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孝文

  • 下肢动脉斑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下肢动脉斑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临床上在遇到下肢动脉斑块的时候,特别要警惕一类急诊病例的出现。当某个病人突然出现急性下肢缺血,如临床上常见的5P症状,疼痛、苍白、麻痹、活动障碍等,提示患者出现急性下肢缺血,可能的原因包括斑块破裂导致的远端栓塞。 这个时候需要紧急做进一步的评估,急诊进行血运重建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包括动脉切开、机械取栓、血栓切除、急性置管溶栓等,临床效果较好。 针对急性下肢缺血的病人,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好治疗时间。因为这一类病人下肢缺血的代偿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进行血运重建的治疗,往往会带来肢体丢失等严重的后果。
    2023-07-31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能治愈吗(视频)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能治愈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通俗理解,其实是动脉血管逐步的退行性变化,是病人高龄以后的一个逐步的表现,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无法治愈的。但是通过一些治疗,比如药物治疗、运动康复,还有外科介入的一些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病变的发展,达到一个好转的治疗效果。建议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能够及时的早期诊断,定期随访早期的治疗。
    2023-07-31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闭塞的治疗方法(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闭塞的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闭塞,是目前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再闭塞的原因,包括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段血管的内膜增生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再闭塞,包括急性动脉栓塞等。针对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再闭塞,临床上常常可以行置管溶栓治疗,把血栓溶掉,恢复血流通畅,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是内膜增生导致的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需要使用特殊的方法,比如切割球囊,破坏血管内膜再植入支架。比如腔内减容手术,旋切掉增生的内膜组织,恢复管腔通畅,或使用血管内覆膜支架,达到治疗效果。总体而言,目前针对闭塞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有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效果。但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做好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
    2023-07-31
  • 什么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视频)

    什么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的最主要最经典的方法。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穿刺股动脉或者是肱动脉,使用特定的治疗器械,进入血管腔内,然后到达需要治疗的靶血管部位,进行相应的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1、创伤小;2、局部麻醉就能够完成;3、治疗效果确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学的发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目前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扩大治疗适应症,以及慢慢扩大到TASC-D型的病例。
    2023-07-31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治疗(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危险因素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往往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需要积极的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抑制疾病的进展是有很大的帮助: 2、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往往需要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张血管以及对症处理,所使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前列地尔、低分子肝素,西洛他唑等; 3、腔内治疗:针对TASC分型A、B、C类的疾病,指南上首选腔内治疗,腔内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支架植入、减容手术、药物球囊等; 4、血运重建手术:针对腔内治疗效果不佳,TASC-D型的病例,采用血管重建手术的效果较好。
    2023-07-31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方案如何选择(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方案如何选择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法。针对急性下肢缺血的病人,要尽早进行患者状态评估,尽早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包括动脉取栓,急诊置管溶栓等。针对间歇性跛行的病人,可以采用单纯球囊扩张,也可以采用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还可以采用单纯载药球囊扩张,或采用内膜剥脱血管重建等手术方法。对于合并有继发血栓形成的病人,可以采用置管溶栓方法,先将血栓溶掉,明确真正的血管病变部位,再进行后续处理。目前临床上还有一些新的方法,包括减容手术,包括载药球囊,包括杂交手术复合方法等。这些新方法的应用取得的疗效显而易见,病人可以获得最优的治疗效果。
    2023-07-31
  • 如何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视频)

    如何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需要积极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1、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2、要严格戒烟,包括被动吸烟,也是要禁止;3、要控制好体重,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4、指南上建议超过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合并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建议每年进行血管常规检查,最无创的检查就是彩超可以查看病变的部位。如果患者合并间歇性跛行等下肢缺血症状,更应该积极的就诊医院专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2023-07-31
  • 下肢动脉斑块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下肢动脉斑块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根据斑块的分类来说,针对稳定性斑块,常常采用针对危险因素的治疗,包括积极的控制高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等内科保守治疗。如果针对不稳定性斑块,指南上强烈建议加用调脂的药物,针对斑块引起的狭窄性病变,常常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外科手术方法包括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包括针对斑块的减容手术,比如TurboHawk激光等。最新的方法还有载药球囊的使用,可以延长斑块的内膜增生。还可以使用传统内膜剥脱术,使血管的斑块切除。针对闭塞性病变,可以采用经皮血管穿刺,血管成形支架植入,保持血管的通畅性。
    2023-07-31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何分期(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何分期
    根据指南上提供的Fontaine分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为Ⅴ期。Ⅰ期是指没有症状的动脉硬化闭塞;ⅡA期是指早期的间歇性跛行;ⅡB期是指中度到重度的间歇性跛行;Ⅲ期是指病人出现了静息痛;Ⅳ期是指病人出现了溃疡,组织坏疽等严重的并发症。另外还有一个卢瑟福分期方法,同样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期,一共分为Ⅴ期,跟Fontaine分期的方法基本雷同。根据这个分期,临床上根据病人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每一个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都需要明确其分期以及分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3-07-31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指征(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指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指征包括以下几点:1、严重跛行导致生活质量较差,经过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2、影像学评估流入道和流出道,均能够耐受,均能够适合手术者;3、全身的一般条件能够耐受手术者,但是对于小于50周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进展较快的间歇性跛行患者。指南上推荐,外科手术的治疗需要慎重,主要原因是疾病还有可能进一步进展。外科手术的治疗目前来说往往是作为腔内治疗的有力补充,常常对腔内治疗无效、腔内治疗失败,或者无法进行腔内治疗的病人,选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此类患者的治疗决策有严格限定。
    2023-07-31