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 什么是急性肠胃炎(视频)

    什么是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道急性炎症性病变,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发热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2023-07-31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有哪些(视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断胰岛素:部分患者需要依靠胰岛素维持生命,中断胰岛素后使血糖快速上升,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急性感染、肺炎、败血症等; 3、车祸或严重外伤; 4、精神创伤; 5、使用升血糖药物:如大量使用激素、利尿药物等。
    2023-08-01
  • 血氯偏高怎么回事(视频)

    血氯偏高怎么回事
    血清氯增高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排泄减少、尿道或输尿管阻塞、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少尿期、心力衰竭等; 2、摄入过多,摄入食盐或摄入氯化物过量等; 3、换气过度性碱中毒。 体内氯化物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以氯化钾的形式存在细胞内,氯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渗透压及水电解质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人体氯化物主要从食物中摄取,通过尿液解大便排出,汗腺排泄一小部分。明确体内氯含量增高的原因,针对不同病因做出相应的处理,消除病因对症治疗,如果条件允许及时去医院进行问诊,而且要监测氯化物的含量。
    2023-08-01
  • 胃肠炎传染吗(视频)

    胃肠炎传染吗
    有一部分肠胃炎可以传染,如感染性肠胃炎,即感染性腹泻,包括细菌感染、大肠杆菌超标会引起群体食物中毒,虽然人与人之间可能不传染,但属于群体发病。病毒性霍乱弧菌的胃肠炎可以传染,而且属于烈性传染病。病毒性胃肠炎,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所致,是确切存在的传染性疾病,为粪-口传播,即粪便污染食物后再从口腔摄入的传播方式。所以在平常的护理方面注意一定要严格清洗、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另外一大类胃肠炎是受凉、食滞、饮食太过嘈杂,或者脾胃比较湿热、食滞胃肠所致,这类肠胃炎不传染。总之,有致病菌的细菌或者病毒导致的胃肠炎可以传染,而没有致病因素,是气候、饮食因素损伤导致的肠胃炎,不具备传染性,要注意区别对待。
    2023-08-01
  •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一组类似于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不是原发的帕金森病,目前其具体的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脑动脉硬化、脑脱髓鞘病变、中毒、严重感染、长期酗酒等诱发因素有关,对患者脑部造成损害,继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但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症状和病变范围比帕金森病更广泛,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临床上对于出现帕金森病的患者,应注意区分鉴别。
    2023-08-01
  • 老年人心跳过缓怎么治疗(视频)

    老年人心跳过缓怎么治疗
    心动过缓的老年患者一般没有症状,部分患者有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需要到医院及时就医。心动过缓一般通过心电图提示,心率小于60次/分叫做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很多种原因,第一,心脏退行性病变,尤其是心脏传导系统窦房结功能下降容易导致心动过缓;第二,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导致心跳减慢、心动过缓;第三,有些药物可以导致心跳过缓,比如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服用倍他乐克可能出现心动过缓,这是药物因素引起的心动过缓,中毒性心肌炎也可以导致心动过缓。心动过缓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轻微的心动过缓,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可不做进一步处理,继续观察即可;如果是冠心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心动过缓,患者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尤其是冠心病,建议患者针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冠心病严重者可进行冠脉造影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治疗,以改善心动过缓症状。
    2023-08-01
  • 肺部感染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视频)

    肺部感染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肺部感染严重后果是感染无法控制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肺部感染属于呼吸系统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气管支气管感染等,重症肺炎是较为危险的情况。感染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一般细菌感染几率最高。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是传染性较强,同时重症病毒感染发生时,患者死亡率较高。晚期发生重症肺炎时,患者有明显呼吸衰竭,有时需呼吸机辅助通气,甚至依然不能改善。此外有明确的感染中毒表现,部分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危及生命。其他并发症还包括脓胸,以及其他部位感染,如中毒性心肌炎等。建议发现感染,及早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改善预后较为重要。
    2023-08-01
  • 肠结核的诊断依据是什么(视频)

    肠结核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肠结核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导致肠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肠结核的诊断要点具体如下: 1、中青年患者有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病史,特别是有开放性肺结核的病史; 2、出现慢性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纳差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3、脐周或右下腹疼痛,可触及肿块、索条状物或压痛; 4、有肠出血、肠梗阻、肠穿孔或急性腹膜炎等急腹症的表现; 5、实验室检查常有贫血、血沉加快、大便隐血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大便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等; 6、X线肠道钡餐检查对肠结核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钡餐时可发现有肠壁溃疡、充盈不佳、缺损、肠段有跳跃征、肠腔狭窄、气液平面等; 7、肠镜检查及活检发现干酪性肉芽肿或结核杆菌可确诊。 肠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要注意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进行鉴别。
    2023-08-01
  • 脑白质脱髓鞘病人的注意事项(视频)

    脑白质脱髓鞘病人的注意事项
    脑白质脱髓鞘的患者注意事项如下:1、明确病因:患者需明确导致脑白质脱髓鞘的原因是否与炎症性、缺血性、缺氧后或是中毒相关;2、明确进展:还需明确疾病是否出现进展或反复发作,若仅为一过性诱因,则去除诱因后尽管病灶仍存在,也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但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性或免疫相关,则需长期给予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3、明确损害程度:应明确该疾病对自身机体的损害程度,如是否出现智力下降,有无情绪、情感异常等,可以通过量表进行筛查;4、避免诱发因素:患者需要避免诱发和加重疾病的因素,如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因素或中毒性因素等,需避免再次接触。同时,需避免劳累、感染等免疫相关的诱因,定期随访观察。
    2023-08-01
  • 腹膜炎的症状(视频)

    腹膜炎的症状
    腹膜炎患者早期可以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腹肌紧张以及压痛反跳痛等。伴随感染加重以及毒素的吸收,患者可出现全身的中毒症状,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等脓毒血症的表现。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如下: 1、腹痛:是腹膜炎的典型症状,其病因不同腹痛程度也有所差别。化学性腹膜炎如胃穿孔,胃酸进入腹腔引起剧烈的疼痛,患者多难以忍受,而腹腔内出现出血所导致的疼痛较轻,腹痛的范围多原发病灶的开始,待炎症扩散后可弥漫至全腹; 2、消化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 3、里急后重:发生盆腔腹膜炎或者直肠受到渗出液或者脓液刺激时,表现为腹部坠胀以及里急后重; 4、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在急性继发性腹膜炎发生时,患者可有高热、畏寒、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全身表现,在感染后期由于毒素的吸收,可出现神志淡漠、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酸中毒的表现,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