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挛缩

  • 髋关节有少量积液正常吗(视频)

    髋关节有少量积液正常吗
    髋关节是滑膜性关节,运动需要滑液,B超或核磁共振可以发现髋关节腔有少量积液,属于正常现象,可能是关节分泌的滑液。要区分髋关节积液的原因、增多情况、是否有伴随症状,进一步区分正常或者异常。化脓性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髋关节风湿病、创伤性髋关节病可以导致髋关节积液,而且积液量较大,除了B超、核磁共振,患者体检可见以下症状: 1、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发热、疼痛、畸形、关节挛缩等问题; 2、髋关节结核患者可出现疼痛、皮温不高、午后低热; 3、风湿性髋关节可为游走性疼痛且有积液; 4、创伤性髋关节病多见于老年人,患者有创伤史,髋关节活动有响声,休息后可缓解。
    2023-08-03
  • 高位截瘫如何恢复(视频)

    高位截瘫如何恢复
    高位截瘫在早期也就是卧床期的康复,主要是防止并发症。早期床上要保持正常体位,防止压疮,可以用气垫,每两小时翻身拍背,这个时候要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可以采用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的方法,防止关节挛缩,维持残存肌力,每天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动作保持轻柔。此外就是膀胱和直肠功能的训练,这个时候患者极度压抑,要进行心理指导。到了恢复期康复,通过物理治疗,比如电疗,改善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炎症、肌肉萎缩等情况。这时候要加强患者四肢尤其是上肢肌力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包括床上活动、穿脱衣服、进食、洗漱、阅读、书写等。患者手术以后,或者是脊髓炎以后一周,要进行站立训练,还要采用牵张关节和肌肉等训练,然后进行坐位和平衡的训练。还有转移训练,就是由床到椅子或轮椅,还要进行步态训练。有的患者无法站立,就要建议使用轮椅训练。另外要应用矫形器,比如髋膝踝矫形器,这时要训练他使用支具。
    2023-08-01
  • 肌张力高如何治疗(视频)

    肌张力高如何治疗
    正常肌肉是有一种张力的,肌张力是维持运动最基本的基础。肌张力增高的原因很多,中风患者有时候就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特别是瘫痪的手脚通常表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部分帕金森或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可出现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增高首先要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中风或者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肌张力增高,患者需要做运动康复治疗,让张力松弛下来,避免引起关节挛缩,同时可以给予巴氯芬、妙纳、氯硝安定、替扎尼定类药物,可能有帮助。肌张力障碍或者帕金森患者表现出肌张力增高,可用美多芭等调节肌张力障碍的药物。
    2023-08-01
  • 脑出血的分期(视频)

    脑出血的分期
    脑出血根据发病后不同病程发展阶段有以下分期: 1、超急性期:主要指发病6小时内,该期病情发展较快,容易发生死亡,需要早期进行积极干预; 2、急性期:主要是指发病后6小时-2周,该期病情容易发生变化,如可能导致再出血、脑水肿以及相应并发症等,由于病情变化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3、病情恢复期:主要是指发病2周-6个月,患者处于恢复期阶段,需要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最大化康复; 4、后遗症期:主要是指6个月之后,此时患者病情稳定,重症患者可遗留偏瘫、语言障碍甚至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后遗症。
    2023-08-02
  • 小腿截肢后要注意什么(视频)

    小腿截肢后要注意什么
    小腿截肢后重要的是康复训练,对病人要进行宣教,保持正确姿势。截肢有个原则,断端或者患端留的越长越好,越长越有利于做假肢。小腿截肢以后,膝关节实际上还可以活动。有下面几点一定要注意: 1、膝关节在睡觉时要保持伸直状态,坐轮椅时也要伸直; 2、在拄拐时,不要把残肢架在担架上或者架在助行器上; 3、睡觉时不能让膝窝底下垫东西,使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一定要记得,截肢以后一定要保持截肢端膝关节是水平及伸直状态,这样有利于假肢后恢复,并且可以防止膝关节挛缩,因为截瘫后膝关节挛缩比正常人挛缩更严重、更难治。所以要预防在先,只有预防好才能避免以后一系列问题。
    2023-08-03
  • 脊髓损伤一年后定型吗(视频)

    脊髓损伤一年后定型吗
    脊髓损伤一年后可以定型,因为脊髓是中枢神经,神经恢复约在3-6个月,就是半年以后基本就定型。但定型以后仍需要继续康复训练,因为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避免并发症发生,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下肢血栓形成、压疮的发生,可以避免废用综合征的出现,如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对患者避免二次受伤有很大帮助。 通过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心肺功能,使患者通过运动避免出现焦虑、抑郁。因为通过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使人体脑袋产生多巴胺,使人有一种愉快的感觉,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轻生的念头。一年后脊髓损伤能定型,但定型后仍然需要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社会,减少对别人的依赖。
    2023-08-03
  • 脊髓损伤康复的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康复的方法
    脊髓损伤急性期康复方法有体位,包括床上卧位,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肌腱或者关节挛缩,进行呼吸与排痰训练,体位变化、关节被动活动、坐起训练、站立训练。 脊髓损伤恢复期可以采用物理治疗,包括蜡疗、功能性电刺激、超短波、光疗、肌力训练、在垫上的运动训练,包括翻身训练与牵伸训练、垫上支撑、垫上转移;进行坐位训练,包括长坐位跟端坐位;转移训练,包括轮椅、床的转移,轮椅到卫生间的转移;轮椅训练,包括轮椅平衡训练跟轮椅操作训练;步行训练,包括平行杠内步行和持拐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矫形器应用,心理治疗。
    2023-08-03
  • 手指关节挛缩怎么办(视频)

    手指关节挛缩怎么办
    手指关节挛缩康复比大关节康复复杂。因为手指关节牵扯很多小肌肉及韧带组织,中间出现粘连的程度比大关节几率高许多。而且手是对灵敏度和力量要求极高的组织,人要拿筷子、用笔,需要手上20-30条韧带,包括肌肉共同协作。出现手指关节挛缩后,在第一时间要进行消除肿胀、消除血肿,然后第一时间进行手指指间关节,包括韧带、肌肉、神经的松解恢复。 关节活动很重要,但是指尖力量也很重要,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基本上70%的功能,都是靠这三个指头完成,所以这三个指头是恢复重点。如果大拇指和食指的功能能够极好恢复,对其他指头有促进作用,可以完成最基本活动,基本上足够,所以这是恢复重点。
    2023-08-03
  • 多关节挛缩症状(视频)

    多关节挛缩症状
    多关节挛缩常表现为对称性,其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1、双侧肩关节内收、内旋; 2、肘关节伸直僵硬; 3、腕关节屈曲; 4、手指屈曲挛缩; 5、拇指屈曲挛缩、内收; 6、单纯扣拇; 7、脊柱侧偏:临床需对患儿各个循环系统进行检查,以排除综合征型多关节挛缩;综合征型多关节挛缩临床较为常见,确诊后需早期进行治疗,但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2023-08-03
  • 多关节挛缩怎么治疗(视频)

    多关节挛缩怎么治疗
    多关节挛缩治疗前,需对患儿总体状况进行评估,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婴儿期轻度关节挛缩,可采取适度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进行治疗,按摩有益于患儿关节松解; 2、6-12个月患儿可逐步佩戴支具进行治疗,若支具能得以正规、良好的应用,亦可起到部分矫正效果; 3、1-2岁患儿可逐步采取手术治疗,以扣拇为例,小于2岁的患儿治疗效果较佳,治疗时需对患儿内收的肌肉、掌侧皮肤、软组织进行松解,进而重建其背侧伸肌,通过肌腱转位、皮瓣转移,将拇指从内收、屈曲位置放于虎口开大位,放至拇指背伸,重建拇指功能; 4、患儿腕关节、肘关节挛缩,需尽量于4-5岁前进行治疗; 5、大龄患儿已具有部分代偿性适应功能,医生手术前需考虑此类功能,并尽量保留。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