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媛

  • 如何预防甲型肝炎?(音频)

    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讲解医师:孙静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途径,也就是消化道传染的疾病,所以预防方面要做到以下几条:第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很重要,食品要高温加热。在一般情况下,加热一百度一分钟就可以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一些可能带有致病菌的食物,比如贝类的螃蟹、螺蛳、毛蚶等等,一定要煮熟煮透,杜绝生吃。第二、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流行和爆发。第三、对于甲肝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已经流行甲肝的学校、医院、家庭或其他成员当中,要及时给予丙种球蛋白的注射,注射时间越早越好。第四、如果发现甲肝病人应该及时的进行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已经确诊的甲肝患者要进行隔离,隔离时间要不少于发病后三周。
  • 甲型肝炎的症状表现(音频)

    甲型肝炎的症状表现
    讲解医师:孙静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甲型肝炎一般都是急性起病,发病初期病人会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呕吐、小便颜色深黄,同时会出现皮肤(黄染)、巩膜(黄染)、黄疸、肝区痛、肝脏肿大,部分患者还有脾脏肿大。症状一般持续两周左右,两周到三周以后黄疸逐渐消退,临床症状好转。在出现临床症状的同时伴有肝功生化指标的异常,转氨酶一般超过正常值的十倍以上。
  • 甲型肝炎的治疗方法(音频)

    甲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孙静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的疾病,一般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早期强调卧床休息,食欲明显减退的患者可以静脉点滴葡萄糖,同时配合一些保肝护肝的药物。肝损伤严重的可以静点保肝药物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等。症状较轻的也可以口服保肝药,像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
  •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音频)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讲解医师:孙静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病毒性肝炎是由5种是嗜肝病毒感染肌体导致的肝脏,以肝脏炎症坏死为主的一组的疾病。目前,我们已经比较清楚的了解例如这种5种病毒,就是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这5种嗜肝病毒引起来的肝脏损伤,我们称之为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发现了病毒性肝炎以后,我们应该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根据病毒性肝炎的不同病源,我们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希望患者能够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及时的诊治。
  • 什么是慢性肝炎?(音频)

    什么是慢性肝炎?
    讲解医师:孙静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所谓慢性肝炎就是肝功异常反复发作,病程超过半年以上。当然慢性肝炎,可以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既可以引起急性肝炎,也可以导致慢性肝炎。另外,自身免疫性的因素,或者药物性的因素都可以导致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以上的肝功能反复异常,这样的病人我们就称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需要长期的正规治疗,如果不干预,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
  • 脂肪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音频)

    脂肪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讲解医师:孙静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脂肪肝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首先是肥胖者容易患有脂肪肝。肝内脂肪的堆积程度和体重是成正比的,大约30%到50%的肥胖者合并有脂肪肝,重度肥胖的脂肪肝发病率高达65%以上。一般肥胖的人体重如果控制以后,体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肝内脂肪的含量也会随之减少或者消失。第二,长期喝酒、长期嗜酒的患者,酒精性脂肪肝。饮酒以后90%以上的酒精代谢是在肝细胞内完成的。酒精的代谢产物对肝脏、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并且它还可以促进肝细胞内脂质的沉积,所以长期嗜酒的人发生脂肪肝的概率很高。第三,快速减肥。快速减肥也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快速减肥的人禁食或者过分的节食,它会引起短期内脂肪分解大量增加,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第四,糖尿病性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当中大约有50%的人都合并有脂肪肝,尤其是成年的糖尿病患者,这些人往往是体重比较超重、肥胖者。肥胖和脂肪肝有很重要的相关性,原因就是糖尿病导致的脂肪肝。第五,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肝脏脂肪变性,也可以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使肝细胞脂肪堆积。像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等等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第六,感染的因素。比如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患者可能过分的限制活动,或者长期吃一些高糖的、高热量的饮食就容易合并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还有就是结核、还有一些细菌性肺炎等等感染的时候也可能同时伴有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所以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 乙肝表面抗原<0.05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肝表面抗原<0.05是什么意思
    一般乙肝表面抗原的数值阴性参考范围在0.00-0.05ng/ml。如果乙肝表面抗原的数值检测结果<0.05ng/ml,视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说明现在机体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不能仅依靠乙肝表面抗原这一项检查结果进行疾病判断,一定要结合乙肝五项的其他四项结果综合分析。如果乙肝五项的五个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对乙肝病毒也没有免疫力,应尽量接种乙肝疫苗。如果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核心抗体、E抗体、表面抗体呈现阳性,说明既往曾经感染乙肝病毒,而后病毒又被清除,现在已经产生保护性的抗体。所以在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时,一定要以乙肝五项的五项结果综合判断分析,不能单纯依靠一个指标,判断目前的情况。
    2023-07-30
  • 总胆红素23多严重吗(视频)

    总胆红素23多严重吗
    血清总胆红素的最高数值一般不超过20μmol/L,如果总胆红素达到23μmol/L,说明比正常值的最高线稍稍偏高,不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导致胆红素偏高的原因,结合肝功生化中转氨酶的水平进行判断。如果肝功生化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有明显升高,同时伴有胆红素升高,可能说明肝脏存在损伤,需要再进一步检查肝损伤的原因。如果肝功生化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都正常,只有总胆红素偏高,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还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存在先天性代谢性的胆红素异常增多症,由于机体肝细胞中代谢胆红素的酶相应减少或酶的活性低,导致胆红素偏高,这种情况没有明显的肝损伤,只表现为总胆红素偏高,而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还有就是在抽血送检标本的过程中,如果血液在试管中震荡得比较剧烈,可能会发生红细胞的溶解破坏,有可能也会导致总胆红素偏高。所以如果不存在明显肝损伤的情况,建议可以过1个月或者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复查。总之,对于胆红素偏高的情况,需要仔细分析原因、定期复查。
    2023-07-30
  • 蛔虫药什么时候吃合适(视频)

    蛔虫药什么时候吃合适
    得了蛔虫病以后,病人会有阵发性的腹痛,有时还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症状。如果通过大便的常规检测,一旦查出来这些症状是由于蛔虫感染导致的,查到虫卵是阳性的,或者病人有排出蛔虫的病史,确诊是蛔虫疾病导致的这些症状,可以吃驱虫药。驱虫药服用的时间最好是在空腹时,比如饭前10-30分钟或者是晚上睡觉前都算空腹,空腹的时候胃肠道没有食物,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另外夜晚也是蛔虫较活跃的时候,这时用药效果较好。
    2023-07-31
  • 败血症早期特征(视频)

    败血症早期特征
    败血症往往是由于机体的原发病灶感染没有控制好、没有控制住,病毒侵入血循环导致细菌全身播散的情况。病毒侵入血循环以后可以大量繁殖,并且产生代谢产物和毒素,引起一些相应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比如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高烧、恶心、呕吐、头疼等,早期往往是原发病灶症状。比如有些人的败血症是由肺炎感染而得的,早期有呼吸道感染、肺炎症状,咳嗽、发烧等症状。由于感染没有及时控制,细菌侵入血流导致全身感染,或者局部有化脓性病灶、有感染灶,没有控制住细菌侵入血流,造成全身的败血症,所以早期往往是局部感染的症状。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