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闭塞症一定要手术吗(视频)

    动脉硬化闭塞症一定要手术吗
    动脉硬化闭塞症轻度的或最早期的不一定手术,特别是在当下强调不能过度治疗、不能过度手术。检查光看到闭塞或者局限闭塞,患者没有症状,不推荐手术。手术一定要把握指征,患者既有症状,又有图像支持,才选择做手术。 不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改善循环药、增加动脉供血药、扩血管药、他汀类降血脂药等,规律服药,再复查影像学图像看患者症状是否有改善。如果服药非常好,有非常大的改善,狭窄程度也不重,症状也不明显,不建议过早干预。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确定有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一定要多动、多走,增加血液循环,好多患者询问病史,不爱动或者是电脑族、游戏族,在家里一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比较多,所以一定要动起来。 患者一定要服药物,做基础治疗,比如抗血小板的药、扩血管的药,血脂高还要吃降低血脂的他汀类药,做综合的基础药物治疗。影像学检查以后确定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达到间跛或者更严重的程度,患者既有症状,又有影像学支持的局部闭塞,建议做手术。治疗是多方面、综合的,既要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要有药物的改变,还要选择手术方法治疗。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应该如何护理(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应该如何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症的手术方法现在有很多,手术以后要看穿刺点有没有渗血,手术通过缝合器缝完后需要用压迫器进行压迫。还有局部肢体的血运,包括所有动脉、肢体温度、患者感觉等综合因素分析。手术后观察局部切口与整体生命体征,如果用药,还要做药物监测,注意各个方面的细节。 主流的是腔内穿刺治疗,包括PTA球囊扩张、PDS支架植入、球囊治疗、斑块旋切、吸栓装置、旁路。不管做什么手术,大部分都是通过穿刺完成。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什么(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什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什么,具体如下: 1、下肢腿上有问题; 2、动脉硬化; 3、闭塞。腿上的动脉因为动脉硬化完全堵住,这就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硬化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抽烟、吃较油腻的食物,这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常见原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以后,腿上的血管堵、腿上肌肉缺血以后,运动时就会引起间歇性跛行,即走路以后腿会疼,再发展下去,不走路腿也会疼、发生坏死,即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期分为间歇性跛行期、静息痛期和坏疽期。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什么意思(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什么意思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就是指的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加重,甚至破溃以后,导致血管完全堵塞时,出现原有的间歇跛行症状加重。以前能走个1-2里地,现在只能走300米、500米。出现动脉硬化闭塞以后,往往反映局部病变的不稳定,有时会有突然的症状加重。临床症状也会加重,这是血管闭塞的一个临床表现。
    2023-08-02
  •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效果如何(视频)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对于早期单纯的间歇性跛行,可以采用口服药物加功能锻炼缓解症状。对于疾病较严重,如下肢动脉彩超或者CT提示有肠道病变病人且合并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人,或者监测下肢动脉硬化检测ABI值<0.4,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手术病变范围,可以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动脉旋切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单纯的短段病变,可以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或者旋切,对于长段病变可以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或者进行人工血管旁路手术,即传统的搭桥。对于治疗效果,主要是根据病变长短和病变的复杂程度。血管管径越大,治疗效果就会越好。血管管径越细,远期治疗效果就会越差。病变长度越短,远期效果越好,病变长度越长,治疗效果就会越差。膝上血管单纯性短段病变,可以采用球囊扩张、药物球囊扩张和旋切手术,不需要进行支架植入。如果对于长段病变,除了球囊扩张,需要植入支架,甚至需要进行人工搭桥手术。对于膝下病变,由于病变比较复杂,建议采用单纯的导丝球囊或者药物涂层球囊进行扩张,但是远期疗效不是特好。
    2023-08-02
  •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复查项目(视频)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复查项目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常规复查项目,主要是针对病人进行肢体皮肤、颜色温度以及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检测,属于物理检查。对于特殊检查就是专科检查,包括下肢动脉彩超,可以观察血管管腔通畅情况以及血流速度,还有专科检查,如ABI属于踝肱指数,是反映下肢动脉缺血比较客观而且准确的指标。对于有需要的病人,可以进行下肢动脉CT造影,了解在原来手术部位,管腔是否存在内膜增生以及再狭窄,或者根据狭窄程度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再次手术。抽血化验主要是检查病人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是否下降,对于血脂、血糖控制情况如何。
    2023-08-02
  •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严重吗(视频)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严重吗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本身特点,由于本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条件,且合并有糖尿病、脂类代谢异常。会造成病人疾病本身发病年龄较早,病人病变也会比较复杂,治疗时整体疗效相对较差。由于肢体早期缺血,会影响病人运动功能,所以病人早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且不能远距离行走。如果随着症状加重,会出现夜间肢体疼痛,即静息痛,会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另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会合并神经病变,如出现感觉障碍,早期可能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如病人感觉手和脚有袖套感,或者脚底走路时感觉像踩棉花一样。进一步严重发展之后,会造成肢体坏死或者坏疽,需要进行截肢治疗。因为糖尿病病人的切口愈合比较困难,一旦进行手术,术后创面愈合则非常困难。症状最严重时,如果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肢体的破溃、感染,由于局部血运比较差,及时应用有效抗炎药物,也无法控制感染,可能造成全身感染,严重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已不是保肢,而是保命问题。
    2023-08-02
  • 动脉硬化狭窄怎么办(视频)

    动脉硬化狭窄怎么办
    动脉硬化狭窄是全身性疾病,具体要看动脉狭窄分到哪个部位、哪个脏器。如脑动脉狭窄,可能会出现脑动脉供血不全,如支配躯体运动、支配语言、支配感觉的中枢出现缺血,可能会出现供血不足或者脑梗塞,可能会造成偏瘫、言语障碍,对人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狭窄,要早期药物干预、饮食干预、生活中最要注意。 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可能将来出现心脏的心肌梗塞,这种情况下也要早期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降血脂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包括饮食上要注意,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也要注意。 还有一部分是下肢动脉出现狭窄,可能出现走路乏力,包括感觉腿疼等症状出现,这时也要早期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改善基础疾病,做好药物治疗,同时做好下肢的功能锻炼来预防。 还有一部分比较少见的是内脏血管出现动脉狭窄,可能会出现腹痛的症状,需要做好基础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严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去除狭窄的病变。
    2023-08-02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体征(视频)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体征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一旦发生以后,很多病人感觉不适,医生检查也会发现一些体征。病人最主要的感觉就是走路没有力气,有的走路走100米、200米,甚至走50米就很疼,不能走了,休息一会下肢改善,又可以走了。有的人晚上很安静的时候,会感觉小腿痛,不舒服。到了最严重的时候,脚趾会出现烂、变黑,如果变黑了是严重缺血。根据不同病情阶段,医生检查也会发现一些体征,比如摸一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然后脚感觉冷,跟健侧相比,明显皮温下降。有的病人脚趾已经颜色不对,发紫甚至发黑等,所以根据不同病程阶段,表现不一样。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