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永

  • 下肢动脉硬化性狭窄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性狭窄术后注意事项
    下肢动脉硬化性狭窄术后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严格遵循医嘱,医嘱包括鼓励患者多运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运动不是指特殊运动,最常见或最普通行走即可以起到锻炼作用。除运动外,医生会给出其他建议,生活中避免高油、高盐饮食,否则有可能加重下肢动脉硬化,同时减弱手术效果,良好饮食控制可以积极控制手术效果; 2、口服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抗血小板类药物,如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再就是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降脂可以维持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 3、需要严格戒烟,患者不仅不能主动吸烟,同时严格避免被动吸烟。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锻炼(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锻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锻炼一般不能一概而论,部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适合下肢锻炼,但有些患者则不适合。适合下肢功能锻炼的患者包括早期患者,如早期存在寒冷感患者或第二期存在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建议患者积极进行下肢锻炼。静息痛期或肢体坏疽期患者不建议患者主动锻炼,因为会明显加重患者症状,诱发患者疼痛。患者不适合锻炼还可能因为合并其它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大量或高强度锻炼。膝关节病变患者如果大量或过度运动可能会引起关节疼痛,不主张患者大量或高强度锻炼。 适合锻炼患者建议选择简单的锻炼方式,即鼓励患者走路。走路一般要求患者每天走路时长大概在1小时左右,不要求患者一口气走完1小时,可分成两次甚至三次锻炼。锻炼强度一般以引出下肢疼痛为原则,如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是200m,行走200m以后会出现明显下肢疼痛,要求患者继续行走到疼痛无法坚持时原地休息。原地休息几分钟,疼痛缓解后再开始相同强度锻炼,要求每天大概行走1小时左右。这样锻炼主要目的是有效刺激闭塞动脉的周围形成广泛侧支循环,从而改善下肢远端血液供应,从而减轻患者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可以鼓励患者锻炼,而对于在特殊部位植入支架患者,如腘动脉病变植入支架后,如果大量或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引起支架断裂,此类患者锻炼应注意适当,避免强度过高。
    2023-08-02
  • 腿静脉曲张必须手术才能治好吗(视频)

    腿静脉曲张必须手术才能治好吗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多为综合性治疗方案,手术通常不是唯一治疗选择。临床绝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应区分手术指征。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存在临床分级,即从C0-C6,一般在C2以及C2以上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0级是指患者可能存在轻微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表现,如轻微憋困等症状。1级为存在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症,下肢可以看到明显血丝样改变。2级是指腿部存在明显静脉曲张,3级是除静脉曲张外,腿部存在明显水肿。4级除前三级表现外,还会有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色素沉着、脂性硬皮病等。5级是指腿部溃疡已经愈合,6级是腿部溃疡目前尚未愈合。对于2级以及2级以上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从而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除手术治疗外,建议患者口服药物,如马铃薯提取物等改善静脉活性药物,以及穿着弹力袜,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以及改善患者下肢静脉压力梯度,促进静脉回流。C0和C1级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建议暂时观察,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C1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对于年轻女性可能涉及到腿部美容问题,该部分患者可以考虑局部采用硬化剂治疗,效果相对良好。
    2023-08-02
  • 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可以治愈吗(视频)

    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可以治愈吗
    临床观察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于双侧下肢影响没有明显区分,部分患者表现为左下肢,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下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通常可以解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当中的闭塞,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因闭塞所引起的症状或体征可被治愈。通过腔内介入或搭桥多可以改善远端肢体血液供应,使闭塞血管达到复通效果,闭塞可以被治愈。 动脉硬化目前并没有在医疗界得到完全解决,动脉硬化属于一种退行性改变,即动脉可随人体老化一起老化。此种现象目前无法从根本逆转,但发生动脉硬化闭塞后,需要积极控制动脉硬化闭塞,如积极鼓励患者锻炼、合理饮食、戒烟、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如果不积极干预,手术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故在临床上应区分对待。对于动脉硬化患者不必过度恐惧,因为大多数人群都会面临相同问题,不属于个别问题。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造成临床严重症状的特殊人群,需要积极手术干预,控制下肢动脉硬化,避免动脉硬化向闭塞方向发展,减少患者手术机会或降低患者医疗成本,达到手术良好效果。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措施(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措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严格遵循医嘱,医嘱可能又包括鼓励患者多运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运动不是指特殊运动,最常见或最普通行走多可以起到锻炼作用。除运动外,医生还会给出其它建议,如避免高油、高盐饮食,否则有可能加重下肢动脉硬化,同时减弱手术效果。所以,良好饮食控制可以积极控制手术效果; 2、严格戒烟,指患者不仅不能主动吸烟,同时严格拒绝被动吸烟。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吸烟,最好在抽烟时远离患者,保证患者生活环境无烟,从而保护手术效果; 3、口服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为抗血小板类药物,如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另一类药物为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可以维持或保护手术效果,使手术后血管较长时间保持通畅。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鉴别诊断(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需要与其它疾病进行鉴别,主要和容易引起下肢不适的疾病相鉴别,常见鉴别诊断内容如下: 1、血管病需要鉴别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般情况下多发生在45岁以下青壮年男性,患者存在明显吸烟史。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动脉硬化闭塞多数累及下肢中型以及乃至大型动脉,如股动脉、腘动脉、股总动脉、髂动脉等; 2、其它相关辅助检查鉴别,脉管炎表现在动脉造影时发现,主要是膝关节远端的动脉受累较为明显。动脉硬化闭塞无论是膝关节远端或膝关节近端都会存在明显动脉受累; 3、与腰椎间盘突出等其他疾病所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相鉴别。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主要是因为下肢坐骨神经受到腰椎间盘压迫后,引起患者在行动或活动时肢体疼痛,被迫在活动过程中停止; 4、和静脉疾病相鉴别,如下肢深静脉血栓或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消除一般需要根据血栓形成部位和血栓形成程度决定。如果下肢膝关节远端深静脉当中血栓形成,部分患者通过单纯使用抗凝药物,甚至溶栓药物达到消除目的。即使血栓不能消除,也会造成血管再通,对患者远期生活影响较小。 若血栓范围较大,蔓延至大腿或髂静脉,单纯抗凝治疗血栓清除效果较差。此时则会建议患者采取其它干预措施,目前广泛开展血栓清除措施,包括接触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插管,通过插管在血栓中泵入溶栓药物,可以有效清除急性血栓。 除接触溶栓外还可采取药物、机械血栓清除措施,除药物基础还会采取机械措施将血栓打碎,从而吸出体外即可。上述两种溶栓方法属于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微创治疗,以前消除患者深静脉血栓,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静脉切开,对于静脉中血栓通过手术方式清理干净,可以达到手术效果,但相对创伤较大。
    2023-08-02
  • 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泡脚吗(视频)

    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泡脚吗
    从西医角度而言,出现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不建议泡脚,尤其是不建议温水或热水足浴。因为人体组织代谢随肢体温度升高而增快,肢体代谢增快,多表示单位时间内,肢体需要更多氧气和养分满足代谢需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下肢动脉多发生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当肢体需要更多氧气和养分支持时,由于动脉硬化闭塞,肢体近端血液无法更多流入到远端肢体,可造成远端肢体在足浴后出现氧气和养分缺乏,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可能在足浴后出现之前并不存在问题,如疼痛、破溃等。因此,临床一般不建议患者足浴,尤其是不建议热水足浴。患者如果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建议保暖即可,不建议额外加热。
    2023-08-02
  • 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手术吗(视频)

    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手术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开放手术,即内膜剥脱或搭桥手术,而另一大类手术是微创介入手术。老年患者能否手术,主要取决于以下条件: 1、患者局部病变严重程度,部分老年患者动脉硬化闭塞程度严重,此时通常不允许手术; 2、部分患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允许手术,但全身条件不允许,如存在严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病。如果不允许手术,即疾病限制手术,此类患者也不允许手术。 目前因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广泛开展,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适合于绝大部分老年患者。但需要医生经过严格评估,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后,才能决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且狭窄怎么办(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且狭窄怎么办
    对于出现明显下肢动脉硬化,且伴有狭窄患者而言,在临床中常会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在目前研究中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多可采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两大类药物可以取得明显效果。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替格瑞洛等新抗血板药物。阿司匹林属于老药,目前阿司匹林制剂多为肠溶片,对胃肠道刺激相对比以前老剂型胃肠道刺激更小。氯吡格雷相对胃肠道刺激反应较轻,上述两种药物在临床中最为常用。除抗血小板药物外,还可应用降脂药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主要目的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水平,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属于人体中对血管存在损害的一类胆固醇,降低后可以保护患者血管功能,减轻患者动脉硬化狭窄; 2、除药物治疗外,症状严重或明显患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两大类,传统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局部内膜切除或搭桥手术。内膜切除对于病变较局限、手术部位操作相对简单,如股总动脉硬化狭窄,可以采取内膜切除,打开管腔后将血管中增厚、增生内膜切除,恢复管腔通畅性,改善患者硬化狭窄。而另一大类手术则包括腔内介入手术或微创手术,此类手术适合于绝大部分手术患者。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