,多理解孩子。 另一个角度,如果孩子到青春期对异性表现出喜欢,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说明孩子开始进入到一个成熟阶段,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如果孩子认为确实是一种早恋性的行为,要严肃告知具体的底线,不能耽误学习,不能两个人过久的单独在一起,要有一定的交代和防范,其它情况就顺其自然,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2023-08-03
  • 心理疾病怎么治(视频)

    心理疾病怎么治
    心理疾病本身是很宽泛的概念,不同人讲的心理疾病具体含义可能差别很大,如果指一般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整对这些事情的态度,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能得到一定改善。该类心理疾病实际是指某种具体的精神疾病,按相应精神疾病的具体治疗原则进行,如精神疾病中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每个病人治疗原则和方案都不完全相同,都有各自治疗的基本要求和治疗方法、手段,药物也不尽相同,在医生明确诊断以后要进行相应治疗。 患者依赖酒或其他物质也是精神疾病的范围,这些疾病的治疗要对物质的使用进行控制,这是治疗内容之一。有时还需要用其它药物治疗,如果使用酒依赖比较严重,有戒断症状,还要进行生理支持等营养治疗,长期治疗也必须结合行为调控,以及周围客观条件的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恢复状态。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