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

  •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视频)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是患有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或脑缺血、缺氧性疾病,且通过头颅磁共振或头颅CT检查。 确认脑部存在缺血或出血灶,同时伴有脑卒中症状如偏瘫、失语、偏盲等以及认知、智力功能下降,影响日常正常生活,可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临床诊断时需与非血管性痴呆、原发性痴呆或精神障碍等相鉴别,如阿兹海默性痴呆、震颤性痴呆等。
    2023-08-01
  •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视频)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脑血管疾病相应症状,如偏瘫、失语、偏盲、视野缺损等,同时伴有痴呆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定向力差、计算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下降、语言功能下降、运用能力下降、行为改变(即本能突出)、自控能力改变、视野空间缩小等,且症状呈阶梯性进展加重,具有一定波动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2023-08-01
  • 老年痴呆有几种类型(视频)

    老年痴呆有几种类型
    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等多种类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类型,约占痴呆人数的55%。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好发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失用、失认、失语,空间结构障碍及执行能力下降,还会有精神行为异常,临床根据认知功能下降程度分为以下三期: 1、发病后的1-3年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即很容易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但对从前的事情记得很清楚,此外对新事物的分析、思考、判断等综合能力下降; 2、发病2-10年为中度痴呆期,此时远记忆力下降,包括时间及空间能力均下降,定向能力出现障碍,性格发生改变,可能出现迷路情况,或者平时穿着讲究的病人,突然出现穿衣服邋遢的表现,行为与以前不一样; 3、病情进一步进展发展至中晚期,患者可出现较多幻觉、妄想及攻击性行为,如打人、骂人等行为,此时记忆基本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到后期完全不能活动,需留置导尿管,患者最终可能死于感染或褥疮等并发症。
    2023-08-02
  • 老年痴呆后期主要表现(视频)

    老年痴呆后期主要表现
    老年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等多种类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类型,约占痴呆总人数的55%。阿尔茨海默病是神经系统变异性疾病,好发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晚期患者可表现为远期记忆力下降、执行能力下降、失用、失认、失语、时空间结构障碍,如不认路等,超过70%的痴呆患者在发病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异常,如打人、骂人等,疾病进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轻度痴呆期:患者经常遗忘最近发生的事情,出现时间及地点定向障碍,判断能力及理解能力下降; 2、中度痴呆期:近期或远期记忆出现遗忘,时间、空间能力下降,不能自己出门,甚至忘记回家的路,出现失语、失用等情况,情感变得急躁,容易出现幻觉、妄想,患者偶尔出现尿失禁; 3、重度痴呆期:患者完全依赖看护人,记忆功能明显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完全不能言语、偏瘫卧床。
    2023-08-02
  • 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视频)

    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患者的年龄是在80岁以上,这种情况很常见,属于老年性脑血管闭塞性质的改变,一般情况不太严重;如果在40-50岁的时候就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就是较为严重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因为越年轻的患者越早出现这类症状,说明血管质量较差,一旦年龄增长到60-70岁,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脑梗死,一定要积极进行预防。一旦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则会出现一系列的严重症状,如偏瘫、失语,甚至是植物人,更严重的导致死亡。因此,对于腔隙性脑梗死,如果年龄在50岁以下,一定要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治疗方案。
    2023-08-02
  • 年轻人会患认知障碍吗(视频)

    年轻人会患认知障碍吗
    大脑具有复杂的结构,负责人体的高级智能活动,任何损伤脑组织的因素都可能影响认知功能。针对认知障碍,首先需要了解认知障碍,何种因素会引起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是指与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相关的大脑的高级智能活动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的学习及记忆障碍,同时还会伴有失语、失认、失用等病理改变。认知障碍的隐蔽性很强,容易被人们忽视,不光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实还会发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上。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再加上部分年轻人生活习惯不规律,包括抽烟、喝酒、熬夜等都会透支个人精力和大脑,为认知障碍埋下了隐患。再加上现在脑卒中、脑动脉瘤等疾病的发生也逐渐年轻化,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的表现,影响患者在病后的回归社会。因此也要通过专业的康复医师的评定,来早期发现隐蔽性认知障碍及轻度认知障碍,达到早期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2
  • 认知障碍患者的表现(视频)

    认知障碍患者的表现
    认知障碍是指与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活动加工过程出现了异常,从而会引起严重的学习及记忆障碍,同时还会伴有失语、失用、失认等病理过程。任何引起大脑皮质功能和结构改变的因素,都会导致认知障碍。最常见的认知障碍,比如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常出门忘带钥匙等,或者以前熟悉的人模样,现在遗忘。其次执行能力的障碍,比如以前经常做的一件事情,现在无法顺利完成,或者患者不能够按照正常的顺序穿脱衣服。还有在生活中会出现计算力或者理解能力的障碍,比如患者不能够出门购物,或者与售货员交谈的时候出现理解的障碍。再有一方面就是认知功能还会涉及到语言功能的问题,还有书写方面的一些障碍、执行力、行为改变、思维判断等方面的功能障碍。比如患者出门会迷路,熟悉的地方经常找不到。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情志方面的改变,早期会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比如老人会去和孩子抢零食,后期还会有焦虑、抑郁、性格的改变,变得狂躁或者抑郁等。 所以出现这些表现以后,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于早期发现病情,接受早期的治疗。
    2023-08-02
  • 肝癌晚期脑转移症状有哪些(视频)

    肝癌晚期脑转移症状有哪些
    肝癌晚期脑转移的症状包括颅内高压症状、局灶性压迫症状和体征、弥漫性脑膜转移,具体如下: 1、颅内压增高: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即颅内压增高三联征; 2、局灶性压迫症状和体征:肿瘤压迫脑的功能区可能会引起肢体感觉障碍,表现为偏瘫、肢体无力、颅神经麻痹,还会出现失语、癫痫发作、抽筋的症状。如果出现脑疝,压迫生命中枢,可能会出现心跳、呼吸突然停止; 3、弥漫性脑膜转移:表现为中风样发作和脑膜刺激征,属于比较罕见的肿瘤转移情况。如果患者合并肝功能衰竭,可能会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需要与肝癌脑转移进行鉴别。肝昏迷通常表现为震颤、嗜睡、昏迷等症状,通过检查颅脑CT和磁共振可明确诊断。对于脑膜弥漫性转移的患者,诊断比较困难,有时需要进行脑脊液的检查。 肝癌脑转移为肝癌晚期,预后较差,治疗包括放疗、降低颅内压以及系统的综合治疗。
    2023-08-02
  • 脑血栓的后遗症(视频)

    脑血栓的后遗症
    75%的脑血栓病人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根据病情表现而决定。如部分病人可能存在失语,特别是表达性失语或理解性失语病人,后遗症可能较为严重,难以恢复,因为言语是人类高级中枢,所以恢复较为困难,但只要有毅力,坚持锻炼,有部分改善的可能性。此外,较严重的后遗症是肢体瘫痪,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或脑干梗死病人,可能均遗留偏瘫后遗症、运动障碍,无法下地行走,可能需要家人照料。 部分病人可能存在吞咽困难,可能需通过鼻饲、长期胃管给予胃肠道营养,以维持营养所需。部分病人可能遗留肢体麻木,特别是丘脑梗死病人,可能运动并无问题,但主要感觉为存在不适,偏侧肢体或一侧肢体存在表达不出的不适,而此类感觉障碍也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恢复存在一定困难。部分病人可能表现是关节疼痛,因肢体瘫痪后关节挛缩,肢体表现疼痛,如关节疼痛,肘关节活动后较为疼痛。
    2023-08-02
  • 脑血栓和脑溢血的区别(视频)

    脑血栓和脑溢血的区别
    脑血栓和脑溢血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脑血栓指大脑内的血管血液流动受限,引起血管梗死,称为脑梗死。脑出血指脑实质内的脑血管破裂,血从血管流入到脑实质。两者并不相同,一个是血管堵塞,一个是血管破裂。 两种疾病起病形式也并不相同,脑梗死通常在安静情况下起病,如病人睡觉,晨起发现偏瘫,这种病人通常考虑脑梗死可能性较大。脑出血病人多于活动中起病,如进行体力劳动,甚至部分病人可能在用力排便时发生偏瘫,这种病人考虑脑出血可能性较大。 脑出血病人是运动中起病,起病比较急,发病迅速,很快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昏迷,病情进展比较快,多数考虑是脑出血。脑梗死病人起病相对脑出血缓慢,可能病人先表现为肢体轻微瘫痪,经过几个小时甚至2-3天,病情仍在加重,该部分病人考虑脑梗死的可能性大。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