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

  • 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视频)

    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医学上称为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问题、复视、肢体问题、麻木。头晕包括系统性头晕和非系统性头晕,原因有很多,如贫血,但不是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先兆,如出现头晕外有其它表现,如偏瘫、失语、视物模糊、复视等,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2023-07-30
  • 梅毒三期会危及生命吗(视频)

    梅毒三期会危及生命吗
    梅毒三期是否危及生命因人而异,与侵犯部位密切相关,具体情况如下: 1、侵犯皮肤黏膜、骨骼及内脏的梅毒,通过及时有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神经梅毒可引起偏瘫、失语、视力下降、失明、痴呆、大便失禁、排尿困难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心血管梅毒可引起主动脉瘤、主动脉瘤破裂,如未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023-07-30
  • 喉癌手术后不能说话怎么办(视频)

    喉癌手术后不能说话怎么办
    喉癌手术方式分为保留喉功能手术与不保留喉功能手术,保留喉功能,术后可以发音;而晚期喉癌手术多选择全喉切除术,术后失语,应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学习示范发音,逐渐恢复。失语的处理方法如下: 1、食管发音:食管发音原理较简单,通过食管注气、打嗝,通过食管发音,发音质量较好,部分患者可正常交流; 2、植入电子喉:发音音质较食管音差。
    2023-07-30
  • 咽喉癌怎么治疗(视频)

    咽喉癌怎么治疗
    咽喉癌属于咽癌与喉癌的总称,包括口咽癌、下咽癌、喉癌,因其发病因素类似,故治疗方法无较大差异,具体方法如下: 1、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保留喉功能与不保留喉功能,早期喉癌手术多选择保留喉功能,不会导致言语功能障碍,不影响进食;而晚期喉癌手术多选择全喉切除术,术后失语,可正常进食,需通过食管或电子喉发音; 2、放化疗:放疗是治疗晚期喉癌的主要方法,部分患者需结合化学药物治疗,以缓解肿瘤引发的症状; 3、靶向治疗。
    2023-07-30
  • 脑囊肿和脑瘤的区别(视频)

    脑囊肿和脑瘤的区别
    脑囊肿属于囊性结构,分为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囊肿等,多属于良性组织。脑肿瘤属于实性结构,包括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两类。两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区别,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脑囊肿、脑肿瘤,可以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症状;发生于后颅窝的脑囊肿、脑肿瘤,表现为手脚无力、头晕、呕吐、头痛。建议进行CT或磁共振、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根据不同的CT密度、磁共振信号,区别脑囊肿、脑肿瘤。
    2023-07-30
  • 颞叶肿瘤是怎么回事(视频)

    颞叶肿瘤是怎么回事
    颞叶肿瘤指发生于脑部颞叶的肿瘤,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类型,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颞叶肿瘤临床表现较多,早期患者可能表现为产生幻觉等精神症状,若语言中枢受到影响,患者可能表现为失语;若听觉性语言中枢受到影响,患者可能丧失理解他人语言的能力,若命名性语言中枢受到影响,患者可能表现为命名性失语;若肿瘤向内侧发展压迫视束,患者可能表现为视野偏盲,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脑疝,表现为肢体瘫痪、昏迷等症状。
    2023-07-30
  • 乙型脑炎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乙型脑炎后遗症有哪些
    乙脑后遗症与病情轻重程度有关,大部分轻度乙脑患者预后较好,脑损伤较严重的患者治愈后,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常见为偏瘫,即失语;严重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尿潴留或其他并发症。部分轻度后遗症患者,3个月内可逐渐恢复,但10%患者后遗症将形成永久性并发症,出现终生残疾。乙脑又称为大脑炎,大脑炎后遗症会出现严重的痴呆、终身瘫痪等。
    2023-07-30
  •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视频)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在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TIA。颅内存在两套供血系统,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也称为前循环和后循环。因此,发生于不同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也不同,具体如下: 1、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一过性黑蒙,即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但视力很快恢复,或者一过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者失语,即患者突然间丧失语言功能; 2、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伴视物成双,或者患者突然间说话不清楚,也会出现双下肢无力。 根据以上表现,临床医生需要进行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器质性病变。
    2023-07-31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视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中风类型,简称TIA。具体表现为患者突发偏瘫、失语、偏身麻木或者语言功能障碍,突然讲不出话或者口齿含糊症状。特点是很快缓解,患者可能持续几分钟,半个小时,长的可能几个小时,一般来说24小时之内可完全缓解,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与常见的脑血栓形成最大区别是在24小时之内能够完全缓解。尽管可以完全缓解,但是如果患者做CT或者头部核磁共振检查,会发现梗塞病灶。 所以,对于这些类型患者,同样也需要按照脑卒中进行治疗。可以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防止症状复发。对于有些患者,如果已经发生脑动脉硬化,有斑块、狭窄,导致脑部梗死病灶形成,可能要长期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一般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降血脂药物,进行二级预防。另外,部分患者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狭窄,可能要进行相应手术。血管内进行支架植入,缓解动脉狭窄,改善脑部供血,预防以后出现TIA复发。
    2023-07-31
  • 什么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脑血管病造成帕金森类相关的症状称呼。原发病是脑梗死、脑出血,最后造成肌张力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表现。脑血管病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除有脑血管病造成的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还会出现肌张力问题、生活能力问题、非运动症状问题,包括便秘、情绪、精神症状、肢体疼痛,还有运动迟缓、震颤。脑血管病造成的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和所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治疗方案大体一致,重点在于改善肌张力、姿势步态、行动迟缓以及震颤,包括非运动症状、言语,日常生活能力的便秘、出汗多等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其是综合性的诊断和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