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

  • 下肢静脉血栓是什么病(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是什么病
    下肢静脉血栓是下肢静脉血管出现血栓,堵塞血管所引起的病变。浅静脉血栓表现为浅表静脉上出现硬条、红、肿、痛;深静脉血栓,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痛。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是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壁损伤或血液的高凝状态所致。浅静脉血栓,中医称青蛇毒,是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所致;深静脉血栓中医称股肿,是湿热下注,阻滞营血回流,水津外溢所致。
    2023-08-02
  • 腿静脉血栓复发的表现(视频)

    腿静脉血栓复发的表现
    下肢静脉血栓经过常规治疗后,部分患者存在复发现象,表现为一侧肢体肿胀。如突然停药、生活方式改变、久坐、制动、血管受压或血管损伤等情况均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复发。 患者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肿胀,即凹性水肿或走路时腿肚子疼,即腓肠肌部位出现疼痛,常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此时患者应到医院就诊,通过进行彩超检查即可明确判断是否出现血栓复发。若明确诊断血栓复发,则需到血管外科进行规范、专业诊治。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痛,无法行走,影响患者生活。可分为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情况两种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短期并发症:除影响运动功能、造成疼痛外,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即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达肺,从而形成肺栓塞。轻者可能出现心慌、憋气等症状,重者可产生猝死; 2、远期并发症:患者未进行规范治疗,造成血管闭塞并形成远期并发症,即慢性腿部肿胀,患者无法行走。同时,患者腿部可出现变色、发黑,尤其踝关节等位置,又称为连疮腿。此外甚至可形成溃烂、皮肤溃疡、流液、创面无法愈合,甚至多年形成慢性创面。 因此,针对下肢血管疾病,如下肢血栓应预防并发症,患者需早期到血管外科进行规范诊治,才可有效避免。
    2023-08-02
  • 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哪里(视频)

    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哪里
    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不是右下肢,左右下肢的通道一样,是左下肢深静脉和右下肢深静脉 共同汇入点都是下腔静脉。如果脱落,顺着流向,从腿远端流向大腿近端,然后流向下腔静脉回流到心脏,从右心再到肺动脉,整个循环是从下肢再到下腔,再到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到肺动脉。有脱落,栓子最后到达靶器官,称作肺动脉的靶器官,就是肺梗,是深静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治疗主要目的或者重点,尽量避免脱掉,早期要进行干预治疗,尽量避免栓子脱掉到肺动脉引起肺梗,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方法(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方法
    单纯下肢浅静脉血栓不需要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也只有一部分需要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体位治疗、手术取栓或者吸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具体如下: 1、抗凝治疗是所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治疗; 2、溶栓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目前常规并不推荐系统性溶栓治疗,采用经导管接触溶栓; 3、静脉血栓形成后,通常主张采用卧床休息10天左右,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的程度;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体位治疗属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保守治疗; 4、手术切开取栓或者吸栓是消除血栓最直接有效的办法,都必须切开股静脉,通过专用取栓导管或专用吸栓设备才能进行。无论进行哪种溶栓治疗,以及手术切开取栓或者吸栓治疗之前,都必须在下腔静脉内植入腔静脉滤器,以拦截大块血栓预防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怎么查(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怎么查
    下肢静脉血栓查时,首先是患者的自己的症状,用三个字来形容,肿、憋、红,往往病人突然出现左腿突然比右腿肿,而且肿的非常厉害。病人往往有憋的表现,有的病人表现为憋胀,有的病人表现为憋痛。患肢比对侧肢体皮肤明显发红,可以表现为鲜红,但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是暗红表现。如果有这些表现,提示可能出现了下肢血栓。出现了下肢血栓,怀疑诊断时,需要去做化验,查病人的D-二聚体是否出现了明显增高,同时需要去做彩超检查,彩超可以明确下肢静脉里是否有新鲜血栓、旧血栓,明确部位以及程度。 通过患者肿、憋、红的症状,通过D-二聚体、彩超检查可以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诊断后要针对进行治疗,通过卧床休息、口服药物,通过放滤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
    任何妨碍血液正常循环或者可以导致血液异常凝结的原因,都可以造成下肢静脉血栓,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大因素: 1、静脉损伤,无论是手术、外伤,还是化学药物引起的,都可以导致静脉壁或者瓣膜损伤,机体就会有一种修复机制存在,这个时候,血细胞就会凝结,包括血小板、红细胞的黏附,最后导致血栓形成; 2、血流缓慢,无论是在术后由于肢体需要制动或者长期卧床,或者因为久坐,这种状态下,下肢静脉会有血流缓慢的现象,就会容易形成血栓; 3、跟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对于妊娠产妇或者产后病人,以及长期需要口服避孕药物或者肿瘤或者癌症的患者,像这样一类病人,因为体内这种高凝因素的存在,血液就容易凝结,血小板的数目会增加,最终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效果如何(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效果如何
    目前,临床开展的微创治疗技术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主要包括导管内直接的溶栓治疗、机械性的血栓清除和静脉血管成形,如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腔静脉滤器植入等等。总体而言,介入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抗凝治疗或者全身溶栓治疗。导管直接溶栓和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静脉血栓,手术成功率非常高,短期血栓清除,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此外,静脉瓣膜功能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可以降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概率,改善今后的生活质量。髂静脉支架植入对于髂静脉慢性狭窄的闭塞病人,手术成功率以及支架植入后1年的支架通畅率都可以达到80%-90%以上,复发的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对于血栓后形成综合征,如下肢肿胀、疼痛,还有静脉溃疡的缓解率可以达到60%-70%以上,生活质量也较传统的药物治疗或者保守治疗有明显的改善,腔静脉滤器的植入也大大降低了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概率。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等有关,因此可以针对其病因进行预防,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手术后如果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者被动运动,比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 2、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例如穿弹力袜等; 3、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血管的损害; 4、使用造影剂的患者,造影结束后将患者患肢抬高,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以及血肿,患肢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 5、术后需要遵医嘱,保证给予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滤器植入的注意事项(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滤器植入的注意事项
    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滤器植入的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下腔静脉植入的尺寸,不是所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都要放滤器,要根据指征,比如患者抗凝有禁忌、近端髂骨段的血栓是大块的、超声看有漂浮血栓的。还有就是需要进行治疗的,比如要进行吸栓、溶栓治疗的,预先也要放滤器。 骨科的大手术,髋关节和膝关节可能造成血栓脱落,也要预防性做的。手术程序结束以后2-3周把滤器再回收,能不放的尽量不放,根据指征选择植入滤器,如果必须放,尽量放临时滤器或者可转换滤器,尽量把滤器在整个治疗程序或者手术结束以后的最佳时间内回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