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银

  • 食物过敏性休克严重吗(视频)

    食物过敏性休克严重吗
    食物过敏性休克比较严重,可能危及生命。食物过敏常发生在固定人群中,因为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属于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往往由遗传而来,这种过敏可能伴随终生。部分患者饱餐丰盛菜肴后又吐又泻、腹痛难忍,或全身出现风团、瘙痒不堪,甚至出现心慌气短、不省人事的情况,均属于食物过敏的表现。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鸡蛋、牛奶、鱼、贝壳类、海产品、坚果、花生、黄豆、小麦、芒果等。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速发型及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可能致命,可在接触过敏原数秒或数分钟后发病。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导致血压急速下降,引起眩晕感,甚至导致患者失去知觉,出现呼吸困难。
    2023-08-03
  • 过敏性休克最早出现的症状(视频)

    过敏性休克最早出现的症状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首先为休克表现,血压急剧下降到80/60mmHg以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嗜睡、精神萎靡。其次,休克之间或同时常有过敏相关症状,具体如下: 1、皮肤黏膜症状: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最常见的征兆,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即广泛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2、呼吸道症状:打喷嚏、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甚至影响呼吸。呼吸道梗阻为本症最常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或支气管痉挛,可出现喉头水肿、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3、循环衰竭:患者先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数而弱,再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心跳停止; 4、意识改变:往往可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头晕,可发生意识不清或意识完全丧失、肢体强直等; 5、其它症状: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喷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能大小便失禁。
    2023-08-03
  • 川崎病怎么治疗最佳(视频)

    川崎病怎么治疗最佳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管炎症,具体有如下方法: 1、丙种球蛋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于发病10天内使用。2/3的患儿用丙球后可一次性退热,血管炎也可得到控制,1/3的患儿可能还需要第二次、第三次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2、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为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血管,对血管炎的治疗有帮助,根据血管炎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以及治疗时间长短。常用药物为肠溶阿司匹林,若有冠状动脉扩张,口服阿司匹林的时间会延长,可能延长到无冠状动脉扩张为止。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可以用氯吡格雷; 3、糖皮质激素:不宜单独使用; 4、双嘧达莫:血小板升高时可以加用双嘧达莫; 5、其他: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小孩川崎病能治好吗(视频)

    小孩川崎病能治好吗
    小孩川崎病可以治好,标准治疗为人免疫球蛋白,住院期间输入丙种球蛋白,几小时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炎症得到控制,各指标开始恢复正常。但部分患儿对免疫球蛋白反应较差,输入免疫球蛋白后能继续发热,所有症状均在,甚至病情恶化,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有时会进行第二轮丙种球蛋白静脉输入,部分患者可能仍然有效,体温会下降,各种炎性指标好转。部分特别顽固的患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也有很多选择,如激素治疗、生物制剂等。 部分川崎病患儿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如果不是严重的冠状动脉扩张,一般随访6个月可完全恢复正常,部分可能继续加重,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治疗。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1年半到心内科门诊随访,完善心脏彩超、血沉、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完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仅有极少数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瘤及严重冠状合并症,多数患儿能顺利出院,不影响后期生活。
    2023-08-02
  •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发烧怎么办(视频)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发烧怎么办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后的发热多为低热,经过2-3天即可好转,在此期间需注意多休息,尽量保持房间安静,温湿度适宜,勤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洁,同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帮助退热,如用毛巾湿冷敷额头,温水擦拭身体,在额头、喉、后颈部贴退热贴,患儿睡觉时露出手脚等,以起到散热作用。如果发现患儿体温高于38.5℃,需适当服用退热药,如体温持续增高或不下降,需积极就诊治疗。 通常小儿打完手足口疫苗后有发热,可能影响到食欲,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期间应注意多补充水分,不仅可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补充发烧丢失的水分。此外,部分患儿发热期间口中无味,可能喝不下温开水,家长可以给宝宝喝一些蔬菜汁或者水果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米粥等。此外,不可让小儿进食过多油炸、甜腻、辛辣食物,以防止胃肠道负担加重而导致身体康复速度下降。
    2023-08-02
  • 小孩子发热怎么降温(视频)

    小孩子发热怎么降温
    照顾发烧儿童首先需要积极控制体温,避免体温过高,1个月以下儿童不可服用退烧药,给予物理降温,将包被、衣物打开,必要时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用风直吹,也可用毛巾蘸温水擦拭患儿身体。温水擦浴即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患者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高温逐渐降低,也可温水洗澡。此外,还可用稍凉毛巾擦拭额头、脸部,需注意进行降温处理时,若儿童出现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 稍大儿童如果体温超过38.5℃,可考虑给予药物治疗。如果儿童只是轻微发烧,并无其它不适,则不一定非要在短期内将体温降下来,尤其发烧原因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因为体温升高主要为人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侵入的一种有效方式,不查病因单纯降温并无好处,反而可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2023-08-02
  • 宝宝发烧时手脚发热怎么办(视频)

    宝宝发烧时手脚发热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热到一定程度四肢末梢血管会扩张,热量也随着血运到达儿童的手和脚,出现手脚热,因此发热时手脚热属于正常现象。具体需根据发热的程度处理: 1、体温低于38.5℃: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区域; 2、体温超过38.5℃:可口服布洛芬,最好到医院查血常规,观察是否有白细胞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如果白细胞增高明显、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需考虑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用消炎药治疗。如果白细胞数不高或偏低,或淋巴细胞数比值增高,需考虑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是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可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处理改善症状。
    2023-08-02
  • 小孩发热呕吐怎么办(视频)

    小孩发热呕吐怎么办
    儿童发烧、呕吐,需警惕急性胃肠炎,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此时应尽可能少量多餐,可暂时禁食2-3小时,避免增加胃部负担,从而加重病情。此外,需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反应欠佳、嗜睡、头痛,如有前囟隆起,可能是颅内感染。 同时需注意儿童的大便情况,如有无果酱样大便或未解大便的情况,腹痛、腹胀、呕吐是否难以忍受,或自发性哭闹不安。如有上述情况,需要警惕肠套叠、肠梗阻,此时必须禁食。如果并非肠套叠、肠梗阻,可给予清淡饮食,尽量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呕吐明显时还需静脉补液。
    2023-08-02
  • 心肺复苏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视频)

    心肺复苏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
    心肺复苏最重要的是胸外心脏按压,大多数人右手为优势手,故在胸外心脏按压时右手在上更容易发力。心肺复苏指南中对胸外心脏按压时哪只手在上并无规定,关键是进行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要掌握以下四点: 1、成人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儿童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2、成人按压深度以胸廓下陷5-6cm为准,儿童按压深度为5cm,婴儿按压深度为4cm; 3、按压后充分回弹; 4、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尽量减少中断。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如下: 1、体位:取头高脚高位,V字形,头和脚和床呈为15°-30°;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密切关注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必要时吸氧; 3、休息:保持房间卫生清洁和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4、记录出入量:给予液体复苏的同时观察输液量; 5、防止并发症:给予叩背、排痰、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压疮,转动和搬动患者时一定要动作轻柔; 6、治疗原发病:如果有皮肤感染,应清疮处理,有肺脓肿则要切开插管引流,排出毒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