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喝三七粉好吗(视频)

    动脉硬化喝三七粉好吗
    动脉硬化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可以应用三七粉进行治疗。动脉硬化在现代医学中是指由于动脉管壁硬化或粥样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按照中医理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属于中医血瘀证范畴,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方法进行治疗。活血化瘀法具有疏通经络、改善侧支循环的作用,而中医认为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作用。 但需要注意,三七是一种中药,应尽量在中医指导下应用。通常大部分疾病可以引发粥样硬化加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此关注此类危险因素的同时,还需要按照现代医学理念控制严重并发症,不能仅依靠服用三七粉治疗相关疾病。
    2023-08-01
  • 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什么意思(视频)

    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什么意思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发生斑块,斑块形成过程中冠状动脉内膜先有损伤,血液中有形脂质成分在内膜下沉积,逐渐形成初期斑块。若随着危险因素没有较好控制,例如血压、血脂、血糖升高,则会使斑块逐渐增大。有斑块后其实即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的程度不同,最终形成的疾病名称也不同。如果导致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管腔狭窄程度<50%,这时仅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斑块导致管腔狭窄≥50%时,就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该病理改变可能是综合因素导致,存在不可逆因素,包括年龄、遗传、性别。随着年龄增加,斑块形成概率会增加。如果家里直系亲属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对于患者本人而言就是一个危险因素,也包括性别,男性比女性可能更多见。同时合并可逆因素,例如三高、吸烟、饮酒等,都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所以在管理中就是控制危险因素,使病变进展缓慢,或部分稍微可逆,例如将斑块稳定、变薄,但消退的可能性不大。
    2023-08-01
  • 下肢动脉硬化早期症状(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早期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在不同的分期,症状也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早期:下肢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是麻木、发凉,通常不出现疼痛,有时会出现毛发稀疏甚至肌肉萎缩;2、中期:患者的下肢开始出现疼痛,疼痛叫间歇性跛行。所谓间歇性跛行即患者走一段路后,下肢开始疼痛。如果休息一会,疼痛往往可以缓解,如果继续再行走,又会开始疼痛,如此反复称之为间歇性跛行;3、晚期:患者会出现静息痛,静息痛会导致患者日夜难寐、不能好好睡觉、不能好好吃饭。持续发展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坏死,出现坏死以后,患者疼痛剧烈,有时必须截肢才能治疗。所以下肢动脉硬化如果出现早期症状,患者就要进行积极处理,防止进一步加重,避免进一步出现坏死、溃疡,最后导致截肢的不良后果。
    2023-08-01
  • 主动脉硬化吃什么食物有帮助(视频)

    主动脉硬化吃什么食物有帮助
    在饮食方面,没有特定某种食物长期服用后,对主动脉硬化有明显效果。预防主动脉硬化主要是需要多方面管理,饮食主要是营养、均衡。某些患者要注意食物量的摄入比例,比如高血压患者要低盐饮食,高血脂患者要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要免糖饮食。总体来说提倡患者金字塔饮食,塔底是蔬菜、水果、膳食纤维,要适当多吃。中间这一层是蛋白质和奶制品,在中国的饮食结构当中主要缺钙、缺钾、缺镁,要着重补充,蛋白质和奶制品中含量相对较高。塔尖部位是脂类食品,需要控制摄入,如油炸食品、加工食品、炒菜的油,需要减少比例。主动脉硬化患者不能单靠饮食改善,还要加强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患者要控制已知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糖、血压。现在还有两个比较关注的代谢指标,一个是尿酸,另一个是同型半胱氨酸,如果逐渐升高,也应给予一定控制,比如药物、饮食调整。
    2023-08-01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视频)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如果造成血管多发性重度狭窄或者闭塞时,血液运输的效率会明显降低,可能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出现酸胀、憋胀、无力、苍白,甚至出现麻木等表现,主要原因是储存的营养耗尽后,后续营养还没有运达,此时患者需要站立一段时间,待营养随着血液运送过来后,患者可以再行走一段距离,临床上称为间歇性跛行。而患者行走的距离称为跛行距离,跛行距离越短,则说明血管堵塞越严重,进而营养供应障碍越严重。如果患者不走路时,腿部也出现疼痛,提示血液供应已较差,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从间歇性跛行进展至静息痛。如果患者出现静息痛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则会迅速进展到肢体缺血坏死。目前临床认为患者的跛行距离在500米以上,无需积极进行手术干预。而如果患者跛行距离为200-500米,需根据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干预。但如果患者的跛行距离低于200米,通常需要进行手术。
    2023-08-01
  • 心脏动脉硬化能治好吗(视频)

    心脏动脉硬化能治好吗
    心脏动脉硬化能够治愈,具体方式如下:1、进行检查: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等一系列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预防;2、生活方式调整:尤其是对饮食管理,避免吃过量肥厚、油腻、高辣、低钾食物,对于休息、睡眠也应进行及时管理,可以大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3、使用药物:用传统的经典老药进行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R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也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所以患者需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有足够信心,做到上述要求,同时进行必要筛查,及时预防、体检,以及进行必要药物干预,可以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的管理。不建议待出现明显症状如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脑血管事件,甚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再进行干预,医疗成本会大幅增加,患者身体负担也会加重,恢复效果也欠佳。所以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更多的是在预防和治疗方面。
    2023-08-01
  • 主动脉硬化是什么病(视频)

    主动脉硬化是什么病
    主动脉硬化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主动脉是动脉系统中最大直径的动脉,因为直径比较粗,可能在查体时发现主动脉硬化,做胸部CT或者胸片时会体现出硬化情况。发病机理是主动脉的内膜发生增生、钙质沉积,在影像方面发现血管内膜发白、发亮的钙化影像。大部分与年龄以及其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关,比如老年人基本都会存在一定的主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的病人,可能出现主动脉硬化的年龄会更早。单纯主动脉硬化没有明显的管腔狭窄,影响不大,但在主动脉硬化方面有危险问题,即主动脉夹层。如果病人合并长期控制不好高血压,硬化内膜比较薄弱,部分时候会使血压突然升高,使内膜撕裂形成夹层,属于主动脉硬化的急症,需要紧急处理。除此之外,部分病人可能会存在主动脉瘤,也是硬化基础上形成,比较关注的可能是直径稍小的血管硬化,比如冠状动脉、脑血管以及颈动脉硬化、狭窄情况。为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最主要的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以及戒烟。
    2023-08-01
  • 主动脉硬化的后果(视频)

    主动脉硬化的后果
    动脉硬化属于常见病、高发病,随着年龄增加,老年性退化也会出现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影响血压:主动脉硬化可能影响血压,如果出现主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减退而导致血压升高,主要会影响舒张压,可能以低压升高为主。血压升高之后,可能对靶器官造成损害,例如出现心脏、脑血管、肾血管等,都会出现一定的损害;2、导致主动脉夹层:出现动脉硬化之后,可能演变成一系列疾病,例如出现动脉硬化之后,可能造成主动脉夹层,在血管的冲击下,硬化的血管壁发生破损,血液进入血管壁内形成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高危病,如果发生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3、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动脉粥样硬化会演变成一系列疾病,甚至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例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损害、心肌病等,都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发展。如果出现主动脉硬化,需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尽量延迟动脉硬化发生的年龄,保护靶器官。
    2023-08-01
  • 动脉硬化能活二十年吗(视频)

    动脉硬化能活二十年吗
    动脉硬化能够长期存活,但是具体的存活时间需要根据动脉硬化的发生时间而定。比如如果在30岁时就患有轻微的动脉硬化,这时经过治疗,可能可以活到70-80岁,可以存活20年左右。如果得动脉硬化的时间在78岁,此时存活20年的概率比较小,因为正常人例如北京市的平均寿命才84岁。如果已经有动脉硬化的病人,需要积极去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比如有高血压的病人,要积极控制血压。如果胆固醇比较高,要积极控制胆固醇。如果抽烟,需要戒烟,有糖尿病,需要把血糖控制良好。另外由于平时生活节奏比较快,心里可能会紧张,此时需要平复心情。
    2023-08-01
  • 脑动脉硬化多发狭窄严重吗(视频)

    脑动脉硬化多发狭窄严重吗
    脑动脉多发狭窄一般较为严重,主要考虑为脑部的供血动脉,出现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并已造成管腔狭窄。若管腔持续狭窄,进而完全堵塞血管,则可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即脑卒中或脑中风,也称为脑血栓形成,造成供血脑细胞缺血、坏死,导致神经功能缺如,此时可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或失语等症状。出现神经功能缺失时,如果及时采取措施扩充血管,减少脑细胞的死亡,一般周围细胞可代偿脑细胞功能。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导致脑血管完全堵塞,造成较多的脑细胞死亡,则损伤的脑组织与缺失的神经功能可能无法恢复,且会出现后遗症。通常情况下,80%左右的脑梗死患者,都会遗留一定程度的后遗症,而10%-15%的患者,可能从此仅能卧床,或者通过轮椅生活。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