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 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视频)

    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
    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如下: 1、浅静脉炎:表现为以沿浅静脉的解剖走行部位出现条索状的硬结或由浅静脉迂曲扩张成团的硬结、红肿、疼痛为主。游走性静脉炎,多由恶性肿瘤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 2、深静脉炎:指深静脉血栓,其形成主要与血管内的炎症反应相关,表现为肢体肿胀、增粗、疼痛、水肿、肌肉张力增高等。临床可做彩超、查血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2023-08-03
  • 体检的肛门检查查什么(视频)

    体检的肛门检查查什么
    肛门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也是重要的检查方法,检查项目根据检查方式不同而不同,常见检查如下:1、视诊:观察肛门周围有无痔团、湿疹、瘘口等。肛瘘患者通常在5cm以内的肛门周围区域,可以看到瘘口,外痔患者可以看到外痔痔团,肛门瘙痒患者可以观察到是否有湿疹,有无皮肤增厚等;2、触诊:包括指诊,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肛门狭窄,这时会出现排便困难。部分患者可能有肛门失禁,肛门失禁患者可能伴有肛门松弛、肛门括约肌不完整,需要检查肛门直肠情况。大概50%的直肠癌会发生在直肠下段,在做指诊时可摸到直肠下段肿瘤。如果在直肠内摸到肿块,可以怀疑是否有异常,这时要确定肿块大小、位置、活动度、质地等,做进一步肠镜检查,取活检确定性质。通常还可以摸到男性前列腺,女性子宫颈,属于人体正常生理结构;3、肛门镜检查:在直肠指诊后有时会给患者做肛门镜检查,进一步明确是否有肿物。
    2023-08-03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症状(视频)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神经根性疼痛、神经根性的肌张力障碍和肌力障碍、腱反射异常以及颈部症状。早期症状表现具体如下:1、神经根性疼痛:初期主要表现为眼神经根分布的放射过电样的疼痛,在咳嗽、打喷嚏、颈部转动时都会诱发疼痛,或者疼痛加重;2、神经根性肌张力障碍和肌力障碍:初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减退,乃至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等情况;3、腱反射异常:初期主要表现为腱反射亢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腱反射减弱乃至完全消失;4、颈部症状:颈椎局部有压痛,颈椎挤压试验阳性,以及颈部神经根牵拉实验阳性。
    2023-08-03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视频)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是单侧上肢窜痛感。很多患者描述像放电一样的感觉,由颈根部向上臂、前臂、手部放射。引起这种临床症状的病因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神经根因为压迫出现缺血、水肿等相应病理表现。神经根内张力增加以后,会出现异常放电、神经窜痛等感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窜痛有神经根分布的特点,不同节段的神经根受刺激以后表现的放射皮肤投射区域不同。临床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病变的节段部位,同时结合患者症状和临床表现以及查体结果,还要通过明确的颈椎影像学检查,如颈椎核磁,来判定是否神经根刺激症状来源于相应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所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是上肢放射痛。出现上肢放射痛症状的患者,是否是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还需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可以到相应专科,比如脊柱外科进行就诊,请相应专科医生进行临床诊断。
    2023-08-03
  • 肋软骨骨折与肋骨骨折的区别(视频)

    肋软骨骨折与肋骨骨折的区别
    肋骨本身是由真肋肋骨和肋软骨组成。肋软骨骨折与肋骨骨折的常见区别,有以下几种:1、人体胸部受到外伤,出现肋骨骨折的几率很高,虽然肋软骨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力情况下,也会出现骨折的情况,但由于肋软骨具有柔软性,因此骨折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2、由于肋软骨本身的特点,即使骨折不容易被发现,比如普通X光片无法看到骨折的肋软骨;3、肋软骨骨折给人体造成的二次损伤,通常较轻,比如肋骨骨折出现的血胸,或周围脏器损伤,而在肋软骨骨折发生时,上述情况发生较少;4、肋软骨骨折需要有效固定才能愈合,但固定方法可能会根据本身的坚固程度,而受到限制,比如用螺钉固定的方法,通常效果不是很理想。
    2023-08-03
  • 腱鞘囊肿症状(视频)

    腱鞘囊肿症状
    腱鞘囊肿症状主要是和腱鞘囊肿发生的部位以及腱鞘囊肿的大小密切相关。其表现为局部隆起光滑的包块,与表皮没有任何粘连,囊肿可以推动,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里面是有液体,可以有波动感。临床上80%的病人都是由于这个原因来就医的。腱鞘囊肿除了摸到囊之外,还会在囊周围摸到肌腱,即一个长长的条索状结构。如果腱鞘囊肿比较小,可能仅仅就是只摸到一个包。但如果囊肿比较大、内部液体很多、张力过高,就会产生胀痛症状。还有患者由于腱鞘囊肿产生部位非常特殊,如产生在神经的周围,产生了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从而因为神经血管压迫来就诊的患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生在腕管里面的腱鞘囊肿,因为腕管空间非常狭小,里面又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血管神经,当出现了囊肿时,会出现正中神经的压迫。
    2023-08-03
  • 做完腱鞘囊肿什么时候能走(视频)

    做完腱鞘囊肿什么时候能走
    做完腱鞘囊肿的手术之后,伤口通常在12-14天才能够拆线。但是腱鞘囊肿的生长部位处于脚背侧,对于负重没有太大影响,最大的影响可能是脚下地的时候,局部切口有一定张力,担心伤口裂开或活动之后伤口容易出血。对于做过这类手术的患者,建议在手术后早期3-5天之内,尽量避免脚踩地负重。如果要下床活动,用健康脚拄拐杖就可以正常活动。 一般在1周左右,伤口基本上已经初步愈合,伤口已经确保干净,包扎也比较轻薄,此时可以穿拖鞋适当踩地活动。最主要的是保持伤口干净,不要出汗、污染,定期到医院换药,检测伤口是否愈合正常。因为腱鞘囊肿做过手术之后,手术区域虽然做了局麻,手术切口也很小,但人体在手术创伤之后,容易引起局部肿胀,也不一定要把脚抬高。脚抬高有利于局部的消肿,但手术后轻度肿胀也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因噎废食,可以适当下地走路。
    2023-08-03
  • 骨刺与疼痛有什么关系(视频)

    骨刺与疼痛有什么关系
    骨刺是人体在劳损老化的过程中势必要产生的一种产物,大家不必一见到骨刺就非常害怕。骨刺像人年龄变老、白头发一样,一定会出现,不见得有骨刺一定会引起疼痛。有些部位的骨刺会产生症状,像最常见的膝关节骨刺、跟骨骨刺。由于骨刺对周围肌肉、筋膜、神经的刺激,会引起局部水肿,肌肉组织张力的增高,在行走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疼痛的症状,是由于骨刺对周围神经软组织压迫造成的,可以去对证治疗。有的时候在腰椎颈椎也会见到,在拍X光片的时候,病人会非常关切我有没有骨刺。在腰椎颈椎的骨刺如果不刺激神经,一般不会引起症状,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把骨刺去除,更没有必要去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
  • 断指再植后需要观察什么(视频)

    断指再植后需要观察什么
    断指再植术后需观察如下几方面: 1、观察肢体颜色:若颜色从红润变苍白,说明再植肢体动脉供血异常。肢体颜色从鲜红变暗红,表明再植肢体静脉系统出现瘀阻。从鲜红变灰白或花斑状,提示再植肢体毛细血管异常; 2、观察肢体温度:若再植肢体吻合动脉管径细小或数量不足,肢体温度可低于正常肢体温度2℃。温度低于正常值体温度3-4℃,说明再植肢体供血出现障碍; 3、观察肢体张力:若肢体张力突然降低,提示再植肢体动脉供血出现障碍。再植肢体张力高说明静脉回流受阻; 4、观察是否出现水泡:水泡由静脉回流受阻造成。
    2023-08-03
  • 左尺桡骨骨折多久能好(视频)

    左尺桡骨骨折多久能好
    桡尺骨骨折是指前臂的骨折,通常是摔伤而造成的。前臂有两根骨头分别叫尺骨和桡骨,影响着前臂旋转活动。对于前臂骨折,特别是有移位的前臂骨折,应积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通过前臂骨折的解剖复位和钢板坚强内固定的治疗以后,通常前臂早期旋转活动和功能恢复,都会比非手术治疗疗效要有明显改善。桡尺骨骨折经过手术复位和钢板内固定以后,患肢手和腕就可以进行早期旋转、持握等功能康复活动。桡尺骨骨折如通过非手术治疗进行闭合复位,石膏或支具固定通常需要6-8周产生初步骨痂,才能出现初步骨折愈合,再进行前臂功能活动。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