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 腺样体摘除手术后遗症(视频)

    腺样体摘除手术后遗症
    腺样体切除为耳鼻喉科较成熟的手术,适用于腺样体肥大、睡眠打呼,鼻子不通气、反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但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腺样体手术不会有较大不适和风险,临床上后遗症有以下几点: 1、出血:现在都用等离子微创手术消融,术后出血比原来少。但是少数患者术后发生局部感染,仍然有出血风险; 2、疼痛:术后患者基本没有疼痛,少数患者术后咽部有脓性分泌物,需要抗炎对症治疗; 3、鼻子不通气:部分患者术后存在一段时间内鼻子不通气、流清水鼻涕,可以服用黏液促排剂治疗; 4、一过性中耳炎: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中耳炎,抗炎治疗也可以治愈; 5、颈椎半脱位:少数患儿做腺样体手术后会出现颈椎半脱位,但是概率较低。 总之,腺样体手术为成熟安全手术,术后风险和术后后遗症都较小,但是为全麻手术,需考虑风险效益比。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挂什么科(视频)

    腺样体肥大挂什么科
    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应去耳鼻喉科就诊。腺样体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特别是6岁前具有免疫功能,可以为儿童提供一道免疫防线。很多儿童在感染或抵抗力低时,腺样体会因为受到感染或刺激而肥大,此时可能出现比如打鼾、流鼻涕、鼻塞或听力减退的现象,即可诊断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出现病理性腺样体肥大时,患者应去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头颅的测绘片、鼻咽镜等检查明确腺样体的大小,判断是否出现腺样体肥大。如果患者出现有睡觉打鼾、张口呼吸或有明显的鼻窦炎,明显的听力减退、分泌性中耳炎等症状时,即可诊断为腺样体肥大。治疗方面可以先通过药物缓解,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腺样体达到治愈的地步。
    2023-08-03
  • 儿童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切除吗(视频)

    儿童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腺样体肥大不一定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成人比较少见,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的淋巴组织,又称为咽扁桃体,与患者熟知的扁桃腺不在同一位置。由于鼻咽部或周围结构严重反复刺激,腺样体组织会出现增生、肥大,当肥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根据阻塞后鼻孔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比如可以引起鼻子通气不佳,睡眠时张口呼吸、打呼噜等,也可能会引起临近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出现耳朵疼、耳朵闷、听力下降等症状,腺样体表面的分泌物可以向下流,引起咽喉炎、气管炎等症状。症状比较轻的腺样体肥大,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疗方式,比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轻鼻腔分泌物,进而减轻腺体表面的组织水肿,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鼻喷激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布地奈德鼻喷剂等;比较严重的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中耳炎或睡眠呼吸暂停,这时需要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进行详细检查,明确是否需要手术。
    2023-08-03
  •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视频)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常见情况如下: 1、3岁以下的孩子,通常首选不是手术,即使腺样体堵塞80%以上,还是建议可以尝试保守的药物治疗,且临床证实保守的药物治疗有效。手术实施时需要全身麻醉,3岁以上的孩子麻醉风险降低,因此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根据病情,酌情选择保守治疗; 2、3岁以上的孩子可进行呼吸睡眠监测,如果提示有低通气、缺氧、频繁未觉醒等情况,且腺样体堵塞70%以上,甚至堵塞90%以上,同时还伴有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肥大,通常建议进行手术干预。此类病人通常用药有效,但不能停药,停药后病症会复发; 3、如果耳鼻喉科不是首诊,是经过口腔科后,诊断牙齿有畸形,再回到耳鼻喉科就诊的病人,如果此时发现有肥大的扁桃体腺样体,通常建议先在耳鼻喉科进行切除,再到口腔科进行正畸。
    2023-08-03
  • 儿童腺样体肥大挂哪科(视频)

    儿童腺样体肥大挂哪科
    儿童出现腺样体肥大,家长应该带患儿挂耳鼻咽喉科。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的一团淋巴组织,又称之为咽扁桃体,当淋巴组织增生肥大以后,堵塞后鼻孔,称为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以后,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和症状,儿童先出现鼻堵,可能是部分或完全鼻堵,并且在后鼻孔堵塞之后,分泌物聚集,炎症难以消退,可能会导致持续性鼻炎或者鼻窦炎,也可能会引起或者加重过敏性鼻炎。如果腺样体增生肥大较严重,可能会堵塞咽鼓管的咽口,造成中耳腔内的负压,从而引起中耳黏膜渗出,出现鼓室内的积液,导致分泌性中耳炎。上述症状和疾病都跟耳鼻咽喉科相关,因此,如果需要解决儿童腺样体肥大,家长需要带患儿挂耳鼻咽喉科,进行电子鼻咽喉镜的检查,判断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从而指导进一步的处理。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几岁开始萎缩(视频)

    腺样体肥大几岁开始萎缩
    腺样体肥大通常在10-14岁时开始萎缩。腺样体生理性肥大常见于儿童,若无任何临床症状则通常不予以干预,等待萎缩即可。但部分孩子的腺样体异常肥大,阻塞后鼻腔导致鼻塞症状,甚至出现鼻炎、鼻窦炎、流鼻涕或流黄鼻涕等情况。另外,如果腺样体压迫鼻咽部侧壁的咽鼓管,则会导致咽鼓管口无法定期开放,从而造成中耳负压,使孩子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渗出性中耳炎的症状。此外,腺样体肥大可以使孩子无法经鼻呼吸,从而出现打鼾情况,在打鼾过程中,部分孩子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形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长期经口呼吸,也可能导致孩子颌面骨发育异常,形成腺样体面容。此时需采用手术方式将腺样体切除,不宜一味等待腺样体自行萎缩。
    2023-08-03
  • 儿童鼻腔腺样体肥大注意什么(视频)

    儿童鼻腔腺样体肥大注意什么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其常见注意事项根据肥大程度不同而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1、轻度肥大:建议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以减少腺样体进一步增大;2、腺样体过于肥大: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睡眠张口呼吸,或导致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以及引起长期的慢性咳嗽,甚至出现部分全身影响,比如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睡眠质量差,同时伴有夜惊、遗尿等。出现上述情况后,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进行就诊,通过采取鼻咽部侧位片或鼻内镜检查等,明确腺样体大小,如果腺样体已堵塞后鼻孔超过70%,则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2023-08-03
  • 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视频)

    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
    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通常可以保证将腺样体切除比较彻底。当腺样体重度肥大堵塞后鼻孔超过70%,或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反复发作的鼻窦炎、中耳炎,以及分泌物往咽部流,刺激引起反复的咳嗽,此时需要手术治疗。腺样体的手术都是微创手术,是在鼻内镜下经口或经鼻腔进行腺样体的切除。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可以保证将腺样体能够切得比较彻底。在直视下看着显示器放大以后,能够避免损伤咽鼓管的隆突、咽鼓管的咽口,以及后鼻孔的黏膜等比较重要的结构。在鼻内镜下进行彻底切除腺样体的同时,避免损伤重要的结构,避免发生并发症。
    2023-08-03
  • 什么叫腺样体肥大(视频)

    什么叫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的淋巴组织,从出生以后就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到10岁左右开始逐渐萎缩。当腺样体由于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增生、肥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引起一些症状,常见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引起反复发作的中耳炎、鼻窦炎,夜间睡眠质量差,伴有夜惊、磨牙、遗尿等。当腺样体肥大引起相应症状的时候,即可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另外,当患者出现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以后,需要进行鼻内镜或鼻咽部侧片的检查,如果堵塞后鼻孔超过70%,需要手术切除。
    2023-08-03
  • 儿童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视频)

    儿童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临床常见疾病,其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保守治疗:患者如果仅是轻度肥大,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通常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主要针对引起腺样体肥大的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均衡营养、治疗过敏性鼻炎、防止感冒等;2、手术治疗:如果腺样体过于肥大,同时鼻咽侧位片或鼻内镜检查提示其已经堵塞后鼻孔超过70%,则建议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另外,如果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反复发作的鼻窦炎、中耳炎,以及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引起慢性的咳嗽,或出现部分全身的神经症状,比如夜间磨牙、遗尿等,通常也许建议患者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总而言之,临床对于腺样体肥大本身,较难有某种药物直接能使其缩小,通常都是保守治疗,即主要针对引起腺样体肥大的病因进行治疗,常见包括使用鼻喷剂、抗过敏治疗,以及清洗鼻腔等。如果通过控制引起腺样体肥大的病因后,患者症状逐渐不明显,随着年龄增大,通常腺样体会逐步萎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