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及检查方法(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及检查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及检查方法如下: 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肿胀和疼痛。如血栓脱落至肺部,可引起心率加快、胸闷、胸痛、气急等呼吸道症状; 2、检查方法:首选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应检查深静脉主干、腓肠肌静脉丛及髂静脉;如超声发现可疑异常,应进行CT造影或磁共振造影,甚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必要时可进行D-二聚体检查。
    2023-08-02
  • 什么是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视频)

    什么是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指深静脉血栓,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孕妇死亡的首要因素。临床表现为腿部疼痛、肿胀、静脉曲张、局部皮肤色素脱失以及溃疡,多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淤滞、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尤其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比非孕期高5-6倍。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属于严重并发症。
    2023-07-30
  •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病(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病,是由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液回流,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包括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性增加,可能与手术、创伤、药物、妊娠、久坐、久站等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肿胀、疼痛,部分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可出现突然猝死。
    2023-08-02
  • 为什么肿瘤病人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视频)

    为什么肿瘤病人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肿瘤病人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如下: 1、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可以分泌一种凝血物质,导致其凝血功能增加,从而形成血栓; 2、治疗肿瘤的药物可能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部分肿瘤患者需要应用插管、放疗等治疗手段,也可导致血栓的形成。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2
  • 如何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视频)

    如何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遵循医嘱规范,足量、足疗程的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其复发。抗凝药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血栓的同时,也存在出血的风险,因此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尤为重要。临床上使用华法林时应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使用肝素时应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时不需要常规监测。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2
  • 肠粘连腔镜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视频)

    肠粘连腔镜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应积极监测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肠瘘、再次肠粘连、出血为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肠粘连腔镜手术中患者如未进行肠管切除,其术后肠瘘及出血的风险较低。如患者出现肠瘘及出血等相关症状,其治疗难度较大,可通过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止血、修补、造瘘,达到治疗目的。肠梗阻患者术后应留置胃管、降低胃肠道压力,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可饮水。术后饮食时间较早可导致患者急性梗阻的复发。患者进行早期床下活动,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亦可起到较佳的预防效果。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手术过程(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手术过程
    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做的手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除血栓的手术,一种是导管溶栓,通过微创的方法局麻下穿刺,放一个导管,直接放进静脉血栓里边,经导管可以注射溶栓药,溶栓药直接作用到血栓上,把血栓清除,但这是一种简单的手术,对血栓的清除效率并不是特别高;第二种就是机械血栓清除法,使用一个专门吸栓的导管,通过经皮局麻下的穿刺,把这根导管沿着导丝放进血栓里边,把血栓完全抽吸出来,这个手术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血栓抽出以后,对于剩下的残余狭窄,可同时做支架的处理,如果有较多的血栓残留,也可以再置一个溶栓导管,进一步的清除掉血栓; 2、还有一种手术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叫做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这个手术的意义在于有一部分血栓,尤其是这种近端漂浮性大的血栓,以及部分已经发生肺栓塞的病人有可能再发生肺栓塞,把滤器放在下腔静脉里,也就是放在了血栓脱落后向心脏去的路径上,相当于放了一个大眼的渔网,把所有脱落的大块血栓挡住,避免发生致死性肺栓塞; 在此过程中,滤器就起到了预防致死性肺栓塞、阻挡大块血栓的作用,如果再同时结合上导管溶栓或者是机械血栓清除法,就可以使血栓快速清除,术中不仅预防了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等这些血栓完全清除掉以后,既可回收滤器,病人体内没有任何异物的存在,可以快速的康复。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血肿处理(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血肿处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常需进行介入治疗,需进行穿刺,且使用抗凝、溶栓药物,因此可造成出血及血肿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若穿刺点发生血肿,可及时压迫出血点并进行缝合;若发生腹膜后血肿,血肿往往较大,应及时输血并停止使用抗凝、溶栓药物。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及时调整抗凝药及溶栓药物的使用,操作应轻柔,减少对血管的破坏及损伤,如做到上述几点,可减少血肿发生。
    2023-07-30
  •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视频)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部静脉包括髂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等,深部静脉藏在肌肉内,肉眼无法观察,其形成的血栓即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浅部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以及毛细血管。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发热、发酸等,患肢增粗、按压出现紫红色。如出现血栓脱落危害较大,最严重并发症为肺动脉栓塞,轻者表现为咳嗽、咳血、胸闷、气短,重者出现死亡。对于下肢肿胀、持续加重不缓解者,需要注意,及早到医院就诊。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好治吗(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好治吗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的时期称作急性期、慢性期、亚急性期,治疗效果比较好往往在急性期,一发病就要规律的抗凝治疗,或者以抗凝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急性期的治疗疗效往往影响到后期的恢复。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规范,包括规范的抗凝,低分子或者新型的抗凝药要全程规律的用药。用药过程中还需要监测凝血指标,不停的复查血观察抗凝效果,整体的效果还是越早越好,越往后效果越差。进入到亚急性期或者慢性期,治疗效果相对来讲比急性期是有点差别的。如果确诊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建议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到大医院血管专科规范的进行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