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鹏

  • 双下肢水肿的原因(视频)

    双下肢水肿的原因
    双下肢水肿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很多病人都是由于发现下肢腿肿后来医院就诊的。导致双下肢水肿的原因非常多,在疾病因素上,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脏疾病:当发生心力衰竭时,尤其右心功能不全时会导致水肿现象的发生,又特别容易发生在身体下垂部位,所以下肢水肿很常见,需要完善心脏超声、BNP的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心力衰竭; 2、肾脏病:比如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情况; 3、双下肢血管疾病:比如发生下肢动脉的问题,或者下肢静脉存在血栓,也有可能出现下肢水肿; 4、各种原因的营养不良,肿瘤等因素所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均会出现双下肢水肿。
    2023-08-02
  • 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原因(视频)

    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原因
    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原因,最为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会累及靶器官,容易造成心力衰竭、高血压肾病、肾功能衰竭。过高血压影响到大脑,会出现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会影响全身动脉,当血压过高时会造成动脉撕裂,而发生主动脉夹层。除了高血压因素以外,主动脉夹层撕裂原因还可以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如果存在于主动脉,并且造成局部的主动脉病变,非常容易发生变异而发生夹层。主动脉溃疡性疾病也可以导致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或者其他发育异常,都可以出现类似情况。如果发生主动脉夹层,必须要及时就诊,因为主动脉夹层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类疾病。主动脉夹层撕裂患者会出现剧烈、持续不能缓解的撕裂样疼痛感,可以有双臂血压测量时不对等的情况,通过主动脉CTA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023-08-02
  • 什么情况做冠状动脉造影(视频)

    什么情况做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主要目的是为了看清楚心脏的冠状动脉,它是一个较为常见和普遍的检查方法。因为现在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冠心病指的就是冠状动脉内由于狭窄或堵塞导致血流不能正常灌溉心肌,从而引发心肌出现缺血。因此,如果怀疑存在冠心病时,就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怀疑冠心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电图出现ST-T的动态改变,或者抽血查心肌酶时,出现心肌酶的升高,这种情况是必须要通过冠脉造影来明确血管的情况; 2、有部分人群,出现劳力相关的心绞痛或者不稳定的心绞痛,如果有心绞痛明显加重的情况时,要通过冠脉造影来明确。 所以总体来说,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2023-08-02
  • 支架对心脏损伤有多大(视频)

    支架对心脏损伤有多大
    支架对心脏基本没有损伤,因为支架本身是起到治疗目的的医疗器械,当发生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血管严重狭窄时,需要通过支架植入血管,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如果长期心肌缺血,反而容易对心肌造成损伤,比如突然血栓形成,发生心肌梗死或慢性缺血,造成缺血性心肌病。而支架植入以后,能够较好地解决心肌缺血的问题,使心肌损伤不再出现。因此,对于严重的冠心病,特别是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发现存在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需要遵从医嘱进行相关治疗。除心脏支架的植入外,还需进行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并且需要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使疾病更快的康复。另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前往门诊随诊,定期复查关键的血液指标。
    2023-08-02
  • 出现胸痛一定是心血管病吗(视频)

    出现胸痛一定是心血管病吗
    胸痛表现不可断定为心血管病,虽然胸痛是心脏病较为典型的症状,心脏出现不适时,最主要表现是心前区部位或整个胸腔部位出现疼痛、紧缩、憋胀或胸闷感,还需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心血管疾病存在自身特定属性,即发病急。不及时治疗可能预后较差。出现胸痛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去除外心血管疾病。 但是其它疾病可能也会出现胸痛,例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胸膜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例如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剑突下不适症状,可以出现胸痛,肋骨、肋软骨、胸膜以及肌肉病变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与以上疾病相比,心脏病是需要重视的一类疾病。出现胸痛,尤其中老年人群出现胸痛时,需要就诊除外心血管疾病。
    2023-08-02
  • 儿童心肌炎能治好吗(视频)

    儿童心肌炎能治好吗
    儿童心肌炎是儿童心血管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当人体被病毒感染之后,部分病毒有噬心肌的作用,特别容易侵害心肌,造成心肌出现损伤。心肌炎是非常重要的疾病,因为它可轻可重,有些人可能仅仅表现为心律失常,或者心跳过快,而严重时甚至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如果是病毒所导致的心肌炎,则是自限性疾病,因为病毒往往感染周期在1周左右,过了1周之后,病毒的毒力下降,心肌损伤如果能通过及时治疗把它降到最低,这类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2023-08-02
  • 射频消融手术是什么(视频)

    射频消融手术是什么
    射频消融手术是心内科操作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治疗心律失常类疾病,比如频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房性早搏、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扑或者房颤,这类疾病都可通过射频消融进行治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例,它的发病机制是心脏中出现一条旁路,心电在传导过程中有可能按照旁路去进行传导,导致疾病的出现。射频消融通过导管技术对这条旁路进行消融,当消融掉后,心脏的电传导就不会沿着旁路进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这是对心律失常疾病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2023-08-03
  • 小孩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心肌酶主要是通过抽血的方法来检测心肌是否受到损伤。目前心肌酶可以检测到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或者较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发现心肌是否受到损伤。 对于儿童,在抽血检查时发现有心肌酶升高,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就是心肌炎。心肌炎指的是病毒、细菌等常见病原体侵入到人体之后,寄居在心肌的部位,造成心肌发生损伤和坏死。当心肌出现损伤坏死后,抽血检查时就可表现为心肌酶的升高,所以心肌炎最主要的是要尽早诊断和尽快治疗。
    2023-08-03
  • 心源性猝死前兆(视频)

    心源性猝死前兆
    目前猝死这个名词并不少见,在身边经常可听到猝死病例,在猝死的病因上,心源性猝死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心源性猝死往往是由于一定疾病所诱发的,这些疾病包括心肌缺血问题、瓣膜问题、心肌发生病变,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情况,当诱发心律失常之后,就有可能突然出现心源性猝死,所以心源性猝死在发生之前往往是猝不及防的。 针对这类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日常对心脏的检查,比如定期的心电图检查,针对冠状动脉瓣膜和心脏功能的检查,或者抽血查心肌酶。一旦有胸闷、心悸、气短等不适时,不可把这些小的症状放过,及时明确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2023-08-03
  • 大面积心肌梗死怎么处理(视频)

    大面积心肌梗死怎么处理
    如果明确诊断大面积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关的治疗。治疗主要是及时开通血管,只有血管开通后去除血栓,才能最大程度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大面积心肌坏死进一步加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果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药物溶栓治疗,但归其根本,仍然是尽量解除血栓、恢复血流。并且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血流恢复。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所以在治疗的同时,应当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针对可能出现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因素,及早干预和预防。大面积心肌梗死发生以后,患者疼痛症状非常明显,甚至一旦发生就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状况,还要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