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英

  • 孕妇28周乙肝复查有必要吗(视频)

    孕妇28周乙肝复查有必要吗
    孕妇28周乙肝复查有必要,孕妇28周乙肝复查后,可以根据乙肝病毒DNA情况做母婴阻断。如果孕妇是乙肝病毒DNA是高病毒载量,为105或者106以上时,孕妇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相关水平的乙肝病毒DNA载量,新生儿感染率会明显提高。所以孕妇需要根据病毒载量的情况,合理应用孕期安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降低乙肝病毒DNA水平,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即虽然孕妇体内有乙肝病毒,但是将病毒量降下后,新生儿感染的几率会明显降低。曾经国内、国外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显示孕妇中期开始抗病毒治疗,新生儿的乙肝感染率几乎为0。因此目前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达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的乙肝病毒感染几率。因此孕妇在孕期做乙肝的复查有必要,尤其是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检查更为重要。此外孕妇一定要遵从医嘱,合理地抓住时机应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减少或避免新生儿出现乙肝病毒感染。
    2023-08-03
  • 小时候打乙肝疫苗可以终身抵抗吗(视频)

    小时候打乙肝疫苗可以终身抵抗吗
    小时候接种乙肝疫苗不一定能达到终身保护,需要客观分析。现在乙肝疫苗在计划免疫范围内,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可以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按0、1、6的办法完成乙肝疫苗的全程注射。但是乙肝疫苗注射后,并不是100%的人均出现乙肝的表面抗体,仍然有一定比例的人,不出现乙肝的表面抗体。因此乙肝疫苗注射以后,可以在第7个月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接种是否成功。新生儿通常在入幼儿园前,即3岁左右要做乙肝五项的检查,如果没有接种成功,可能需要再注射一次全程的乙肝疫苗,如果接种成功,会检查出表面抗体滴度具有一定的数值。但是即使接种成功后,当时出现高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随着时间的延长、机体的发育,接种的新生儿可能未接触过表面抗原,抗体的滴度也会下降。所以要定期地检查乙肝五项,如果发现表面抗体的滴度不够,达不到保护性作用时,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的加强针。
    2023-08-03
  • 乙肝疫苗要打几次,分别是什么时间(视频)

    乙肝疫苗要打几次,分别是什么时间
    乙肝疫苗要打3次,完整的乙肝疫苗注射史有3次乙肝疫苗注射,时间是0、1、6。如果患者在今天进行1次乙肝疫苗的注射,到1个月时需要进行第2针的乙肝疫苗注射,到6个月时再进行第3针的乙肝疫苗注射,这样的注射就是全程的乙肝疫苗注射。注射乙肝疫苗前,接种者要常规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要求肝功能正常、乙肝五项全阴,此时才能进行全程的乙肝疫苗注射。完成乙肝疫苗的注射后,乙肝疫苗会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表面抗体。3次乙肝疫苗注射完成后,通常第7个月时就可以查乙肝五项,接种成功后,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就会出现阳性,出现明显提高,其抗体滴度达到100IU以上,就认为具有保护机体不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综上,乙肝疫苗的注射,基本属于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2023-08-03
  • 乙肝病毒量小于50说明什么(视频)

    乙肝病毒量小于50说明什么
    乙肝病毒量<50IU/ml,说明此单位可能监测到的乙肝病毒DNA,最低检测值是50IU/ml。如果出现此类报告单,说明乙肝病毒DNA的载量为阴性。现在有最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最低检测值可以检测到10IU/ml。如果在10-50IU/ml,如果拿敏感的方法检测,有可能是30IU/ml,甚至12IU/ml,均有可能被监测出来。因此,对上述病毒载量,在此医院看病会认为是阴性,有可能还需要用更敏感的方法监测,使其达到最低水平。如果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此类情况不要停药,还应继续抗病毒治疗,争取将病毒量降得越低越好。复制程度低,传染性也就更小,对肝脏的损伤程度也就更低,甚至达到肝组织学的改善、肝功能的好转。
    2023-08-03
  • 什么叫戊肝(视频)

    什么叫戊肝
    戊肝(戊型病毒性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通常分为四大类,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戊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通常是经口进入人体,随着污染食物或水源,通过消化道途径让病毒进入体内,而在肝脏致病,因此戊肝是消化道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戊肝临床表现与甲肝较相似,但肝损害一般比甲肝更重,黄疸持续时间也更长,治疗相对更困难。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通常是偏向于老年人或孕妇,上述人群感染后可以发生重型肝炎,此时临床需结合人工肝、多种药物等进行综合治疗。
    2023-08-03
  • 肝炎怎么分大、小三阳(视频)

    肝炎怎么分大、小三阳
    对于肝炎患者,如何区分大、小三阳,主要是针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乙肝五项检查指标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是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如果1、3、5阳性,即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则是大三阳。而1、4、5阳性,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则是小三阳,其中相差的只有e抗原和e抗体。大三阳和小三阳不代表病情轻重,只是代表病毒复制程度。对于大三阳的病人,通常病毒载量较高,病毒复制程度活跃,传染性便大。而小三阳病人的病毒复制程度低,传染性便小。如果要进一步观察病人的传染性大小,通常还要检查HBV-DNA,从而判断病毒复制程度的高低,以及病毒载量的情况。
    2023-07-30
  •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什么意思(视频)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产生是由于表面抗原刺激机体,出现了一个特异性抗体,就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往往提示着两种情况:1、曾经接种了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成分其实就是一个表面抗原,表面抗原到了体内刺激机体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出现表面抗体。出现的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达到一定浓度以后会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是非常好的良性抗体;2、受过乙肝病毒感染后已经恢复,或者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也可以出现表面抗体阳性;临床认为乙肝表面抗体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乙肝病毒感染过程结束,所以乙肝表面抗体出现时,对乙肝病毒的治疗来说非常有利。一个表面抗体的出现往往见于除了有表面抗体以外,可能还有E抗体阳性或者核心抗体阳性,俗称三抗体阳性。甚至是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即双抗体阳性。临床上见于这样的情况,只有接种乙肝疫苗才可以出现乙肝5项里,单纯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如果接触到乙肝病毒而产生的表面抗体阳性,往往同时会伴有E抗体或核心抗体的阳性,绝对不是单一的表面抗体阳性。
    2023-07-30
  • 丙肝如何治疗才是更好的办法(视频)

    丙肝如何治疗才是更好的办法
    对于肝炎的患者而言病因治疗是关键,清除病因后才能有效恢复肝脏功能,同时还要联合保肝、护肝、抗纤维化的对症治疗。对丙肝的对因治疗,常见的效果比较好的是DNA药物治疗。在应用DNA药物治疗前,患者需要查丙肝的核酸,如果是阳性结果便应启动DNA药物的治疗方案,对于具体DNA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患者丙肝的分型以及否存在严重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或其它共存的疾病,共用其它药物。目前的抗病毒药副作用都比较小,几乎患者都能耐受。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要联合护肝、降酶、抗纤维化的药物,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一般丙肝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为3-6个月,有时需要联合利巴韦林缩短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但有时并不需要合并利巴韦林,也不需要应用干扰素,通过口服丙肝的抗病毒药,即可达到清除、根治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
    2023-08-01
  • 丙肝多久能查出来(视频)

    丙肝多久能查出来
    临床需要从丙肝抗体监测和丙肝核酸监测两方面,对丙肝进行检查。对于刚感染的人群,抗体出现的时间通常要晚于核酸检测的结果。通常感染丙肝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复制2-3周后即可查到丙肝核酸结果;8-12周即2-3个月,可以查到丙肝抗体。丙肝抗体出现前的时期称窗口期,即丙肝病毒进入体内可测得抗体出现前的时期。窗口期检查丙肝抗体呈阴性,但丙肝核酸呈阳性。若存在可疑的感染途径检测丙肝,应该先监测丙肝核酸,再监测丙肝抗体。若存在更加可疑的情况,可以同时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核酸。若在感染的2-3周内没有出现丙肝核酸,4周后再复查,同时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核酸。
    2023-08-01
  • 什么是丙肝(视频)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由于丙肝病毒感染机体导致肝脏损伤,也被称为丙型肝炎,简称为丙肝。丙肝病原体是丙肝病毒,属于RNA病毒,丙肝病毒进入机体以后,80%以上的患者可以转换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而20%左右的患者,可以表现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情况。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在临床上一般没有症状,甚至肝功能检查时转氨酶较为正常,甚至肝功能可以完全正常。部分患者表现出轻度转氨酶升高容易被忽视,如果丙型肝炎进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时,检查发现患者属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此种情况也较为常见。但丙肝患者丙肝核酸呈阳性,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治疗药物的疗效较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也就是可以清除病毒。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