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

  • 乙型脑炎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乙型脑炎后遗症有哪些
    乙脑后遗症与病情轻重程度有关,大部分轻度乙脑患者预后较好,脑损伤较严重的患者治愈后,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常见为偏瘫,即失语;严重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尿潴留或其他并发症。部分轻度后遗症患者,3个月内可逐渐恢复,但10%患者后遗症将形成永久性并发症,出现终生残疾。乙脑又称为大脑炎,大脑炎后遗症会出现严重的痴呆、终身瘫痪等。
    2023-07-30
  • 房颤临床表现三个特点(视频)

    房颤临床表现三个特点
    房颤(医学中全称为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不同患者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如下:1、心慌、胸闷:自我感觉是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以往合并冠心病,可能会引起胸闷、胸疼感。如果合并心力衰竭或者其他的心脏疾病,可以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出现晕厥,是房颤主要的临床症状;2、栓塞:是房颤目前较大的危害,从医学上称为体循环栓塞。由于从心房里面长的血栓,脱落会随着血流发生堵塞,容易堵塞脑部,称为脑卒中。轻的脑卒中会出现偏瘫、失语,严重的可能会致死,脑卒中是房颤比较严重的临床表现。临床上也可以栓塞到其他脏器,比如肝脏、脾脏、肾脏、下肢血管,发生栓塞后,会出现相应脏器缺血的症状,比如肝脏栓塞、肾脏栓塞,可以引起肝功能、肾功能异常,下肢栓塞可能引起下肢疼痛,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出现缺血、坏死,甚至截肢等;3、房颤:部分病人会影响远期预后,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减少预期寿命。如果微小栓塞反复栓塞大脑,虽然没有引起明显偏瘫、失语等症状,但长期反复栓塞后,可以引起认知功能降低,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患病风险,严重影响病人以及远期预后。
    2023-07-31
  • 房颤会不会脑梗塞(视频)

    房颤会不会脑梗塞
    房颤可以发生脑梗塞,准确应称为脑栓塞,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据文献报道,房颤病人比非房颤病人发生脑栓塞的几率高20倍左右。房颤发生脑栓塞主要是房颤发生时心房失去收缩功能,心房血流流速较缓慢,长时间血流缓慢就会形成血栓。一旦血栓从心房脱落,可能会流到心室。心室再把血栓泵到主动脉,血栓在主动脉会顺着血管走行,比如颅内动脉、四肢动脉、脾动脉、肾动脉等,理论上可以栓塞到全身各脏器。 所以,一旦发生房颤,建议大部分病人需要服用抗凝药预防血栓发生。发生血栓的后果比较严重,有些病人会发生偏瘫、失语。如果治疗不及时发生四肢动脉血栓,可能需要截肢。
    2023-07-31
  • 风心病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视频)

    风心病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上病症均可单独或合并存在。风湿性心脏病属瓣膜病变,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房颤等并发症。 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浮肿、活动耐量受限、心脏扩大等临床症状及身体表现。心律失常患者可形成血栓,且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肢体栓塞,从而引起偏瘫、失语等脑中风表现。总体而言,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从而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2023-07-31
  • 什么是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视频)

    什么是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
    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是指采取神经介入方法,在血管的狭窄部位植入支架,改善缺血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颅内血管狭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或大血管炎等疾病,可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产生相应症状,比如偏瘫、失语或者面瘫、口角歪斜等,如果血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外科手段干预,即支架植入术,术后血管狭窄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远端脑组织供血得到恢复,以后出现缺血性疾病的机会大大减少。
    2023-07-31
  • 高血脂高胆固醇有什么症状(视频)

    高血脂高胆固醇有什么症状
    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在临床中没有特殊症状。如果不加干预,可能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展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冠心病,导致胸憋、胸痛、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即常见的冠心病症状。如果并发脑梗死,病人可出现偏瘫、失语、肢体活动障碍,还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即走路突然双下肢无力,需休息才能继续走,也可能出现双下肢动脉硬化,甚至狭窄和闭塞,此时表现为双下肢动脉硬化症状。所以高血脂需及早干预,及早调整到正常范围,以免发生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下肢动脉硬化等。
    2023-07-31
  • 儿童支原体脑炎的症状(视频)

    儿童支原体脑炎的症状
    支原体脑炎属于脑炎的一种类型,是支原体感染所导致。支原体也是一种病原体,与细菌、病毒、真菌共列为四种病原体。支原体脑炎症状有发烧、头痛、呕吐,尤其是喷射性呕吐、精神不振、精神萎靡、目光萎靡、不愿意理人、不愿意玩耍、不愿意吃喝,有时候还会经常哭闹不止、比较烦躁等相关精神症状,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昏睡。 如果炎症形成脓肿,还可导致压迫症状,出现偏瘫、失语、失明、失聪等。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到儿科病房住院及时治疗,要应用脱水、降颅压药、清除自由基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进一步并发症。支原体脑炎是脑炎一种,但是临床不是特别常见,一旦出现要进行积极治疗,因支原体脑炎并发症比较严重。
    2023-07-31
  •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视频)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在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TIA。颅内存在两套供血系统,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也称为前循环和后循环。因此,发生于不同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也不同,具体如下: 1、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一过性黑蒙,即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但视力很快恢复,或者一过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者失语,即患者突然间丧失语言功能; 2、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伴视物成双,或者患者突然间说话不清楚,也会出现双下肢无力。 根据以上表现,临床医生需要进行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器质性病变。
    2023-07-31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视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中风类型,简称TIA。具体表现为患者突发偏瘫、失语、偏身麻木或者语言功能障碍,突然讲不出话或者口齿含糊症状。特点是很快缓解,患者可能持续几分钟,半个小时,长的可能几个小时,一般来说24小时之内可完全缓解,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与常见的脑血栓形成最大区别是在24小时之内能够完全缓解。尽管可以完全缓解,但是如果患者做CT或者头部核磁共振检查,会发现梗塞病灶。 所以,对于这些类型患者,同样也需要按照脑卒中进行治疗。可以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防止症状复发。对于有些患者,如果已经发生脑动脉硬化,有斑块、狭窄,导致脑部梗死病灶形成,可能要长期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一般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降血脂药物,进行二级预防。另外,部分患者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狭窄,可能要进行相应手术。血管内进行支架植入,缓解动脉狭窄,改善脑部供血,预防以后出现TIA复发。
    2023-07-31
  • 老年痴呆学名叫什么(视频)

    老年痴呆学名叫什么
    老年痴呆的学名是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以及失认等,是空间能力损害以及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同时包括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约占3%-7%,同时显示女性高于男性。该病确切的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主要由于基因、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由特定基因变化引起。目前该病没有特效药能够治愈或有效逆转该病的进程。目前在治疗上,主要是联合使用药物、非药物治疗以及护理的共同作用,减轻该病的症状和延缓病情发展,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病人的家庭照顾也很重要。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