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 两个月宝宝有眼屎眼泪怎么回事(音频)

    两个月宝宝有眼屎眼泪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两个月的宝宝出生以后有眼屎、眼泪,没有外部的明显刺激,绝大多数都是泪道阻塞所引起,是由于出生的时候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或者出生的时候鼻泪管下端黏膜皱襞出现残留,也就是眼泪不能通过泪道流入到鼻腔里,从而出现流泪的症状。泪囊里面如果有继发性感染,就会出现黏液性、脓性的分泌物,也就是常说的眼屎,叫做新生儿泪囊炎。\n大多数患儿随着年龄增长,随着鼻泪管的发育,下端大部分都会自行开通。当然也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比如局部按摩的方法来帮助下端开放,具体方法是将食指放在泪囊区,进行有规律的按摩、挤压,每天3-4次,每次挤压20余下,挤压以后可以滴抗生素眼药水,比如托百士滴眼液,坚持治疗几周以后,大部分鼻泪管下端会开放。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建议在宝宝3-4个月大的时候,到医院行泪道探通术治疗。
  • 小孩戴防蓝光眼镜好吗(音频)

    小孩戴防蓝光眼镜好吗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不建议孩子戴防蓝光眼镜,防蓝光眼镜更多用于工作上长期使用手机或者电脑屏幕的人,现在也没有证据明确显示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强度可以对眼睛造成伤害。建议长期工作的人可以减少蓝光照射,有可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减少了蓝光以后,色光谱并不是全光谱,色觉上会有稍微的改变,对眼睛不利,建议儿童眼睛接受全光谱的照射。另外,蓝光也分有益和有害,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戴的蓝光眼镜不合格,所有蓝光都屏蔽掉,对眼睛也不好。\n有很多家长说宣传蓝光眼镜可以防止近视,这没有科学的说法,很多人说戴眼镜以后能舒服,并没有相关性,它可以降低光亮,可能会感觉舒服,但是并不能预防近视。预防近视更多的还是要注意少近距离用眼,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多进行户外活动,这些对预防近视才起到真正效果,是有用的方法。
  • 满月宝宝眼睛老流眼屎怎么办(音频)

    满月宝宝眼睛老流眼屎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满月的宝宝眼睛老是有眼屎,如果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刺激,很有可能的是泪道阻塞所引起。由于出生的时候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或者出生的时候鼻泪管下端黏膜皱襞出现残留,导致下端管道没有完全形成管道化,也就是眼泪通过泪道不能流入到鼻腔里,就会形成流泪的症状。当泪囊有继发性的感染,出现黏液、脓性分泌物的时候,也就是常说的眼屎比较多,这时叫做新生儿泪囊炎。\n大多数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鼻泪管的发育,下端大部分会自行痊愈、开通。当然也可以借助局部按摩的方法帮助下端开放,具体的方法是将食指放在泪囊区进行有规律的按摩和挤压,每天3-4次,每次可以挤压20余下,按摩完以后可以滴抗生素药水,比如托百士滴眼液。坚持治疗几周以后,绝大部分患儿的鼻泪管下端会开放。如果上述保守治疗无效,在宝宝3-4个月的时候,建议到医院行泪道探通术治疗。
  • 新生宝宝一个眼睛流泪怎么回事(音频)

    新生宝宝一个眼睛流泪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新生的宝宝一个眼睛流眼泪,最多见的是泪道阻塞,也就是出生的时候鼻泪管的下端没有发育完全,或者是出生的时候鼻泪管下端有黏膜皱襞残留,导致泪水不能通过泪道流入到鼻腔中,从而引起了流泪的症状。有些人泪囊有继发感染,还会出现黏液性的脓性分泌物,也就是眼屎比较多。\n大多数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鼻泪管下端发育会自行痊愈、开通,也可以用局部按摩的方法帮助开通,具体的方法是将食指放在泪囊区,进行有规律的按摩和挤压,一般每天3-4次,每次挤压20余下。每次按摩完以后,可以滴抗生素眼药水,比如妥布霉素滴眼液,一般坚持治疗几周以后,绝大部分患儿鼻泪管下端会开放。如果上述治疗无效,一般在宝宝3-4个月的时候,就要考虑泪道探通术来治疗。
  • 孩子老是频繁眨眼睛是什么病(音频)

    孩子老是频繁眨眼睛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孩子频繁眨眼睛的具体病因,可能还是建议到医院去做相关的进一步的检查,最常见的是三大类的疾病,具体如下:\n1、局部有明显的刺激因素:比如局部的炎症,有异物存在或者是有倒睫毛,摩擦角膜而造成不适感,所以频繁的眨眼睛。\n2、过敏因素:有可能是常见的过敏性结膜炎,很多孩子到了季节以后,除了眨眼睛、揉眼睛,要询问有没有鼻子发痒、打喷嚏、流清鼻的症状,如果有,考虑是过敏引起,要做相应的对症治疗。\n3、眼部疲劳:常见的眼部检查以后,没有发现明确的病因,就是眼睛也没有倒睫毛,也没有其他的症状,就是不停的眨眼睛,考虑可能是由眼部疲劳引起,提示可能用眼过度,看东西时间过长、过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等等,可能有近视的一些前兆表现。\n4、习惯性眨眼:还有可能是眼部没有问题,但是一些炎症的刺激或者是疲劳好了以后,形成了习惯性的眨眼,比较少见,主要是上面三部分原因比较常见。
  • 婴儿泪道阻塞按摩手法(音频)

    婴儿泪道阻塞按摩手法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大多数患儿的泪道阻塞,是随着生长发育,鼻泪管下端会自行的开通痊愈,如果想要早期的开通,可以使用局部按摩的方法,具体的按摩方法就是,按摩前家长要洗干净双手,不能留指甲,以防对眼部皮肤造成伤害,新生儿一般采用仰卧位,一个人固定宝宝的头部和四肢,另一个人要用食指从鼻根部泪囊区,顺鼻翼向下挤压,要进行有规律的挤压,效果比较好。\n家长既要用力度,又不能力量过大而损伤皮肤,一般每天可以3-4次,每次按摩20余下,如果有分泌物,可以按摩完以后滴抗生素的眼药水,比如托百士,一般坚持几周以后,大部分的鼻泪管下端都可以开放。
  • 宝宝一只眼睛老流眼泪还有眼屎是怎么回事(音频)

    宝宝一只眼睛老流眼泪还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宝宝出生以后,一个眼睛老是流眼泪,而且还有眼屎,最常见的就要考虑泪道阻塞,因为出生以后,可能鼻泪管下端的发育不完全,或者出生的时候鼻泪管的下端黏膜皱襞残留,导致了流泪的现象。如果泪囊有继发性的感染,还会出现眼屎,也就是黏液或脓性的分泌物。\n大多数患儿随着生长,鼻泪管下端会自行开通治愈,也可以局部按摩来帮助下端开放,按摩的方法是将食指放在泪囊区,进行有规律的按摩和挤压,每天3-4次,每次20余下,按摩完以后,可以滴用抗生素药水,比如妥布霉素滴眼液,一般坚持数周以后,大多数下端会自行的开放。如果上述的保守治疗没有效果,一般在宝宝3-4个月大的时候,就要考虑泪道探通术,人为的将下端捅破,形成通畅的效果。
  • 儿童验光散瞳需要注意什么(音频)

    儿童验光散瞳需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儿童验光散瞳一般使用的药物有三种,它们的作用和目的基本相同,最主要的是维持的时间不一样,维持时间最长的是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三周以后药效才会散去,所以在使用期间有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如下:\n1、遮光:瞳孔散大以后会怕光、看近困难,所以散瞳期间不要近距离的用眼,或者看书、电脑、手机,长期的使用不好,也不建议。外出的时候要避免强光的刺激,因为瞳孔散大以后不能自主的调节,所以户外可以戴太阳镜、遮阳帽。\n2、用药后压迫内眦:有少数儿童散瞳以后,会出现颜面部的潮红、口渴、发热,甚至头疼、恶心、呕吐,或者出现一些眼睑水肿、兴奋的情况,考虑是阿托品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来,最主要是儿童吸收过多,所以每次点了药物以后,用手要压迫眼睛的内眦部5-10分钟,以减少吸收,大部分都会随着时间自行消失。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第一时间的带孩子到医院,去做一下相关的检查。
  • 两岁宝宝视力正常范围(音频)

    两岁宝宝视力正常范围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两岁宝宝的视力通常可以达到0.4以上,但其实大家都知道,一般人的视力1.0及1.0以上称为是正常视力,为什么只有0.4的视力也不一定认为异常,因为孩子一般到8-9岁的时候,视力才能发育到成人的水平,也就是8-9岁以后,视力应该在1.0或1.0以上,8-9岁以前并不能达到1.0,也并不认为就是异常。\n孩子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视力下限,只有视力的检查结果达不到年龄段相应的视力下限的时候,才能考虑视力发育可能有问题。通常一岁的时候可以达到0.2,两岁的时候就0.4以上,三岁的时候一般是0.5以上,四岁的时候可以达到0.6以上,五岁及以上的可以达到0.8以上。
  • 孩子视力下降怎么办(音频)

    孩子视力下降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鹏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孩子视力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发生了近视,所以首先要规范的散瞳验光,来区别到底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经过散瞳以后视力会恢复,如果是真性近视,目前没有研究表明,有任何方法可以使真性近视回退到正常状态,这个不可能,就要想办法来控制近视的发展。因为近视一旦发生,真性近视不会回退,而且一般到18岁以后,度数基本才会稳定。\n孩子18岁以前就要想办法来控制度数的增长,目前比较推荐的有效方法是角膜塑形镜,也就是OK镜,还有低浓度阿托品、补光仪、离焦软镜、离焦框架眼镜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近视的度数、接受的程度,还有家庭的条件,来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