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红

  • 糖尿病足病分级诊断(视频)

    糖尿病足病分级诊断
    糖尿病足分级包括: 1、正常足:足部未出现任何病变; 2、高危足:足部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合并皮肤改变或足部结构畸形,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 3、溃疡足:高危足病变进展而成,足部皮肤发生破溃,无感染; 4、感染足:足部皮肤发生破溃未经有效治疗处理,病变部位感染细菌; 5、坏死足:感染足进展形成,出现局限性坏疽; 6、全足坏疽:无法挽回的足病,无法治愈。
    2023-07-30
  • 糖尿病足疼吗(视频)

    糖尿病足疼吗
    糖尿病足是否疼痛主要取决于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周围神经病变较轻,触碰后疼痛剧烈;周围神经严重病变导致神经保护性缺失则患者无疼痛感。糖尿病足疼痛机制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疼痛剧烈首先考虑血管是否阻塞,血管外科介入或血管CT有助于查找疼痛原因。临床数据表明多数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无痛性糖尿病足。
    2023-07-30
  • 什么是糖尿病足(视频)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因血糖控制不理想导致外周血管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畸形,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合并外力作用及感染可引起足踝关节以下皮肤破溃、坏死或坏疽,甚至导致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而引发的严重慢性并发症,若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及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2023-07-30
  •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足(视频)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引发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是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及足部畸形四个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微循环障碍,若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足部畸形,外力作用或感染可进一步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如皮肤破溃、坏死甚至坏疽等。
    2023-07-30
  • 糖尿病足要做哪些影像检查(视频)

    糖尿病足要做哪些影像检查
    糖尿病足影像学检查主要检测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骨折。常规X线检查主要判断骨骼是否骨折、中断、脱位等情况。核磁共振、CT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患者足部软组织有无损伤。正常足、高危足无需影像学检查,糖尿病足病发展为溃疡足或感染足需进行影像学检查。糖尿病足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夏科氏关节病及骨髓炎的诊断。
    2023-07-30
  • 糖尿病足好治吗(视频)

    糖尿病足好治吗
    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具有一定难度。糖尿病足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的诊治,即MDT模式。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内分泌科、骨科、血管外科、介入科及康复科医生共同参与,协作有序的系统治疗,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医生要求与治疗侧重点不同。糖尿病足会造成患者严重经济负担,摧残患者身心健康,耗费医疗资源,故糖尿病足早期预防尤为重要。
    2023-07-30
  • 糖尿病足怎么止痛(视频)

    糖尿病足怎么止痛
    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治疗多以药物止痛为主。目前临床上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阿片类药物、抗癫痫药物、贴片类药物进行糖尿病足的疼痛治疗。糖尿病足疼痛程度不同,临床药物治疗一般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过渡。糖尿病足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切忌自行服药,以免因药物的副作用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023-07-30
  • 糖尿病足换药时间(视频)

    糖尿病足换药时间
    糖尿病足换药时间取决于糖尿病足的性质。溃疡只在表皮且破溃面积较小的神经性溃疡,其换药时间大概为1-2个月,若无血管病变,需将全身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缺血性糖尿病足需先行治疗血管病变,再通血管。神经性合并缺血性糖尿病足应采取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换药。局部换药时间根据敷料类型、病人意愿、换药方式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2023-07-30
  • 糖尿病足病人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糖尿病足病人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如下: 1、感觉神经病变:可出现烧灼样、刀劈样等异样感觉; 2、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部肌肉萎缩,出现拇外翻、爪形趾、锤状足、锤状趾等畸形; 3、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足部皮肤变薄、毛发脱落、正常排汗功能丧失等; 2、血管病变:早期表现为不欲行走,易疲劳,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甚至夜间静息痛。
    2023-07-30
  • 糖尿病足如何体查(视频)

    糖尿病足如何体查
    糖尿病足体查项目包括: 1、足部外观检查:足部皮肤有无干裂、变薄、破溃;足趾甲有无增厚,足趾间有无鸡眼、老茧等;足外形是否正常; 2、下肢动脉检查:触摸皮肤是否发凉;触摸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两侧是否搏动一致,有无减弱或消失; 3、周围神经检查: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浅感觉等检查。 此外,下肢多普勒血流图测试ABI指数和数字震动阈值测定有助于诊断病情程度。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