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同富

  • 月经第三天小腹疼痛怎么回事(视频)

    月经第三天小腹疼痛怎么回事
    月经第3天小腹疼痛,首先需明确患者是否既往有痛经情况。通常女性痛经在第1天相对较轻,在第2-3天月经量最多时会较重,之后几天症状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但也有个别女性疼痛会持续整个月经周期,特别部分女性受到外部刺激后,本次月经量较以前有明显增多,而导致刺激子宫出现疼痛情况。如果此名女性之前无痛经史,突然出现本次月经疼痛,需引起高度重视,明确患者是否合并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或附件炎。因为月经期间女性抵抗力相对较低下,且有女性可能会存在近期同房的情况,均会导致感染的发生。此时应到妇科进行基本内诊检查,明确宫颈是否有局痛及子宫区是否有压痛,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抗炎药物处理。还有女性可能合并急性其他器质性病变,可通过B超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对应处理。
    2023-08-03
  • 宫腔镜术后月经量少是怎么回事(视频)

    宫腔镜术后月经量少是怎么回事
    宫腔镜手术后月经量减少常见于以下原因:1、自身原因:月经量减少与患者的基础病变有一定关系,比如患者由于发生宫腔粘连进行宫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可以分离粘连,让子宫形态恢复正常,但宫腔粘连的复发几率相对较大。如果重新发生粘连,患者月经量会进一步减少,甚至比以前更少,因此宫腔粘连手术后要及时给予患者内膜修复的药物,比如雌、孕激素,通过周期性服用雌、孕激素,达到修复内膜的效果,减少宫腔粘连复发的概率;2、手术原因:在宫腔操作时进行诊刮或摘息肉、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等操作,宫腔内膜可能会遭到副损伤,内膜面不光滑,存在毛糙面。宫腔手术结束后,随着膨宫压力下降,毛糙面会互相贴合,长期形成宫腔粘连,内膜面积有所下降,当月经来潮时,剥脱内膜的体积下降,出血量会随之下降,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宫腔操作后月经量减少,患者应及时找医生进行判断。如果存在宫腔粘连,应做宫腔镜操作下分离,术后可以给予患者使用内膜保护性的药物,减少副损伤。
    2023-08-02
  • 宫腔镜做病理是怎么回事(视频)

    宫腔镜做病理是怎么回事
    宫腔镜手术会对宫腔做形态学上的诊断,如果患者宫腔正常,或宫腔内只存在部分粘连,做完宫腔镜检查,在分离粘连后不会有标本出现,此时不存在送病理的情况。如果患者的宫腔存在疾病,比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肌瘤等,进行宫腔镜操作后会产生标本,需要将标本送到病理科,在显微镜下做细致判断。病理学检查是医学上真正的金标准,宫腔镜检查中观察到的视觉改变,有时会与病理学检查存在分歧,此时以病理学检查为准。如果在手术后存在标本,建议患者送病理学检查,因为病理学检查可以指导患者诊断、治疗,规范后续的预防措施,所以病理学检查较为重要。
    2023-08-02
  • 宫腔镜后一个月两次月经的原因(视频)

    宫腔镜后一个月两次月经的原因
    宫腔镜后个月来次月经,常见于以下原因:1、宫腔镜利用水压的膨胀作用,使宫腔分离,医生有空间在宫腔进行操作。通常宫腔镜检会做诊刮、摘息肉、摘肌瘤等操作,此时会形成一个创面,创面会渗血出现。宫腔镜检查后,宫腔的膨宫液会排出,宫腔还会残存部分膨宫液,膨宫液和积血流在一起,会产生类似月经的液体。随着宫颈手术结束,患者逐渐下床活动,混有血液的膨宫液会慢慢流出,有的患者会误以为是月经血。宫腔镜结束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能会持续3-5天,甚至半个月;2、宫腔镜操作后,有的女性因为宫腔镜粘连,可能需要服用雌、孕激素药物,雌、孕激素药物会产生副反应,比如异常子宫出血等,有的人误以为月经血。因此宫腔镜结束后,出现有2次月经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咨询和治疗。
    2023-08-02
  • 宫腔镜手术后出汗多是什么原因(视频)

    宫腔镜手术后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宫腔镜手术后出汗多,常见于以下原因:1、患者体质虚弱:手术后机体容易出现出汗的情况;2、宫腔镜膨宫压力作用:膨宫压力通常用膨宫液完成,使用的膨宫液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在手术过程中会进入体内一部分,进入体内的水分,手术后会通过代谢的途径排出,比如出汗等;3、药物因素:比如麻醉药,麻醉时会让呼吸、心跳变慢,使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管扩张后会出现出汗增多。因此宫腔镜手术后出汗较多,不必过于惊慌,可以观察处理,必要时注意防寒保暖,另外宫腔镜手术后,体内积液可能会有排出。如果阴道存在少量的排液或排积血时,多数会在3-7天内自然结束。
    2023-08-02
  • 宫腔镜手术后流黄水样分泌物是什么原因(视频)

    宫腔镜手术后流黄水样分泌物是什么原因
    宫腔镜手术后出现流水样的黄色分泌物,常见于以下原因:1、宫腔残余积血:出血逐渐减少的过程中,随着红细胞减少,出血颜色会逐渐变淡、变浅,慢慢会产生淡黄色或灰褐色,属于宫腔出血逐渐停止的一种表现;2、宫腔感染或阴道炎症:宫腔操作完后机体抵抗力较差,宫腔处于开放状态,细菌容易侵犯阴道或宫腔。如果出现黄色水样分泌物,伴有异味、腹痛或发热的情况,应高度重视,必要时进行白带分析和检查,做涂片分析。如果脓性细胞较多或血象较高,说明机体存在感染征象,及时进行抗炎处理,增加抵抗力,提高对炎症的抵抗能力,减少炎症发生。
    2023-08-02
  • 月经期间可以吃钙片吗(视频)

    月经期间可以吃钙片吗
    月经期间可以服用钙片。首先,月经期间女性处于失血状态,机体会丢失大量血液,而血液里存在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钙,此时有必要补钙。其次,月经期间体内雌激水平会下降,雌激素本身可抑制骨吸收而促进钙沉积,而雌激素下降势必会影响这一过程,也会导致骨质流失。所以月经期间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3,有助于减少骨质丢失,减少骨质疏松发生。 对于中、老年女性,补钙较重要,因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处于绝经期或围绝经期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这一过程会更加明显。因此建议中老年女性月经期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适当补充维生素D3和钙片以促进机体钙的沉积,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几率,延缓其发生的程度,才有助于机体骨骼健康。
    2023-08-02
  • 月经期间体重轻还是重(视频)

    月经期间体重轻还是重
    据统计,月经期间大部分女性体重可有所增加,一般增加1kg左右。因体重在月经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机体体内可能存在水肿情况,此时细胞间隙的液体逐渐增多,机体可隐袭出现水肿情况,较常见的是发现眼睑或手掌出现水肿或肿大。此时不用过于紧张,因月经期间适当的水肿和体重增加是经期正常的生理变化,与机体体内的激素水平波动有一定关系,激素水平波动后造成机体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出现上述改变。若月经期间出现明显浮肿,女性可适当控制饮水量,还可多做运动,但应适可而止,因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促进细胞间隙的水钠排出。同时在月经期间女性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当控制水的摄入,多进食温补的食物,才能安全、舒心度过月经期。
    2023-08-02
  • 月经量少颜色紫色的怎么回事(视频)

    月经量少颜色紫色的怎么回事
    月经量少且颜色为紫色,说明可能存在月经量过少情况。月经量过少的诊断有一定严格标准,通常总月经周期出血量在20-60mL,>80mL称之为月经过多,<5mL称之为月经量过少。因为女性出血相对较少,少量出血经过宫腔、宫颈管、阴道流出体外和白带混合以后,在空气中氧化的作用下可能有部分女性出现褐色、暗黑色或紫色血的情况。只要月经总量在5mL以上,月经周期来潮时间规律,通常无大碍,建议患者先观察处理。如果同时合并有痛经情况,且最近有过宫腔操作史,建议及时做B超检查看是否有宫腔积液情况,必要时还可能再进一步做宫腔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有宫腔粘连或宫颈管粘连情况。因为如果出现此种情况,月经血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月经量减少,患者通常合并有腹痛情况,此时宫腔镜检查便是明确原因的有效诊断方式,必要时还可做内分泌检测,明确是否存在有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2023-08-02
  • 取环会导致月经量少吗(视频)

    取环会导致月经量少吗
    女性上环后取环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的情况,因为上环后多数女性会有经量增多、经期炎症等表现,而经过长期的带环过程后机体已适应变化,对于突如其来的取环操作,可能会导致机体异物反应减少,进而导致经量减少更为明显。另外,在取环过程中,由于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女性宫颈管或宫腔内膜损伤,而损伤会继发造成宫腔粘连或宫颈管粘连,当下次月经来潮时经血便不会被及时排出体外,出现经期延长或经量减少的情况,此时女性患者多伴有腹痛或下腹坠胀等不适感。出现上述情况时,建议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判断自身是否发生宫腔粘连。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可明确粘连的位置和程度,且在检查时顺势将粘连分离。宫腔粘连或宫颈管粘连分离后,血液流出道受阻解除,患者的月经量便会随之增多且腹痛减少或停止。因此,取环后月经量减少时需判断有无腹痛情况,若有腹痛合并症则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