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

  • 做完胆总管囊肿手术后胃胀怎么办(视频)

    做完胆总管囊肿手术后胃胀怎么办
    胆总管手术后,很多患者出现消化道的不适症状,身体需要适应,短则几个月,长则0.5-1年。患者通过正常的生活调整,辅助使用药物通常能够度过。建议术后禁油腻,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肠道的逆蠕动和胆汁的异常分泌。若患者进食后出现胃胀和消化道不良的表现,可通过物理热敷、按摩,帮助肠道功能逐渐恢复。若出现非常严重的胃胀和腹痛症状,需警惕吻合口或肠道出现其他病理性改变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胆总管手术切除膨大的胆总管,将肠道和胆管进行吻合,胆汁通过胆肠吻合口直接排入肠道,解决胆总管囊肿的问题。但由于肠道蠕动和生理路径发生变化,患者会出现胃胀、消化不良、腹泻或恶心、烧心的症状。肠液逆蠕动较强时会反流到肝脏的胆道系统内,导致患者出现发烧、肝区疼痛等症状。
    2023-08-02
  • 胆道闭锁手术能痊愈吗(视频)

    胆道闭锁手术能痊愈吗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影响幼儿生命健康的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外胆管闭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患儿肝脏出现炎症,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影响到生命。外科治疗是唯一可以治愈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手段,正规的外科治疗可以达到痊愈的目的。 外科治疗主要分为两种,暂时性手术称为葛西手术,即切除局部肝脏组织,暴露出细小的胆管,进行肝肠吻合,使胆汁可以排入肠道中。葛西手术可以作为幼年时期的暂时控制手段,远期患儿容易出现反复发烧,吻合部位再次梗阻,肝硬化进一步发展。 最终能够彻底治愈先天性胆道梗阻的方案,目前公认为是采用亲体肝脏移植的方式,通过切取父亲或母亲的部分肝脏移植到患儿体内,达到根治的目的。亲体肝脏移植手术目前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术后生存率达到100%,患儿的父母可以优先选择。
    2023-08-02
  • 肝体积缩小怎么治疗(视频)

    肝体积缩小怎么治疗
    肝脏体积缩小常见于两种情况,生理性缩小和病理性缩小,首先要明确引起肝脏缩小的原因。生理性缩小通常是由于患者年龄增长所致,尤其是年老的患者,肝脏会出现正常萎缩,在B超或CT下表现为肝脏边界缩小。通常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只要肝脏功能能够供应身体正常使用即可。 另外,由于乙肝引起慢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导致肝脏缩小,需到肝胆外科或肝病内科进行相关的诊治。目前肝硬化没有非常好的根治性手段,治疗主要以保护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为主。一旦患者发生严重的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进行肝脏移植,用正常的肝脏替换已经硬化缩小的肝脏,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2023-08-03
  • 肝癌做了8次介入转移是怎么回事(视频)

    肝癌做了8次介入转移是怎么回事
    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进行多次介入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疾病效果。但晚期肝癌患者通常存在全身播散的病灶或肝内播散、大血管侵犯,这种情况下,局部的介入治疗并不能完全立刻杀死所有的癌细胞。肿瘤细胞在介入治疗之后,可能会产生新发的血管,肿瘤通过新发的血管可以继续在肝内生长、播散,甚至转移到全身。所以患者反复进行多次介入之后,仍然会出现腹腔内或全身肝细胞癌转移。 如果出现肝内播散或全身转移的情况,需在肝脏局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综合治疗,如全身化疗、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使用。需对患者进行评估之后,制定更详细的治疗策略,应对全身播散情况。总而言之,介入治疗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控制手段,但由于不能彻底地根治所有肿瘤,所以可出现全身转移和局部转移。
    2023-07-31
  • 肝癌的常见类型(视频)

    肝癌的常见类型
    肝癌的常见类型包括肝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统称为肝癌,但有所差别,具体如下: 1、肝细胞性肝癌:最常见,发病率最高,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常表现为肝脏内单发较大的肿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并发; 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性肝癌相比,恶性程度、复发概率较高,疾病预后较差。常见于肝内胆管结石和慢性炎症长期反复刺激,引起局部的胆管细胞恶变所致,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3、混合型肝癌:比较少见,常见于肝脏内的病毒性炎症或其他刺激,引起的肝脏内细胞突变,治疗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术后综合治疗。
    2023-07-31
  • 胰腺结节该怎么办(视频)

    胰腺结节该怎么办
    胰腺结节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策略不同,具体如下: 1、囊性结节: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通常需要到肝胆胰外科就诊,通过B超、CT、磁共振等检查评估结节的位置和大小。若囊性结节较大,且囊内有小的乳头分级或囊内局部囊壁增厚,患者伴有血液内肿瘤标志物上升,通常提示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若影像学报告提示患者是黏液性囊腺瘤,需要更加重视,因为黏液性囊腺瘤具有潜在恶变的风险; 2、囊实性结节:多见于神经内分泌的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都具有潜在的低度恶性风险,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视频)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和肿瘤在胰腺的位置决定,胰腺肿瘤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型,具体如下: 1、良性肿瘤:通常是胰腺的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神经内分泌的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通常是良性或具有低度的潜在恶性风险。良性肿瘤通常可以进行局部切除,若位于胰腺体尾部,可以在微创或开放手术下进行胰腺体尾部切除,通常可以保留脾脏。若位于胰腺头部,需通过肿瘤与重要血管和胰管的关系,评判是否可以进行局部摘除术。若与血管和胰管的关系密切,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2、恶性肿瘤:胰腺癌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与良性肿瘤不同。若位于体尾部,需进行胰腺体尾部、侵犯血管以及脾脏切除,若位于胰头部,则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2023-08-01
  • 胆囊腺瘤和息肉区别(视频)

    胆囊腺瘤和息肉区别
    胆囊腺瘤和息肉的区别主要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不同,具体如下: 1、胆囊息肉:是一种非肿瘤性的胆囊增生,通常是由于慢性炎症和理化刺激,造成胆囊局部有隆起状的表现。息肉恶变的概率相对较小,若患者胆囊内是多发的小息肉,直径<1cm,通常进行密切随访即可。若患者是单发息肉,直径>1cm,生长速度较快或伴有胆囊结石,尤其是伴有血液内的肿瘤标志物上升时,需立即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2、胆囊腺瘤:是一种胆囊的肿瘤性息肉,具有潜在的恶性几率,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外科治疗,建议到专业的肝胆胰外科进行评估,尽早手术根治,以免延误病情。胆囊腺瘤目前已经被认为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一旦发展为胆囊癌,患者预后较差。因此需在胆囊腺瘤变为胆囊癌之前,通过微创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根治性处理。
    2023-08-02
  • 肝囊肿注意事项(视频)

    肝囊肿注意事项
    患者在体检时会偶然发现有肝囊肿,不必过于紧张,若检查后明确为肝囊肿,且囊肿体积较小,通常无需进行治疗,生活中也无需过度关注。因为正常的肝囊肿对生活和健康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患者可以正常生活。若肝囊肿近期快速增长或囊肿壁出现增厚,有感染和出血的征象,应立即到相关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部分患者肝脏内出现多发的肝脏囊肿,引发疼痛时,应注意避免猛烈地撞击,或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因为处于边缘的肝囊肿有破裂的可能性,但概率较低。若出现处在边缘又快速生长的肝囊肿,应及时到肝胆胰外科就诊。
    2023-08-02
  • 没有胆囊的人更易发胖还是瘦(视频)

    没有胆囊的人更易发胖还是瘦
    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尤其是对油脂的消化有短期影响。但通常会在3-6个月内被身体代偿,不会有长期影响,对长胖或变瘦也没有较大的影响。长胖或变瘦主要与日常饮食结构、生活作息及运动状态相关,与胆囊是否切除的关系不大。正常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经过短暂的身体适应,身体机能、消化功能和代谢功能与正常人并没有明显区别。对患者体重变化的影响,目前也没有找到相关性的依据,所以胆囊切除与体重变化没有很大关系,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但胆囊切除短期内由于身体消化脂肪功能短暂减退,在不注意饮食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腹泻、轻度腹胀的情况。若患者调整不善,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体重波动,但只要让身体充分适应,平时注意少食多餐,适当减少油腻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症状通常会在数月或半年内逐渐消失。总之,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较小。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