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睿

  • 肾母细胞瘤怎么复查(视频)

    肾母细胞瘤怎么复查
    肾母细胞瘤复查有一定规矩,具体如下: 1、随访时间:一般术后2年内每3个月查一次,2-5年每半年查一次,5年后一般比较稳定,可每年查1次; 2、随访内容:主要观察是否存在胃肠道症状、口腔黏膜有无炎症、有无贫血、出血,检测查血小板是否降低,是否存在便秘、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功能异常,严重的可能造成慢性心功能衰竭。某些特殊用药甚至可能损伤听力,因此从一开始用药前的听力评估到最后的随访、对比尤为重要。同时,需观察皮肤黏膜的病变,包括有无感觉异常、有无神经炎,因为部分药物会造成感觉异常。常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生化、B超、CT; 3、手术方面:部分手术存在并发症,如肠梗阻,只要打开过腹腔,即有粘连性肠梗阻的机会,通常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大便减少或出现出血、感染。此外,术后早期血管损伤也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双侧肾母细胞瘤进行保肾手术后可能出现暂时肾功能不全、尿瘘、泌尿系感染、肠套叠,需注意观察。 化疗药物对心脏有毒性作用,对肝脏功能也有一定影响,部分可以造成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均需进行随访、及时处理。
    2023-08-03
  •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什么(视频)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什么
    嗅神经母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叶的罕见恶性肿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嗅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起源于嗅上皮,最常见的症状是肿块堵塞鼻腔,部分也可表现为鼻出血、鼻腔分泌物或者疼痛,其它常见症状如下: 1、肿瘤侵犯筛板可引起来嗅觉丧失; 2、肿瘤侵犯眼眶可以导致疼痛、眼球突出、复视,或者流泪过多; 3、阻塞咽鼓管可以导致耳痛或中耳炎; 4、累及额窦可以引起来额痛,即前额痛; 5、极少数情况下肿瘤可能分泌一些激素,导致副肿瘤综合征,如高钙血症。 嗅神经母细胞瘤远期依旧存在复发可能,因此术后需要注意长期监测。该病主要见于成人,中位发病年龄在53岁,偶尔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嗅神经母细胞瘤通常需要放疗,儿童因为还没发育好,放疗可能对神经、骨骼产生损害,故治疗比较困难。
    2023-08-02
  • 肾母细胞瘤可以治愈吗(视频)

    肾母细胞瘤可以治愈吗
    肾母细胞瘤现在属于比较乐观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肿瘤中存活率较高。随着化疗、手术和放疗多种治疗手段的应用,现在该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85%以上,相比于20世纪60年代的20%,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 部分肾母细胞瘤患者未得到治愈,甚至发生死亡,死亡原因86%与肿瘤相关,9%与治疗迟发效应,即治疗的副反应相关,5%与治疗和肿瘤都没有关系,1%原因不明。死亡患者中91%发生于诊断后五年之内,主要由肿瘤原因所致。晚期死亡病例中用药副反应、肿瘤死因在39%-40%。此外,部分间变性肾母细胞瘤复发率较高,预后稍差。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有标准治疗方案吗(视频)

    肾母细胞瘤有标准治疗方案吗
    肾母细胞瘤公认的治疗方案就是经常多学科协作,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肾母细胞瘤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北美的COG方案和欧洲的SIOP方案,两大方案都很科学,最后的结论也差不多,总体治愈率相似。不同的是COG方案强调能手术者尽量手术,这样可以拿到最原始、最准确的病理结果。但如果瘤体非常大,发生破裂,周围重要器官都要切除,则得不偿失。因此,并非所有肾母细胞瘤均需手术治疗。 一般下腔静脉的瘤栓超越第二肝门,即到达膈肌以上,进入心房,应避免强行手术,一定要先化疗再手术。此外,周围重要的器官粘连严重,也建议化疗再手术。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怎么治疗(视频)

    肾母细胞瘤怎么治疗
    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应该到正规的儿童医学中心先全面评估,再选择治疗方案。通过正规综合治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90%。目前肾母细胞瘤有两大派治疗方案,一个是美国的COG方案,一个是欧洲的SIOP方案,两个方案都非常科学,最后的生存率也类似,具体如下: 1、COG方案:鼓励可手术切除者尽量手术切除,除非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特别紧,手术可能损失很多正常结构、器官。目前只要瘤栓在第二肝门以下,即膈肌以下,基本可先手术治疗。但如果瘤栓进入心房、心脏,超过膈肌,原则上建议先化疗再手术; 2、SIOP方案:强调先通过化疗使肿瘤缩小,先消除周围一些微转移病灶,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术后化疗用药的强度,副作用也会相对较小,但缺点是不能第一时间拿到病理诊断。因为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一般初始拿到的病理是最准确的,因此化疗时间不宜过长。 对于单侧肾母细胞瘤而言,一般建议肾切除,这样相对比较彻底。如果包块较小或没有侵犯肾盂,技术水平足够的情况下也可做肾母细胞瘤挖除术,即肾部分切除术,也叫保肾手术。对于双侧肾母细胞瘤而言,目前无明确指征具体先做哪侧,一般建议先活检,先化疗再手术。手术可同时进行或分期进行,先切相对较好或较差的一侧均有利弊,并无明确标准。目前部分也可能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从技术难度而言可行,但肿瘤完整取出可能需再开一个大口,再一个关键是需进行淋巴结清扫。目前要求不论肾母细胞瘤是否明确转移,应尽量取样,将周围淋巴结取到位,在腹腔镜比较有难度。
    2023-08-03
  • 神经母细胞瘤好发年龄(视频)

    神经母细胞瘤好发年龄
    神经母细胞瘤几乎仅发生于儿童,成人非常罕见,可视为儿童专属肿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白血病和脑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主要好发于小年龄组,大部分在1岁前诊断,年龄不同预后也不同,一般>1岁或1岁半后,预后会变差。部分新生儿期的神经母细胞瘤包块可自发消退。在日本、加拿大、奥地利等国,对<1岁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进行筛查,最后发现一些低分期的肿瘤多数能够自愈。 总体而言,神经母细胞瘤婴幼儿较多,大孩子也有,但比较少,更多见于1岁左右的儿童,年龄越大,预后越不好,此外预后还与病理分型、分期、 N-myc基因、染色体异常有关。
    2023-08-02
  • 肝母细胞瘤有误诊的吗(视频)

    肝母细胞瘤有误诊的吗
    肝母细胞瘤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0%,误诊率相对较低,部分不典型病例可能存在误诊,需有经验医师团队进行诊治。肝母细胞瘤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具体如下: 1、肝细胞癌:肝细胞癌以成人多见,儿童相对较少见,主要见于10-14岁年龄稍大的儿童。肝母细胞瘤在肝脏恶性肿瘤中所占比较低,尤其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注意和肝母细胞瘤鉴别; 2、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瘤:为儿童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以6个月以下的儿童多见,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腹部膨大,部分可能出现黄疸,包块较大时甚至可造成呼吸窘迫,可能与肝母细胞瘤造成混淆。通过CT平扫、CT增强,可发现血供、特点和肝母细胞瘤不同。此外,甲胎蛋白水平也不同; 3、肝脏生殖细胞肿瘤:肿瘤里含有卵黄囊成分,会导致甲胎蛋白升高,有可能造成误诊; 4、肝间叶错构瘤:属于良性肿瘤,完善CT、B超检查后可以明确; 5、转移瘤:即不属于肝脏原发的肿瘤,肝脏原发肿瘤一般单发,如果为多发小结节或其它包块,需考虑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尤文氏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其它肿瘤。 因此,肝母细胞瘤的确诊要求非常严谨,需根据症状、甲胎蛋白,结合B超、CT等一系列检查需仔细分析,排除其他疾病,最可靠是穿刺活检,拿到病理组织后才可确诊。
    2023-08-03
  • 小儿肝母细胞瘤是什么病(视频)

    小儿肝母细胞瘤是什么病
    小儿肝母细胞瘤实际上属于罕见病,发病率较低,但是属于儿童期肝脏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大约90%。80%-90%都是5岁以内的儿童,男女比例约在1.5-2:1。 小儿肝母细胞瘤早期无症状,等肿瘤比较大了,家长给儿童洗澡或换衣服时可以触摸到包块,质地比较硬。因此,家长给儿童洗澡或换衣服时尽量多去触摸,以便早期发现。如果到了晚期,除巨大包块外,患儿可能出现贫血、发烧,甚至肿瘤突然破裂出血。若儿童出现下列症状时,家长需引起注意,尽早带儿童到医院检查,进行B超: 1、腹部无触痛包块或者腹部肿胀、疼痛; 2、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有吃药好的吗(视频)

    肾母细胞瘤有吃药好的吗
    肾母细胞瘤为恶性疾病,需要进行规范的多学科治疗,即通过手术、化疗、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才能起效,单纯服药无法治愈。肾母细胞瘤的治疗主要分两大方案,一个是北美系统COG方案,一个是欧洲系统SIOP方案。 COG方案推荐直接手术,能手术者尽量先手术,但部分特殊类型需先化疗,根据肿瘤分期、病理分型去选择相应的方案。具体如下: 1、孤立肾罹患肾母细胞瘤需先化疗; 2、下腔静脉瘤栓高于肝静脉水平,即高于膈肌,进入心脏,也需先化疗再手术; 3、重要器官受累,直接手术可能需切除一些重要器官,如脾、胰、结肠,此时也可先化疗,等病灶局限后再手术。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症状(视频)

    肾母细胞瘤症状
    肾母细胞瘤症状包括早期症状、进展期症状和晚期症状: 1、早期症状:本病起病隐匿,往往无明显症状,早期通常包块较小,无胀痛,一般不会侵犯肾盂,通常是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尔发现; 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包块会增大,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佳、全身乏力、腹痛、腹胀,甚至发热、血尿、高血压等症状。40%的儿童会出现腹痛,18%可以有肉眼血尿,尿颜色变红或呈暗红色、酱油色,大约25%儿童有高血压表现,高血压明显时可能出现头疼、烦躁; 3、晚期症状:如出现肺转移,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症状,肝转移可能导致上腹部疼痛,下腔静脉转移可能造成腹壁静脉曲张或精索静脉曲张。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