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涛

  • 胃体花斑怎么回事(视频)

    胃体花斑怎么回事
    胃体花斑是消化内镜医生进行胃镜检查时,观察到的镜下表现,具体病变情况需进行深入检查。胃体花斑最常见于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有时甚至需要消化内镜的医生在病变表面或黏膜上,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花斑是否为发生病变或急性炎症所致。当病理诊断为急性炎症或糜烂出血时患者需注意饮食,应进食易消化食物。 胃急性炎症或胃病变和人体精神因素息息相关,通常说胃病是精神类疾病,人们的情绪紧张、情绪焦躁都会造成胃黏膜的改变,所以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才能够让胃部更健康。
    2023-07-31
  • 壶腹癌是什么病(视频)

    壶腹癌是什么病
    壶腹癌又称瓦特氏壶腹癌,为壶腹部所长的肿瘤。壶腹部即胆管和胰管共同开口的末段,出现肿瘤时会堵塞胆管,会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皮肤包括巩膜均为黄色。另外,肿瘤出血时患者会出现黑色大便或血便,同时随着病情发展也会出现其它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壶腹癌又叫壶腹周围癌,即瓦特氏壶腹、胆管末段、瓦特氏壶腹下的十二指肠乳头或来自胰头部位的肿瘤,当肿瘤的具体来源并非特别明确的时候,笼统将其称为壶腹周围癌。此部位肿瘤会使患者出现黄疸、腹痛甚至黑便等症状,早中期的患者需通过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可治愈。
    2023-08-03
  • 胃肠道间质瘤是恶性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是恶性吗
    胃肠道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较特殊的肿瘤,可以笼统的将间质瘤称为恶性间质瘤。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以及显微镜下指标,包括核分裂象、有无出血等指标综合性分析,将肿瘤分为中危、低危、高危。 低危相当于良性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很低。随着危险度分级的提高,中危患者即使手术也会存在转移复发的风险,高危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相对较大。根据患者危险度的分级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医生在手术后会使用靶向药物降低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现在间质瘤的治疗药物从伊马替尼不断进步,已经出现了二代、三代靶向治疗药物,为胃肠道间质瘤术后的综合治疗和安全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检测(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检测
    胃肠道间质瘤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肿瘤,因此基因突变检测十分重要,有助于明确病因、病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随着近年来对肿瘤发病机制的探索,研究也发现,特定的基因突变是导致胃肠道间质瘤的”罪魁祸首“。大约90%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和C-KIT或者PDGFRα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细胞生长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目前包括美国NCCN,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等国内外指南都一致推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前应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检测基因突变的位点,至少包括基因的第9、11、13和17号外显子以及PDGFRα基因的第12和18号外显子。对于继发耐药的患者,应增加检测C-KIT基因的第14和18号外显子。而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在于指导靶向治疗,比如C-KIT11号外显子突变,伊马替尼治疗效果非常好,常规剂量即可。C-KIT9外显子突变,通过加大伊马替尼的剂量,也可使患者获益更多;PDGFRα D842V突变,目前认为对伊马替尼没有效果。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为野生型什么意思(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为野生型什么意思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为野生型,指的是病理诊断符合胃肠道间质瘤,但是分子检测没有C-KIT或者PDGFRα基因的突变。约85%的儿童胃肠道间质瘤和10%-15%的成人胃肠道间质瘤为野生型。根据是否有SDHB表达缺失,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SDH缺陷型:包括SDHA突变型、散发性GIST、Carney三联征相关性及Carney-stratakis综合征相关性;2、非SDH缺陷型:包括BRAF突变、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K/N-RAS突变及四重野生型。检测结果为野生型,意味着肿瘤对传统的靶向药可能不敏感,甚至出现耐药的情况。治疗方法上,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通常对伊马替尼不敏感,因此如果是局部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复发也比较常见。靶向药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可能使部分患者获益。对于非SDH缺陷型患者,BRAF突变型可受益于BRAF抑制剂,包括BRAF-MEK联合抑制剂。不同基因突变的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也各有不同。使用合适的靶向药物,提高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临床医生不断探索的话题。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风险如何评估(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风险如何评估
    在手术切除以后,一般根据胃肠道间质瘤的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原发部位,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的复发风险。复发风险度可以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如果肿瘤<5cm,核分裂象计数≤5的胃肠道间质瘤,属于极低危或者低危,复发风险很低,不推荐在术后进行靶向药的辅助治疗。对于>5cm的胃肠道间质瘤,一般属于中危或者高危,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另外如果肿瘤发生了破裂,只要有破裂的情况发生,无论肿瘤多大、核分裂象计数是多少,都属于高危复发风险较高。中危和高危复发风险度的患者,推荐手术以后进行靶向药的辅助治疗。评估复发风险对于后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有些患者其实只需要手术就可以治愈,还有一些患者具有潜在复发风险,评估复发风险能让患者不至于错过辅助治疗的最佳时机。评估复发风险属于医学专业问题,请遵医嘱,千万不能自行评估导致贻误病情。
    2023-08-02
  • 胃疼大便绿色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疼大便绿色是怎么回事
    胃部疼痛且大便呈绿色,需要患者引起重视。应对胃疼时间、严重程度有详细了解。大便呈绿色时,患者首先应注意近期饮食上是否摄入特殊食材,如菠菜,食用后大便会出现黑绿色;进食血豆腐或火龙果后,大便可出现红色。绿色大便多提示急性胃肠炎的发生,人体肠道的蠕动加快,部分肠液或胆汁没有经过小肠、大肠的吸收直接排出,所以粪便呈绿色。 总而言之,绿色大便首先可能为急性胃肠炎。患者需进行相应的深入检查,包括询问详细病史、是否进食特殊食物、是否存在诱因或进食不干净饮食、近期有无饮酒等,需要进行细致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3-07-31
  • 什么是胃神经纤维瘤(视频)

    什么是胃神经纤维瘤
    胃神经纤维瘤生长在胃部,发源于胃壁里的神经组织,是以神经纤维为主的肿瘤。胃神经纤维瘤非常少见,其原因主要如下: 1、胃神经纤维瘤是发源于胃神经组织的特殊情况,在临床中相对少见,需在胃镜的基础上取病理组织,进行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2、神经纤维瘤是发源于神经纤维组织的良性病变,治疗以外科为主,通过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神经纤维瘤有恶变的潜能,是交界性肿瘤,如果处理不及时,该肿瘤易在局部复发,甚至出现恶变和远处转移情况。此时患者需根据具体病理情况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全身化疗等综合治疗。
    2023-08-02
  • 小肠胃肠间质瘤是什么病(视频)

    小肠胃肠间质瘤是什么病
    胃肠间质瘤是发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特殊肿瘤,小肠的胃肠道间质瘤即为生长在小肠的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来源于小肠的间叶组织,是源于肌层的特殊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不是癌,但根据其恶性程度可分为低度、中度、高度,治疗为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基因和重要靶点深入研究,根据间质瘤的恶性程度以及靶点的阳性、阴性,在手术之后酌情应用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2023-08-02
  •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视频)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组织肿瘤,"间叶源性“可以通俗地理解成软组织,比如脂肪、血管、淋巴等等。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胃。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表现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以及和胃肠壁的关系,还有良恶性有一定关系。当肿瘤比较小的时候,患者一般没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也可能表现为贫血、呕血或者黑便等,但这些都不是胃肠道间质瘤特有的症状。所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大家也不可掉以轻心,应该尽早就医。医生可以通过胃肠镜检查或者腹部CT来进一步明确诊断。而确诊则可以根据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明确。胃肠道间质瘤在生物学上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相较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一般预后比较好一些。对于早期的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手术是唯一可以实现治愈的方法,有一部分患者会在手术以后出现肿瘤的复发或者转移,需要接受靶向药物的进一步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