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 反流性食管炎用什么治疗方法(视频)

    反流性食管炎用什么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或胆汁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保护胃黏膜药物以及抑制胃酸药物和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几种药物联合应用。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疗程需要足够长,一般2-3个月联合用药,后期再应用2-3个月减量药物治疗。针对反流性食管炎较严重患者同时要给予改变生活方式,例如腹部肥胖患者需要减轻腹压、减重。改善生活方式、改变生活饮食习惯、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2023-08-02
  • 反流性食管炎和咽炎的症状(视频)

    反流性食管炎和咽炎的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酸、胆汁、气体经过贲门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的情况。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见表现为反酸、烧心或胸骨后不适、灼热感等,反流发生较严重,不仅损伤食管黏膜下段黏膜,同时损伤食管上段黏膜会出现咽炎、喉炎,甚至反流入气管引起气管炎表现。 如果患者表现咽部不适,咽部疼痛感或刷牙时存在恶心感觉,提示患者存在慢性咽炎表现。慢性咽炎患者同时合并反酸、烧心或胸骨后灼热感,应考虑是否因为胃食管反流病引起。不仅要到耳鼻喉科就诊,同时要到消化科就诊。针对胃食管反流进行治疗,慢性咽炎可以更快得到诊治。
    2023-08-02
  • 肌酐过高的危害(视频)

    肌酐过高的危害
    血肌酐过高危害性较大,原因主要为肾功能衰竭。当肾功能受到损害,排泄和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体内毒素蓄积,就会损伤多个系统,表现为血压高、心脏病、食欲差、尿毒症性脑病、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由于患者凝血异常,还可进一步导致身体各部位出血,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脑出血。 此外,肾脏正常情况下会分泌激素,肾衰竭严重时,可出现活性维生素D3分泌减少、甲状腺病变、甲状旁腺病变。此外,血肌酐高的患者还可以影响钾、钠、氯、钙等,导致钠低、钠高、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出现铝中毒。血肌酐高的患者还可以导致感染和肺部炎症,所以对于血肌酐高要积极地处理,必要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2023-08-02
  • 肌酐偏高能治好吗(视频)

    肌酐偏高能治好吗
    血肌酐增高分急性、慢性肾损伤导致。如果是急性肾损伤,有些可以治愈,慢性肾损伤通常不能痊愈。 急性肾损伤包括肾前性、肾后性、肾性,严重失血、失水、血容量不足均可导致肾前性肾损伤的出现,此时需要到医院补液、补血。产妇出血、烧伤、感染、挤压伤病人,也可出现血肌酐增高,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恢复正常,也不会出现慢性表现。而肾后性损伤,比如结石梗阻,通过治疗也可以使肌酐恢复正常。急性肾炎通过积极用药治疗,通常也可以恢复正常。 但大多数慢性肾衰竭血肌酐高无法治愈,肾小球硬化不可逆,需要正规用药,逐渐提高生活质量,让病人平稳生活。
    2023-08-02
  • 蛋白尿的症状及危害(视频)

    蛋白尿的症状及危害
    尿蛋白可以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蛋白尿可以不处理,比如运动后出现的蛋白尿和胡桃夹现象,危害性不大。但大多数尿蛋白说明肾脏存在问题,患者需要治疗。如果出现尿蛋白,长期存在肾脏病变,则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逐渐损伤肾小球功能,使肾小球逐渐硬化,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危害。 尿蛋白量比较小时,病人可没有任何症状;如果尿蛋白较多,可出现血浆蛋白降低、浮肿、高血压。因此如果有尿蛋白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2023-08-02
  • 孕妇血糖高一直控制不下来会怎么样(视频)

    孕妇血糖高一直控制不下来会怎么样
    孕妇血糖高一直控制不下来,可在整个孕期出现并发症,危及产妇与胎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危害:1、产妇危害:孕早期可出现流产,而孕中期、孕晚期易合并血管性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肾病,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巨大儿等表现,并且分娩过程中易出现难产、软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等。另外,如果孕妇羊水较多、胎儿巨大,可能合并早产,增加剖宫产的概率;2、胎儿危害:孕妇在孕早期可出现胚胎停育,而孕中期、孕晚期可出现胎儿发育畸形。新生儿可出现低血糖,或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8-02
  • 结肠癌Ⅲ期术后生存期(视频)

    结肠癌Ⅲ期术后生存期
    结肠癌Ⅲ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70%。提高这类病人的生存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若肿瘤只局限于肠道,可以给予根治性手术。根据病理的TNM分期来判断是否为Ⅲ期,对于Ⅲ期肠癌,根据患者危险程度给予相应的术后治疗。对于T3、N1及以上的患者,需要给予半年的术后辅助治疗,选择CAPOX或FOLFOX的化疗方案。根据IDEA临床研究 ,T3 、N1及以下的患者选择3个月的术后辅助治疗,这类病术后生存状态良好。术后辅助治疗后,还要进行密切随访,前2年需每3个月进行相应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CA199等。同时重点监测肺部、肝脏、腹膜、腹膜后淋巴结等易转移部位的情况,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2023-08-02
  • 结肠癌的鉴别诊断(视频)

    结肠癌的鉴别诊断
    结肠癌通过肠镜取病理结果找到癌细胞确诊,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肠结核:通过内镜下取活检找到结核杆菌或结核肉芽肿明确诊断;2、肠息肉:通过肠镜检查明确诊断;3、结肠溃疡或炎性肉芽肿:通过相应病理学明确诊断;4、其他疾病:家族性结节病或息肉病。部分患者由于年老体弱无法做肠镜,这时选择PET-CT或PET-MRI进行鉴别诊断。但病理诊断是鉴别其它疾病的最重要方法,能准确排查炎症、结核、肉芽肿、结节病、溃疡等。
    2023-08-02
  • 胰腺癌有救了吗(视频)

    胰腺癌有救了吗
    胰腺癌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有没有救涉及到疾病分期和治疗方式。早期胰腺癌有手术机会,5年存活率较高,但我国大部分胰腺癌为中晚期,5年存活率较低,仅5%-10%,及早发现胰腺癌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胰腺癌根据起源的部位不一样,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的肿瘤:1、胰头癌:跟十二指肠和胆道系统关系密切,随肿瘤长大会出现阻塞性黄疸,表现为面色发黄、黄疸指数升高,这时需做内引流或外引流来治疗黄疸;2、胰体、胰尾癌:如果肿瘤较大,会出现腹痛、腹泻、上腹部隐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胰腺检查最重要的是去做B超或CT,主要通过穿刺活检诊断,包括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CT导向穿刺活检,常见的还是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来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然后进行相应检查来分期,如果没有转移,仅局限在局部,根据与周围血管的关系,通过进行MDT(多学科诊疗)讨论,和外科医生探讨手术可能性,相应手术能使患者获益。但如果无手术指征,目前有些有效的化疗药物,如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能使胰腺癌患者生存获益,此外还有放疗、免疫治疗,新的研究提示也能获益。如果患有胰腺癌,需找专业团队进行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提高胰腺癌生存率。
    2023-08-02
  • 胰腺癌在什么位置(视频)

    胰腺癌在什么位置
    胰腺位于腹腔腹膜后一个重要脏器,胰腺分为胰头、胰体与胰尾,胰头、胰体、胰尾均可能发生肿瘤,常见情况如下:1、胰头:临床上经常会发现胰头有占位,通过CT或者磁共振,可以明确判断肿瘤的位置,与周围器官以及周围血管的关系,准确判断是否有手术指征;2、胰体或者胰尾肿瘤:通过CT或者磁共振可以看到肿瘤的大小、数目以及与局部周围器官的关系。如果发现胰腺癌,需要查CA19-9或者影像学诊断,对胰腺位置判断较重要,其位置与周围器官关系决定能否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能做根治性的手术则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部分患者通过转化治疗,从不可切变成可切,此时采用化疗或者放疗,使肿瘤从大变小,能够通过MDT讨论可能有帮助。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手术机会,比如胰头出现占位合并梗阻性黄疸,此时可能要做穿刺引流,解除黄疸为后续全身治疗做准备。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